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磊 李謹佚 馬敏海
摘要:基于首批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建設經驗,針對具體學情和課情,以專業模塊課程——《創意木質產品設計與制作》為平臺,探索建立ADDIE混合式教學設計模式。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 高職設計專業 混合式教學 ADDIE模型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各種新穎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應運而生。在新技術背景下,如何充分整合教育與技術,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是當前教學改革面臨的迫切問題。
混合教學模式是一種線上學習和線下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由于在線學習可以有效實現課堂教學的目的和功能,但不能完全替代課堂教學,因此開展混合教學的研究是極其必要的。國外對混合教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論定義上,而國內的研究主要是將多種教學模式混合搭配,構建一個教學理念完整的教學模式,對實踐演示的研究很少。
本文基于ADDLE教學設計理念,在《創意木質產品設計與制作》課程中進行教學實踐,探索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方案。
內 涵
最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講授式,主要采用感知、記憶、理解、判斷等方式形成學習情境,教師講授向學生傳遞知識,達到教學目的。隨著傳統教學模式中學生積極性和實踐性問題的日益突出,課堂教學逐漸采用探究式教學模式作為重要補充。但新技術對教學改革的推動是革命性的,基于知識建構、問題解決、方案設計的各種模式不斷涌現。
混合教學沒有唯一的定義。國內外學者普遍認為它是“線上自學和線下教學”的結合,即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混合,通過線上自主協作學習和線下教學引導解惑,以最大效率實現教學目標。首先,它的特點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借助云平臺開發或利用在線課程資源,提供在線學習保障。其次,在于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注重引導思維,解答疑惑,鼓勵創新,形成互動的教學生態。此外,混合教學模式的特點在于改善教學過程評價。利用在線教學平臺,可以追溯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可以在第一時間獲得教學數據反饋。從學生的角度探索學習規律和知識獲取機制,解讀和挖掘相關數據,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進一步促進師生互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實 施
ADDLE將傳統的教學過程分解為五個核心步驟:教學分析、教學設計、課程開發、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其特點是用圖表描述教學過程,簡化復雜的表達,可視化設計環節。它在教學實施和系統評價方面具有可操作性強的優點,能夠保證教師教學設計和實踐的有效開展。
下面就以專業模塊課程《創意木質產品設計與制作》為例闡述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步驟。
課程定位
專業課程體系包括:
專業基礎課程:《機械識圖與制圖》、《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
專業模塊課程:《創意木質產品設計與制作(現代學徒制課程)》、《創意塑料產品設計與制作(現代學徒制課程)》、《金屬產品設計(現代學徒制課程)》、《塑料模具基礎》;
專業選修課程:《設計調查》、《設計心理學》、《人機工程學》、《塑料材料與加工工藝》、《金屬材料與加工工藝》、《沖壓與壓鑄模具基礎》、《產品整合與創新設計》;
企業崗位課程:《設計流程規范》、《產品優化設計》、《企業產品設計》;
綜合實踐課程:《頂崗實習》、《畢業設計與制作》、《創新創業社會實踐》。
《創意木質產品設計與制作》是專業模塊課程,圍繞提升學生木質產品設計、處理產品與用戶、環境關系的專業設計能力,落實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對接企業產品設計師崗位職業標準,基于學情分析,組織教學。
課程以合作企業工作任務為導向,基于木質產品設計開發工作流程設置教學環節,通過直觀演示法、現場教學法、任務驅動法、理實一體化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
學情分析
(1)知識技能儲備:通過前導課程學習,具備三維參數化軟件(Creo)、三維造型軟件(Rhino)和渲染軟件(Keyshot)繪圖技能,并掌握了設計基礎理論、造型方法和材料工藝知識。
(2)設計經驗不足:未進行過以任務為導向、基于企業工作流程的綜合設計實訓,無法將木質產品的造型理論、設計方法和設計流程有機融合。
教學實施
基于以上所述兩點,制定本課程的項目化教學實施步驟:
教學實施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課前,教師在職教云平臺上發布教案和教學資源,要求學生按照教案要求,在規定時間內觀看微課、預習課件、參與測試、反饋疑惑。一般要求合理劃分課堂學習內容,組織知識點做微課,設計任務和試題,上傳到職教云平臺,充分利用學生的碎片化學習,特別是要求及時反饋疑惑。教師可以集中精力收集常見問題,及時調整課堂教學的內容或方法。諸如在《創意木質產品設計與制作》中,通過要求學生觀察并總結上傳常用木質產品的結構設計,根據學生的在線反饋,教師不僅可以豐富課堂教學案例,還可以相應調整相關知識點的講解。在課堂上,老師分析網絡學習情況,并以學生反饋疑惑中常見的問題為例進行課堂教學。在給出一些提示或指導的前提下,鼓勵學生分組反思和討論問題,并分別提出自己的觀點。教師可以對重點和難點進行闡述和分析,引導學生積極完成知識體系的構建。如在《創意木質產品設計與制作》課堂教學中,各組學生進行設計匯報,由其他組作為第三方進行評價,激發學生競爭意識。在課后,學生要積極完成布置的作業,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組間互評,再由教師和企業專家評分,其中優秀的木制品設計案例再次分享。同時針對學生課后可能出現的新疑惑,師生一起討論,學習小組整理總結,作為教學資源不斷拓展。
教學資源
(1)教學環境企業化:基于木質產品開發工作流程,專業建有打樣實訓基地、生產技術實訓基地,以確保學生能夠真正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
