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榮
摘要:隨著社會對信息技術的重視,對于在農村的初中生也逐漸普及了信息技術課堂,但是由于農村初中生的家庭條件限制,無法充分的理解和學習好信息技術。所以對于農村初中生的信息技術教育就要利用新型的教學模式。利用分層教學的方法對農村初中生進行深層次的調動學生對信息技術的理解和學習,更好地提高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的學習。由于個別的初中生基礎比較差,利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這就需要教師對個別學生進行分層教育。
關鍵詞:農村初中;信息技術課堂;分層教學;網絡運用
隨著信息技術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對于初中生的信息技術掌握,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注意,各個地區的教育部門也加大了對鄉鎮村的初中校園的投資,爭取讓每一位農村初中生都在信息技術方面得到有效的發展。目前,對于相對落后的地區,較多學校還是缺少對信息技術教學的硬件條件,所以對農村初中生的信息技術教學還有許多約束。
一、農村初中信息技術分層教學的現狀
在農村中學里,因為不注重發展信息技術的網絡運用,使得好多初中生跟不上時代的變化,在初中生的腦海里也沒存在對信息技術的網絡運用的學習,所以使得現在開展信息技術教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農村中學校園的電腦設備也不完善,教師很難從基礎的起點教育起,這樣的現狀,不能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對教師而言也是一種壓力。
(一)文化學習
在很多家長和老師的傳統思想中,讓學生學習好文化課就可以,關于信息技術的學習是片面,讓學生有所了解就可以了,沒必要更進一步的學習。學生信息技術的學習大多數都是在課堂中,在課外的大部分時間里都是在學習文化課知識里,所以很多農村初中生對信息技術都沒有太多的興趣。
(二)信息技術差異
很多農村初中生的家庭條件都不是很好,所以對他們的信息技術學習有一定的束縛。在這種束縛下,學生只能在學校里接觸到電腦,對電腦的基本知識理解更是少之又少。在某些學校中,對初中生的課程安排,一周可能只有一節課,一節課的時間對于那些對計算機基礎知識少的學生而言,只能學到片面的知識,再加上課與課的中間間隔較長,使得學生在課堂中所學的片面知識都丟失了。對于家庭條件較好的家庭,家長給學生創造了良好的計算機學習環境,使得他們通過在課堂的學習,更穩固地掌握信息技術的運用。
二、分層教學的方法
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就教育中實現分層教學,開始要把學生進行分層布局。需要教師在教育中對學生的信息技術的掌握有所了解,也可以通過定期的測試來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通過對學生學習的了解,教師才可以更好地給學生進行分層組合,這樣一來,可以使每位同學的信息技術綜合能力都可以得到相應的提升。
(一)對學生進行分層
比如,可以按照學生的技術掌握程度分為基本層、中等層和高等層三個等級,基本層的學生主要是對學習能力的缺失和自身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較低,中等層的學生主要是有較好的學習能力和基礎知識的水平中等,學習知識的主動性較好,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比較好。高等層的學生主要是對信息技術知識的掌握和自主學習能力水平較良好。這樣分為三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就很好地知道每位學生的知識掌握,在分配小組中,教師要把成績好和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跟成績較差的學生進行組合,這樣可以很好地幫助成績較差的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的掌握都能有比較好的提升。
(二)教師教育的安排
教師進行教學安排階段中,要進行深度的鉆研,也要對學生的基礎進行了解,根據每位學生的不同,安排出不同的教學模式。例如,在初一階段學習計算機基礎操作中,對基本層的學生安排學習計算機的鼠標和鍵盤的運用;對中等層的學生安排學習計算機的部位功能運用;對高等層的學生進行計算機的各個軟件使用熟練程度進行安排。
三、信息技術分層教學運用
對于學生之間的差異,了解各學生的信息技術掌握。關于學生的思維和非思維因素在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中都有所表現。教師要靈活利用分層教學模式,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知識,讓基礎較好的學生對信息技術的運用提升更高的一步臺階。在計算機基礎教學的過程中,要對那些已經熟練掌握信息技術運用的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留意那些可以通過課堂中的教學和對教材內容進行自主學習的學生;重點地關注那些沒有基礎和不敢去操作的學生,對他們進行激勵和重點培養,鼓勵他們進行嘗試,不要怕出錯,只有出錯才能進步。
(一)學生的信息技術運用
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學生,安排不一樣的學習內容和學習任務。對信息技術運用較好的學生安排在規定的時間內把整片的文章進行拼寫,對信息技術運用中等的學生安排在規定的時間內可以快速地把英語單詞拼寫出來;對基礎層的學生安排一些簡單的打字練習,為提升熟練的打字進行正確的培養。教師通過安排不同的學習任務,讓每一位學生都盡可能地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術網絡運用方法,提高學生對方法的熟練程度。
(二)信息技術運用作業
教師在信息技術運用的分層教學中,要分層布置相應的課堂作業和課外作業。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作業要求。這樣才可以讓較優秀的學生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這樣才可以使優秀的學生更加優秀;對于較差的學生安排一些簡單的作業任務,這樣才可以讓較差的學生,更加有上進心,讓自己迎難而上。讓每一位學生在自身信息技術運用上有自己的方法,從而進一步地讓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運用方面有收獲,有所提高。
結束語
信息技術分層教學的網絡運用是農村初中教學中的新型學科,也是較基礎的學科。針對農村初中學生的信息技術運用基礎的虧欠,在實際的運用中缺少較多的經驗。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效地運用分層教學理念,為不同的層次學生創造不同的教學方向、教學目標、課外作業安排和課外練習,全方位的提升學生的思維性和自覺性。通過對初中生信息技術分層教學的網絡運用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充分的按照教師安排的教學目標、學習任務、課外作業等進行分層教學,可以讓各層次的學生信息技術網絡運用能力都有持續的提高,所以初中教師要制定出更有效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的應用研究[J]. 段寶青. 科技資訊. 2017(21)
[2]談初中信息技術分層次教學[J]. 楊杰. 文理導((中)). 2018(04)
[3]城鎮初中信息技術課分層教學研究[J]. 張中海. 中學教學參考. 2018(15)
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韓崗鎮初級中學 2726108FF2D804-96F5-4EBD-ACF3-BBCB9A1891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