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瑤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的教學理論與方略。由于其實效顯著,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本文通過對小組合作共同學習的理論基礎進行介紹,淺析了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的主要特色,并且從六年級數學課程教材內容的角度出發,對小組合作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做了一系列的理論探析。
關鍵詞:小組合作;六年級;數學教學
一、前言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小組合作學習在形式上成為有別于傳統教學的最明顯的特征,與探究性學習一樣,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實現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著力點。各項教育研究結果都指出,作為教學的組織方式之一,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是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必要性的。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概論
(一)合作學習的歷史發展
合作學習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國古代的教育教學方式,古人在《學記》中提到“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這也是我國傳統教育中比較優秀的思想之一。2001年,《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提出了合作學習的教學理論。
(二)合作學習的相關理論
社會互賴理論認為,積極互賴(合作)產生促進性互動,群體成員會彼此鼓勵和促進學習上的努力;消極互賴(競爭)產生對抗性互動,群體成員會彼此不鼓勵學業上的努力,而且會相互阻礙;在缺乏互賴的情況下,個人之間彼此便不會有互動.個人都是獨立工作而不受干擾。從社會互賴理論的角度來看,合作學習理論的核心可以用很簡單的話來表述:當所有的人實在一起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而工作的時候.靠的是相互團結的力量。相互依靠為個人提供了動力,使他們互勉、互助、互愛。教師要想學生更好地學習、更加團結和熱愛以及掌握更多技能,合作教學的應用是非常合適的。
(三)合作學習的特點
小組合作學習在應用中有著顯著而較多的優點,比如,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在小組成員間形成開放、包容的學習氛圍,使小組成員間相互激勵、相互促進,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共同進步。
三、有效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
(一)組織小組合作學習來做知識銜接
經過科學的研究證實,人的認知過程通常都是在已學知識的基礎之上,通過關聯、擴散、推斷等方式,進行新知識的學習、掌握以及運用,之后又必然會在學習到新知識的基礎上學習到另外一些更陌生的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使學生自主把新舊知識進行聯系。在合作學習之中,學生可以共同理解新知識、新概念,并且把它轉化成容易理解的知識內容,逐漸生成一個科學的認知結構,提高自身運用知識處理未知問題的技能。
(二)組織小組合作使學生掌握重點難點
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關鍵地方圍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來設計合作學習活動,然后根據活動設計對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分組安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主要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得到完全的發揮,持續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培養探索新知識的意識。
四、小組合作學習在八級數學教學中的運用實例
案例:小組合作學習平行四邊形教學中的實踐探索
本案例的主要內容取自于人教版八年級數學的一個部分,在學習平行四邊形性質的時候,教師可以首先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畫出矩形、菱形等不同類型的平行四邊形,共同探討其性質。在此之后,還要增加一定的難度,對教學中的知識點進行進一步的延伸和擴展,引導學生利用之前學到的平行四邊形的判定等知識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此外還應該采取措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并且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思與能力,使學生實現對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
五、結語
總而言之,針對目前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可以得出小組合作學習的實際施行還有待策略性提高的結論。而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師必須及時更新觀念,扮演好角色,選擇開展小組合作的恰當時機,有效組織,合理調控。
墾利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