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專業群建設是目前高職院校教學教改的重要研究領域之一,其中專業群教師團隊建設是高職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關鍵,有助于改善專業群教師的師資結構,有助于優化高職院校的資源配比,有助于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學品牌力量;可構建專業群科研服務與應用團隊,組織各類技術技能培訓,強化“師帶徒”的鏈式作用。
【關鍵詞】集群理論;專業群;教師團隊;職業能力
高職智能制造專業群是目前的重點專業集群,以服務當地產業為教學的培養目標,通過對高職智能制造專業群的人才需求結構來定位培養目標,繼而根據教育教學的要求,對專業群教師團隊的職業能力進行提升。專業群的發展從專業的簡單組合發展到專業群內各個環節的深度融合,尤其是專業群教師團隊的融合,通過對于專業群教師團隊職業能力提升策略研究,能夠實質性幫助專業群內部質量體系優化創新。
一、集群理論的概念界定
集群理論是由邁克爾·波特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所創立的,它表示在一個特定區域的一個特別領域,集聚著一組相互關聯的公司、供應商、關聯產業和專門化的制度和協會,通過這種區域集聚形成有效的市場競爭,構建出專業化生產要素優化集聚洼地,使企業共享區域公共設施、市場環境和外部經濟,降低信息交流和物流成本,形成區域集聚效應、規模效應、外部效應和區域競爭力。而高職院校專業集群的教師團隊職業能力提升是專業群發展的重要之處,對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建立教師的群體優勢,依托當地產業發展與人才結構的需求,教師群體可提高教育教學的合力,提升高職院校的辦學質量。
二、集群理論視角下高職智能制造專業群教師團隊建設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改善專業群教師的師資結構。通過專業集群的教師團隊建設路線,將對專業群的師資結構進行深度的剖析,結合當地企業的產業鏈布局,對教師的能力進行配套提升,集聚專業教研室的技術力量,磨合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加強集群內部團隊的交流與溝通,形成資源的有效共享。在完成基礎教學的任務下,專業集群的教師團隊對企業進行技術支持與職業培訓,可幫助企業進行生產能力的提升,對教師的自身能力有較大提高。
(二)有助于優化高職院校的資源配比。高職院校根據各自的環境不同,身處的資源網絡各有不同,但高職院校均與地方產業有著較為深度的網絡合作。考慮到高職院校相較于普通高等院校,科研資源及經費來源等都有著一些差距,而通過一定的科學手段,對高職院校的資源進行集聚融合,將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發揮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高職院校的綜合辦學實力。
(三)有助于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學品牌力量。以專業集群建設為契機,對教師團隊進行能力提升,從而形成特色和品牌優勢,提高高職院校自身的知名度。教師團隊內部有著不同的專業及工作背景,在以往的專業教研室內部,相互之間的合作均有不同,多數只停留在教學的知識傳遞上,而對科研及社會服務的教育教學則相對比較保守。
三、集群理論視角下高職智能制造專業群教師團隊建設策略
(一)構建專業群科研服務與應用團隊。教師相互之間是獨立的個體,在缺乏專業集群的耦合效果基礎上,是無法形成團隊合力。鼓勵不同類型教師組建教學團隊,發揮各自優勢,積極參加各級教學能力大賽、教師技能大賽等,以賽促教、以賽促研,提高教師職業素質。[1]若要發揮專業集群的最大力量,要利用專業集群內的個體優秀相互交疊,并圍繞智能制造產業集群的需求,構建專業群科研服務與應用團隊,實現教師團隊內部的優勢互補,形成科研聚力的效果。
(二)組織各類技術技能培訓。專業群教師的學科來源略有不同,在專業集群建設初期,將會形成團隊的科研與技術生態雛形。第一,通過搭建教師培養平臺,對專業集群教師團隊的能力進行調研與剖析,組織專業群全覆蓋性基礎性培訓及專項提升培養等多渠道培養路線,對專業群科研及技術整體實力進行提升,重塑科研與技術生態環境。高職院校應通過正式制度的規約和非正式制度的引導,使團隊成員在跨界的基礎上實現專業思想、學術理念、培養目標等方面的融合,形成團隊的共同愿景和專業認同。[2]第二,通過綜合分析自編教材、教學科研、實踐鍛煉、實驗室建設、教學資源庫開發等路徑,構建合理的教學團隊結構,對教師團隊的能力層級進行剖析,根據教師的優秀表現進行專項培養,在有限的資源環境下,進一步優化專業集群的資源有效配置關系,提升專業集群教師團隊的職業能力。第三,通過理論教師與實訓教師的合理搭配,實現雙方的優勢互補,提高雙師型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
(三)強化“師帶徒”的鏈式作用。通過帶動骨干教師、企業專家、校內外技能大師等教學師傅,強化“師帶徒”的鏈式作用。第一,通過建設以骨干帶頭人為核心的專業群教師團隊,構建各個專業教研室的教師能力梯隊。第二,強化工匠大師、教學名師的帶頭人角色,充分利用名師工作坊及技能大師工作室的培育作用,通過參與教學比賽、技能訓練及科研鍛煉等途徑,對專業群教師團隊的職業能力進行提升。第三,建立優秀企業兼職教師資源庫,對當地的優秀企業進行遴選與交流,對技能大師及企業技術專家進行聘用,對專業集群的教師團隊進行培養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宋遠紅,奉友勤,侯益波,余倩,王凱,于翔.“雙高”專業群規劃背景下教師隊伍建設[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20(12):51-53.
[2]樓世洲,岑建.產教融合視角下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團隊建設的創新機制[J].職業技術教育,2020,41(03):7-11.
基金來源:2019年度臺州職業技術學院青年課題“集群理論視角下高職專業群教師團隊職業能力提升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0QN06)。
作者簡介:倪寶羽(1994-),男,遼寧東港人,臺州職業技術學院教師。
(臺州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臺州 3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