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明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不斷深入,數學課堂教學中出現了一些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課堂上得到了快速的應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明確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合作探究式教學法的特點,在數學課前做好知識導入工作,并采用合理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學習能力。本文在基于合作探究式教學法的基礎上,簡要地探討了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進而為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提供些許參考意見。
關鍵詞:合作探究;初中數學;教學法;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2-01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2.054
合作探究式教學法是初中教學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方法。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可以改變傳統的課堂結構,指導學生進行合理有效的探究與學習。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強調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后,使用科學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合作探究式教學法要求學生需要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并在此基礎上幫助其他同學,促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進而貢獻自己的思想成果,最終實現學習質量的提高。
一、利用合作探究式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的作用及意義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合作探究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之間交流知識的過程,也是交流思想的過程。這可以促進學生合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指導學生進行合作,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能力。合作探究式教學法能夠優化教學結構,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教學氛圍,為學生的團結合作鋪平了道路,也為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礎。
簡而言之,利用合作探究式教學法開展教學可以通過集體的力量來獲得大量幫助,并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使每個學生都能在監督管理機制的約束下嚴格要求自己,并與小組成員一起完成教師分配的任務。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解決和彌補學生缺乏個人能力的問題,鼓勵學生學習有效的方法,從不同的學習角度分析問題,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的精神、意識和能力。同時,合作探究使得結果更加多元化,充分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因此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業余時間進行探究性實驗,將這種學習方法擴展到課堂之外,讓他們自己尋找答案,有效地訓練學生,提高其數學核心素養。
二、現階段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最基礎最核心的課程是數學。中學數學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它對學生的思維和計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在初中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容易遇到較多的問題和困難,這就使得在學習中容易產生一系列影響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問題。其中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在從學生角度上來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主要來自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遭遇困難而產生畏難心理,使得學生在數學課堂上過于逃避數學問題,不愿意參加教師所組織的課堂教學活動,進而對數學教學進度產生一定的影響;第二,在從教師角度上來看,在初中教學活動中無論是教師的教學理念還是教學手段如果出現故步自封,就會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能獲得數學學習的成就感。以上問題就需要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改善,提高初中數學學習質量。
三、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在課前進行知識導入,營造良好教學氣氛
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透徹理解合作探究教學法的概念,以適當的方式給學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機會。合作探究式教學法順利實施的基本前提是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并與其他同學進行有效的溝通與合作,并且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主體,使其自主地研究數學知識點。部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理論層面的困難,如果教師不及時發現問題并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困難,就會導致學生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沒有學習的熱情,產生抵觸情緒。例如,在講授“二元線性方程組”時,教師可先將之前學過的一元一階方程組的解法與之聯系起來,然后將一元一階方程組的解法作為核心知識點向外展開,以補充和擴展一元線性方程組的關鍵概念。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學,并對二元線性方程組的內容進行簡單瀏覽,總結兩者的異同。在學生完成此部分任務后,教師還可引導學生對二元線性方程組的解進行推測。此外,教師還可將重點知識點及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問題進行歸納總結,轉變為問答形式,并通過知識競賽完成介紹。
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就需要改變傳統初中數學教學中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借助合作探究學習模式,結合初中數學教學計劃自主設計開發數學課程,避免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只是一味地聽教師講解,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只是以已完成數學練習題目為目的,這樣便會使得學生無法感受到數學知識中潛藏的趣味和魅力,同時也不能體會到掌握和理解數學知識過程中的成就感。因此,教師在開展以自學為主的教學活動時,為了避免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出現以上狀況,就需要充分地調動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保持高漲的熱情參與到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在中學數學教學中,通過師生的積極合作,合作探究式教學法能夠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教師可在課堂前進行數學引導教育,復習以前的舊知識點,并按趨勢導入新知識點。在此基礎上,通過漸進式的教育,教師可以說服學生仔細閱讀舊知識點,讓學生理解新知識點與舊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教師再通過繪制完整的數學知識網絡,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點之間的核心內容。例如,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講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知識時,便可以在課前通過知識點導入,使學生重溫已學過的簡單線性方程組解題,將非線性方程組解題作為課程開發的核心知識點,降低學習的難度。通過學習一種元素的線性方程組,拓展問題的種類和關鍵概念的小組預習,學生可以自學閱讀二元線性方程組的內容,對二元一次方程組中的關鍵知識點和典型例題進行熟悉和掌握。為了有效激發學生參加授課活動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采用一體化的教育方式,在學生回答問題時給學生充分的表揚和鼓勵,提高學生課堂回答問題的積極性。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課后引入或課堂教學活動等途徑,培養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學習思維,進而為合作探究式教學法的有效應用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