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農樂
摘要: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帶來了能源短缺、環境污染等問題。在21世紀,新能源汽車技術是未來汽車發展的趨勢,國內許多學校都開設了汽車維修專業,但是對于中職學生而言,新能源汽車學習難度較大。因此在教學過程需要采取靈活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學習新技術,使學生能夠更有效、更有興趣、更好地學習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為未來的職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課堂探究;學習方法
新能源的發展對能源資源、環境污染等因素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前我國汽車工業面臨新的問題,新能源汽車作為一個新興的汽車工業,現有的人才難以滿足行業的發展需求。而相關的教學配套措施還不完善,許多中職學校仍然在探索新能源汽車技術,完善新能源汽車技術的教學工作。
一、課程設置的必要性
中職院校《汽車新技術》開設主要是為了新興的新能源汽車服務,是汽車專業學生必須學習的一門重要科目。需要學生在汽車專業理論的基礎上,學習新能源汽車如何工作以及如何修理等技術知識。
當前,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有效緩解了國內因汽車尾氣排放而形成的污染治理壓力。但是,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還處于不斷完善階段,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還需要進一步的推廣,相關的售后服務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所以在中職學校開設《汽車新技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專業型的人才。
二、課程教學現狀
(一)課程培養的人才偏向于售后服務
從目前中職院校的汽車專業課程的教學方面,主要是偏向于修理這個方面,利用新能源汽車技術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售后服務的人才,解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售后問題。由于新能源汽車產業比較特殊,目前學校相關的課程設置還不完善,主要是偏向于修理方面,有關其它的課程還有待進一步的開發。
(二)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修養
新能源汽車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和其它產業相比,還總體量以及業態方面都有所不足。對于衍生專業來說,目前的教學體制還不完善,在學校的學習課程中,一些具有實踐性的行動還難以實現,比如新能源汽車的檢測等。因此對于中職院校而言,教學重點是對學生的職業道德進行培訓,讓學生在走上崗位后,真正能夠發揮自己的價值。
三、中職新能源汽車課堂學習方法探究
(一)改變課堂教學方式
1.啟發漸進式教學模式:在教學新能源汽車的學習內容時,除了傳統的汽車專業知識外,還需要學習電化學等新知識內容。與此同時,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發展,涉及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知識也在不斷加深。如果教師繼續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要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更要適應社會和工業發展的需要,這是當前新能源汽車課程教學的目的。啟發式漸進教學模式,主要是利用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來進行提問,通過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這種學習方式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也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比如在學習“燃料電池系統”時,為了讓所教學生可以掌握電池的原理以及結構,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燃料電池反應生成的水要怎么處理”的問題來對學生進行啟發學習,從而提升課程的教學效果。
2.探究式教學方式:為了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積極參與新能源汽車課堂學習和研究,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探究教學法,在這種教學法中教師需要積極發揮出自己的引導作用,必須要結合課程的教學內容來設計探究問題,從而讓學生通過已掌握的知識點來解決實際問題,從而獲得新的知識內容。比如在學習電動汽車充電方式時,為了增強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究未來電動汽車的充電方式的發展趨勢,然后根據這一主題引導學生進行課題報告,通過這種探究報告的方式,彌補中職教育研究性不足的缺陷,培養中職生的創新能力。
3.案例式教學模式:對中職學生而言,實踐性的學習相對理論學習更加有效,案例式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通過引入現實生活案例,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角度進行思考,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因此在教學過程匯總可以根據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廠家的電動汽車作為教學案例。如日產聆風、榮威E50等電動汽車,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講解汽車的結構和主要技術,這樣不僅便于學生學習,還能夠增強學生對于知識點的印象。
(二)豐富課堂教學活動
傳統教學方式局限于課堂教學文本,忽略了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筆者認為在互聯網環境下,教師可以綜合利用信息技術,將教學內容制作成微課視頻、學習單等。比如在教學新能源汽車認知、高壓安全防護訓練等內容,可以借助視頻動畫播放給學生看,另外相關的行業資源,也可以穿插在課堂教學中,增強教學內容的實效性。再比如實訓課內容,現場操作時有的學生可能看不清楚,因此通過提前錄制視頻的方式,發放給學生看,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另外在課堂學習理論知識內容時,可以采取小組討論活動,通過互動的方式來解決實際教學中的問題。比如在教學“充電系統”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針對學生“電動汽車充電機充電異常”等問題,檢查充電器連接的地方是否有異物和灼燒的情況,組織學生小組進行調查,學生完成調查報告后,在課堂上匯報課堂的教學情況。真正做到了解學生、掌握學生。
(三)改進評價方式
從目前教師常用的評價方式來看,主要包含了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等方式。診斷性評價主要是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學情,也可以應用于課堂導入環節,檢測學生在課前學習的情況,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成就感,培養學生學習新能源汽車的興趣。形成性評價一般都是在課堂教學過程才可以應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應用網絡中的具有評價功能的學習客戶端,比如說釘釘、學堂在線、雨課堂等。以雨課堂為例,教師提前設計好新能源汽車相關的基礎知識點,然后通過雨課堂給學生發放試題,最后通過雨課堂可以檢測出學生的學習時長、答題情況、互動討論情況、作業完成情況等,通過后臺的這些數據就可以分析出學生的學習情況。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雨課堂建立起相應的小組評價機制,增加學生之間的互評、自評方式,讓學生能夠更加準確的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終結性評價一般是用在單元結束或學期結束的時候,這也是新能源汽車課堂教學環節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
結語
綜上所述,對中職學生而言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難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實踐性的教學方式相比理論教學更加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新能源汽車發展是未來的必然趨勢,也是我國未來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專業教師,必須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探索新能源汽車技術,與時俱進。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甜甜.關于當前中職學校汽車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J].汽車與駕駛維修(維修版),2018, No.463(04):127-128.
[2]沈杰.校企合作模式在中職汽車營銷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6(11):106-107.
[3]史祥斌.中職汽車維修教學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強化措施[J].數碼設計(下),2020,009(002):209-210.
[4]王軍,馮賓.中職院校汽車專業教學質量提升策略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9,063(0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