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華
【摘 要】本文首先從學生歷史學習深度不夠、教師歷史教學方法單一角度分析當前歷史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接著,從史料實證有利于提高學生歷史學習興趣、有利于強化歷史學習效果等方面闡述史料實證在學生歷史核心素養培養中的重要作用;最后,從調動學生積極性探尋史料、利用多種教學方式教學、借助先進教學手段教學、有利于活躍歷史課堂教學氛圍等方面詳細闡述史料實證在學生歷史核心素養培養中的方法策略。
【關鍵詞】歷史教學;核心素養;史料實證
當前的歷史課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是影響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主要原因,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努力改進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提升歷史學習有效性;史料實證作為歷史課教學中有效的教學方式,能有效改善歷史課學習的現狀,幫助學生提升歷史學習興趣,有效提升學生歷史學習的積極性。
一、當前歷史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歷史學習深度不夠
當前歷史課當中學生學習的深度不夠,對歷史課的學習只停留在歷史事件的了解上,對深入的歷史過程了解較少,對學生而言,歷史課學習的深度決定學生歷史價值觀的培養,學生歷史學習的積極性較差,歷史學習深度較低直接影響學生歷史課學習進程。在當前歷史教學當中,學生對史料知識了解較少,對歷史課學習能動性不足,是導致學生歷史學習有效性較差的主要原因。
(二)教師歷史教學方法單一
教師歷史課的教學方法直接決定學生學習的興趣,當前歷史教學方法較為單一,教師教學枯燥乏味,學生提不起興致;在歷史事件的講述過程當中,教師往往采用傳統的講授法上課,學生在枯燥的課堂中容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這都與教師教學方法有關,趣味化的教學方式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方法,當前歷史課教師在趣味化教學上研究較少,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關注較低,直接導致學生歷史學習的積極性降低,歷史核心素養的提升不足,影響學生史料學習的積極性。
(三)史料實證運用較少
傳統的歷史課教學中,采用史料實證教學方法的歷史教師較少,大部分的歷史課堂都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對歷史課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較低,學生不了解史料實證的意義,教師對史料實證的重視程度不足,直接引發學生對歷史事件真實性了解較少,從而影響學生歷史學習。史料實證作為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對學生有很大影響。
二、史料實證在學生歷史核心素養培養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歷史學習興趣
史料實證是通過對歷史事件的辯證分析,得出歷史事件的真實性,提升學生歷史學習的真實體驗感。利用史料實證的方式,能幫助學生了解歷史事件的真實性,讓學生在真實的氛圍當中感悟歷史學習,提升歷史課學習的興趣。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提升與史料學習有密切的關系,在探究的過程當中,學生資料分析能力有所提升,提高歷史事件真實性的辨別能力,對學生歷史學習有效性提升有很大幫助。
(二)有利于強化歷史學習效果
歷史學習當中,學生不僅應當提升學習的積極性,更應當強化對歷史事件的記憶和理解能力。利用史料實證的方式強化歷史學習的興趣,是學生學習歷史的有效方法。在多樣化的學習方法中,學生能增強探究能力;史料實證方法是一種強有力的學習方法,能幫助學生辨析歷史事件的真實性,為學生創設真實的歷史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提高歷史學習的主動性,是學生在歷史學習當中常用的學習方法。
(三)有利于活躍歷史課堂教學氛圍
在當前歷史課的教育教學當中,教師教學的方式方法決定歷史課堂教學的氛圍,學生在活躍生動的課堂氛圍當中學習歷史,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是提升學生歷史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方法,有利于活躍課堂的氛圍,讓學生在真實事件當中感悟歷史真相。傳統的歷史課教學不能激發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學生對歷史的真實性分辨能力不強。利用史料實證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新的歷史科學習模式,讓學生在探究當中體會歷史學習的樂趣。
三、史料實證在學生歷史核心素養培養中的方法策略
(一)調動學生積極性探尋史料
學生歷史學習的積極性是提高學生歷史學習效率的關鍵因素。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當中,增強史料探究的能力,是提高歷史學習深度的主要方法。例如在學習《鴉片戰爭》這一課時,教師首先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探究鴉片戰爭時期歷史史料,通過史料記載的探究,幫助學生了解這段歷史,讓學生在真實的史料記載中感悟鴉片戰爭對中國發展的影響。用史料實證的方式學習歷史課,能讓學生從根源了解歷史事件。用史政資料辨析歷史,讓學生真實體驗歷史事件發生的過程以及背景,為學生創設更加真實的學習環境。學生搜集史料的主動性需要教師調動,首先,教師可以借助預習提高學生史料搜集主動性,利用微課教學方式,創設生動形象的微課視頻,讓學生通過微課觀看提升歷史學習興趣。其次,教師可以創設歷史學習環境,將教室布置任務安排給學生,讓學生利用史料分析所得出的結論將教室布置成上課所需要的場景,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感觸歷史場景。再次,教師可以借助學生對歷史事件的興趣,讓學生真實再現歷史事件,利用學生善于表現的特性,提升學生歷史史料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用表演的方式展現歷史史料中記載的事件,一次學習提升學生史料分析的能力,提升學生歷史核心素養。
(二)利用多種教學方式教學
教師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是提升學生藝術學習興趣的關鍵,在當前的歷史科學習當中,學生史料分析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師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例如,在學習《百家爭鳴》這一段歷史時,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法,提高學生歷史探究能力,首先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利用小組學習的方式,探究百家爭鳴這段歷史的史實資料,讓學生在利用實時資料進行合作探究的同時,了解百家爭鳴的歷史背景。意思是已經發生過的事件不可能再現,因此學生需要探究各種史料,查閱相關歷史背景資料了解歷史過程。學生通過自主查閱史實資料能提升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幫助學生提升歷史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史料辨析能力。百家爭鳴這段歷史中有較多的人物思想與學生之前所學的語文課內容相關,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學生已有的經驗,讓學生從直接經驗出發,分析百家爭鳴這段歷史。通過歷史史料的搜集探究,學生能提高對百家爭鳴這段歷史的最新認識,讓學生從直接經驗出發,認識歷史事件。教師可以利用學科之間的相通性,讓學生結合政治以及語文學習資料,辯證分析百家爭鳴這段歷史事件的歷史影響。合作探究化的學習方式是提升學生藝術學習主動性的關鍵方式,學生在小組探究過程當中,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對歷史時事資料的探究加深理解,提升分辨歷史事件的能力。其次,教師還可以采用前線教學法為學生創設多樣化的歷史事件,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當中感悟歷史事件。歷史作為過去發生的事情,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因此教師應當采用生動形象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以此幫助學生,強化歷史實證探究的能力,提升學生歷史探究基本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