(2)教學資源多樣化:根據項目化教學實際需求,團隊與企業專家按照“以學生為中心,項目為主線,成果為導向”共同編寫了新型活頁式教材,將木質產品設計師的“任職要求、職業標準、工作過程”作為教材主體內容;將“立德樹人、課程思政”有機融入教材;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融入教材以適應企業木質產品設計加工新變化。結合慕課資源《家具結構設計》、《木家具制造工藝學》和虛擬仿真軟件(榫卯app/榫卯工藝app),相互補充,促進項目化教學落地。
教學策略
(1)針對基礎不同的學生,適度調整學生課前慕課學習的任務量,著重任務驅動下的現場教學。
(2)教學設計基于木質產品開發工作流程,以真實工作為導向開展教學。利用虛擬仿真軟件、專業繪圖軟件有效突破課程重難點問題,幫助學生掌握崗位核心能力。
(3)著眼于學生的持續發展,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組織開展設計調研和產品匯報會等教學活動,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感。
成 效
教學評價
基于木質產品開發工作流程,將教學評價方式由期末考核轉變為提升能力的過程性考核,采用企業導師主評、專業教師輔評、學生組間互評、學生自評的全過程考評方式,依托課程網上平臺,嚴格按照企業驗收標準、實操安規等對學生進行量化評價。進行教與學全過程的信息采集。依據《工業產品造型設計師》職業資格標準、木制品國家標準制定評價內容和評分標準,最終形成多元有效、可評可測的整體評價方案。
教學效果
立足學情分析,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實施內容,進行分層教學,引導學生充分理解木質產品的核心知識,并將理論運用于實踐,學生的設計能力和素質表現均有顯著提升。
通過任務驅動教學法,以真實的項目任務入手,提高理論知識和軟件技能的熟練程度,培養了學生學以致用、用于探索的自學能力,學生在任務實施過程中學會學習,能夠在之后的課程學習中觸類旁通。
基于工作流程組織教學環節,對接合作企業,開拓了學生整體產品開發設計思維,提高了學生設計實戰能力,培養了學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學生的設計能力受到校企合作企業的一致認可。
混合式教學設計模式
針對具體學情和課情,專業管理委員會在建構主義、人本主義以及金字塔理論的基礎上,依據ADDIE模型,即將系統化的教學設計分為分析、設計、開發、實施和評價五個階段,每一階段包含一些具有不同目的和作用的子步驟,構建了一個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設計專業混合式教學設計模式。特點如下:
(1)任務驅動線上學習
利用職教云平臺,在課前上傳學生自主學習任務清單及相應的教學課件、視頻等教學資源。其中,任務清單包含學習目標和建議、具體要求、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問題反饋等。可以準確記錄學生在平臺上的學習情況,教師可以提前掌握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和任務完成程度。常見學習問題的反饋會在課堂教學中由老師給予重點解答和講課,個別問題可以線上或線下單獨解答。
(2)討論式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以解決問題為首要任務,關注學生在線學習中的常見問題。一些難以通過線上指導的問題,可以在線下課堂解決。在課堂上,學生在小組中進一步探索任務,在老師的幫助下深入思考,積極參與學習經驗的交流,積極構建知識體系。小組活動結束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教師及時給予指導和評價,引導學生進一步總結和反思,全方位提高自己的知識、技能和思想。
(3)課后形成教學閉環
學生課后完成網上作業,積極進行網上交流互動,根據老師的指導和課后總結,進一步完善和提煉學習成果,形成閉環教學。同時,學生的探究結果可以拓展教學資源,通過教與學促進教學改革,形成教學整合的良性循環。
小結
《創意木質產品設計與制作》課程中,始終貫徹“以學生為本”的理念,用ADDLE混合教學模式設計教學過程,把握學生的學習需求,使用教學平臺設備,完善教學資源,合理安排教學策略,及時反饋評價,在教學實施中注重對整個課堂過程的引導。
參考文獻:
[1] 李逢慶. 混合式教學的理論基礎與教學設計[J].現代教育技術, 2016, 26(09):18-24.
[2] 牛杰,南桂英,才曉茹,孟召霞,朱倩,張春花,王磊.基于OBE教育模式的高職護理現代學徒制教學改革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21(08):36-40.
[3] 賀劍顥,雍磊,官宗粦.寧波職業技術學院 基于數字科技園支撐的校企一體化育人模式[J].職業技術教育, 2012, 33(27):67-69.
[4] 張煜,李萌,李樂山.項目驅動式教學法在工業設計專業課程中的研究與實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2014, 30(02):97-99.
[5] 孫瓊瓊.互聯網+背景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與實踐[J].文學教育(上), 2019(05):156-158.
作者簡介:
雍磊,女,1984.08,安徽明光人,現任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工業設計專業教師,講師。產品設計方向。
電話:18768560856
地址: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寧波職業技術學院西校區G-1工業設計系辦公室。
郵箱:164737148@qq.com
李謹佚,女,1982.12,云南昆明人,現任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工業設計專業教師,講師。產品設計方向。
馬敏海,男,1985.10,浙江寧波人,現任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工業設計專業教師,講師。產品設計方向。
課題來源:
寧波市教科規劃課題——基于現代學徒制的設計專業匠才培養模式研究(編號2020YGH050);
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面向應用型設計人才的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研究(編號:2021SCG107);
高校國內訪問工程師“校企合作項目”——基于現代學徒制的產教融合應用型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編號:FG20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