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卿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基礎上,積極創新高中音樂學科教學,通過音樂教學讓學生形成獨特的個性,形成初步的鑒賞美、發現美的能力,這是現代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旨在探討如何通過音樂課提高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音樂教學;高中;自主學習能力
音樂是一門必修課,學生通過這門課的學習能促進音樂審美能力和文化理解的發展。這一標準更傾向于教師運用教育教學的方法,培養學生對藝術作品的獨特認知,為學生鑒賞音樂作品創造機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無疑是對傳統學習方法的變革,教師要努力使學生的學習成為積極的學習過程。
一、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性
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是我們開展音樂教學的前提。高中生邏輯思維能力、認知能力、問題解決能力都有了顯著的提高,學習音樂并評估課程的相關知識,情感世界也在逐漸豐富。
教學硬件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客觀條件。高中音樂課可以培養學生分析音樂作品的能力,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傳統的“師教、生學”的音樂教學已不適合新時期的高中學習,與新課程改革“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的教學理念相悖,必須被拋棄。教師需要學習新的硬件工具,如多媒體教具和網絡設備,使學生能夠欣賞各種風格的音樂作品,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知識。
二、如何通過音樂鑒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1.根據高中生的個性特點,增強其自主學習的心理
高中生的年齡、性格和智力水平決定了他們獨立學習音樂課的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智力和自我意識正在發展,有利于獨立學習能力的發展。此外,高中生的情感更加豐富,成年人的意識開始顯現。在課堂上,教師要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自主提問,才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最后,高中生有一定的音樂基礎,學習目標和主動性逐步提高,自主性高于低年級學生,這要求教師必須在音樂鑒賞課程中引入自主學習。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并根據他們的智力發展調動已有的經驗和感受。
2.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尋找課外資源
高中的教科書為學生提供了音樂欣賞素材,但這是遠遠不夠的,40分鐘的教學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貝多芬音樂是歐洲古典音樂的經典,要使他們在短時間內理解貝多芬音樂的精髓,教師必須使用學習工具幫助學生理解貝多芬音樂,提高他們的能力。這樣,學生可以在課前學習貝多芬傳記和貝多芬音樂設計紀錄片,了解作曲家的創作動機,理解音樂作品的主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3.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
音樂感知是通過一系列音樂實踐來實現的,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音樂藝術體驗,帶給學生學習的動力,形成獨立的意識和良好的習慣。教師和學生演唱或演奏一個主題時可以改變音樂的旋律,帶來音樂、繪畫和舞蹈的享受,并逐步了解作曲家的生活和工作。此外,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寫音樂評論或詩歌、散文等,培養學生欣賞思想、感受音樂、理解音樂的能力和表演的創新能力。
三、結語
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教授音樂。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基礎,也是高中音樂課堂科學合理發展的基礎。教師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通過教學活動和各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當然,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就需要師生堅持努力。
參考文獻:
[1]盧艷.對話式教學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8(22).
[2]王雪晨.新課改下高中音樂鑒賞自主學習模式的可行性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