黃美婉
◆摘? 要:在目前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著學生成績有高有低,差值較大,教師教學質量偏低等問題。在本文中,主要是探究通過合作學習,分層教學來改善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策略,使學生成績得到明顯的提高。具體的探究策略包含學習能力分層,學習任務分層,作業任務分層,學習評價分層。
◆關鍵詞:小組合作;分層教學;小學英語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要求應面向全體師生,注重個體差異,關注到每個學生。另外隨著時代的發展,英語作為國際性語言,已成為一門必修課程。合作是一種比知識更為重要的能力,成功的事業關鍵在于群體的合力[1]。而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團隊精神,促進同學之間相互幫助相互學習,進而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這樣有效解決了學生成績兩極差異,并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本文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構建小學英語分層教學的方法對學生成績差異和提高教學質量進行了深刻的探討與解決。
1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隨著新課標的實施,英語教學在小學課程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小組合作學習是通過多人分組來組成的一種教學活動,會通過學生的各方面學習成績,綜合素質來對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學習。分層教學能夠關注到每位同學的個體差異,能讓每位同學都得到發展。小組合作學習和分層教學能更直觀的,更直接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也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課堂參與度,對學習成績的提升起了關鍵性作用,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促進學生實現自我價值。
2合作學習構建小學英語分層教學的策略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層教學安排,從而做到統一戰線,減少成績差異。因此教師可以從學習能力、學習任務、作業任務、學習評價幾個角度進行分層。
2.1學習能力分層
教師可以通過集中測試的方法來給學生劃分層次,可以將學生分為三類:a類、b類和c類。a類同學為優等生,起帶頭作用。b類同學為中等生,c類同學為低等生。比如在《She was a driver before》課題中,老師通過提問測試了學生預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并通過測試的方法對學生進行了分類:a類學生已經可以掌握語言構成,比較過去和現在時;b類學生對句子的運用有了一定了解;c類學生對本課題的單詞記憶還不了解。結合分類情況,老師進一步對學生進行了分組,要求各小組學生對不同層次的問題進行了解與探討。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不同范圍內有效發揮了自己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了保護。
2.2學習任務分層
在實際教學中,經常會出現學習好的一直學習好,學習不好的一直學習不好的情況。為改善這個問題,老師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程度進行分層任務布置,分為基礎任務,中等任務和拓展任務。例如在《He worked in an office》課題中,老師讓a類小組學生以對話的方式掌握運用What are you ?和What do you do?兩個重點句型;b類學生則需要掌握句型,學會舉例;c類學生則需要掌握基礎詞匯。[3]
2.3作業任務分層
基于對學習程度的要求不同,所以學生完成作業程度也不一樣。因此老師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制定學生作業。例如,學習程度好的同學可以減少一些抄寫的作業,多增加和其他同學合作探討開闊思維的擴展題。而學習程度差的同學可以在課下結合線上方式和其他同學進行溝通記憶,在加強練習的同時減輕壓力。中等生可根據能力不同,通過彼此提問的方式,加強開拓思維類型練習題的練習。
2.4學習評價分層
首先當學生完成布置的既定任務之后,教師應當先讓各個層次的組內成員進行互相評價,對其學習給予肯定鼓勵或提出好的建議,促進同學之間優勢互補;也可以讓同一層次的組與組之間進行互評,增加組內的集體榮譽感。例如在將要完成《What did she have for lunch?》這個課題時,教師可以讓組內成員通過本節課課堂表現對其成員做出評價,并且指出不足。比如某同學這節課用What這個版塊掌握不是很好,同小組的同學在評價中就指出了問題所在。老師根據小組學生的評價給予了一定的建議,有效促進了該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對學習能力分層、學習任務分層、作業任務分層、學習評價分層這幾個方面融合對合作學習構建小學英語分層教學的策略進行了探究。隨著新課標的實施,小組合作分層學習成為小學英語課堂中運用最靈活的一種教學方式;從學生的被動聽講模式改變為自主學習模式,讓學生不在過多的依賴于老師,更加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成績。因此希望本文可以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建議,促進學生全身心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孫雯.小學英語教育中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運用分析[J].才智.2021(02):121-123.
[2]吳亞勤.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分層教學探究[J].文理導航(下旬).2021(01):16+19.
[3]王亞云.細分層,巧分工,促合作——關于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探究[J].新課程.2020(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