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秀
摘要:教師現代課程領導能力其主要體現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理解、實施、評價課程的能力,唯有提升教師的課程領導能力,才能使得課程改革獲得成功。提升教師課程領導能力就是要讓教師主動認識到自己是課程的主宰,要培養(yǎng)教師的課程意識,提升教師的課程開發(fā)能力,從而使得教師能夠在課程實施中提升其實踐能力,同時還要提升課程的評價能力,最終達到提升課程教學品質、質量的效果。
關鍵詞:課程領導力;跨學科整合;小組合作學習;問題思維
領導力最初到教育領域的運用,其目的是為了教育領導力,即研究學校校長的教育領導能力。但是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領導力開始受到廣泛的關注和重視,慢慢被運用于課程教學當中,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現代課程教學要求提升教師的課程領導能力,從而促進課程改革的實施。
一、課程領導力的理論意義
課程領導力其概念的產生是以課程領導為基礎的。而課程領導則是指喚醒教師的課程意識。讓教師可以在課程教學中更好的理解、實施和評價課程。[1]它和傳統(tǒng)的課程領導又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其主要的核心在于運用課程領導力從而提升課程質量,課程領導力的提升使得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也得到了較大的提高。所以課程領導力其實就是指的是教師關于指導課程設計,進行課程開發(fā)和課程實施、課程的能力。在課程領導力的提升中,教師是課程開發(fā)的主體,教師應該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的添加或者刪除,從而開發(fā)課程,有選擇的使用教材。
二、現代課程領導力存在的問題
(一)一切從教材出發(fā),缺乏大概念教學能力
雖然國家倡導要加強全方位育人教育,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受到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仍然有部分教師教學時按照教材內容,亦步亦趨的開展教學,重點傳授和教導課程知識和技能,缺乏對于學生的情感、意志和思想品德的教學。同時,在新課改的要求里,要提升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促進學科內或者學科與學科之間的銜接,從而讓學生能夠對抽象事物進行更好的理解。[2]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也缺乏這方面的培養(yǎng),重點仍然放在具體知識的講解當中,讓學生無法獲取該項能力。例如:在語文教學中,小松鼠找花生當中,學生會知道花生的生長過程是先開會后結果,而一年四季的變化是春夏秋冬。這樣學生就可以在這期間,認識到變化這個概念。
(二)課程教學缺乏互動,跨學科整合不足
在教學過程中,部分教授在課程教學中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在課程教學中缺乏教學互動,這樣單一、呆板的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無法提起學習興趣,同時也不能展現教師的課程領導能力。[3]另外。在教學中,雖然很多教師已經認識到不同學科之間教授的知識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學科與學科之間不是猶如孤島般獨立存在,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只是將不同學科的知識點進行拼湊,不是真正對學科的整合。例如:在開展《借生日》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聚焦生日這一個話題,讓大家先唱一首生日歌,然后進行語文教學,這就是典型的學科拼湊。而跨學科整合應該是學科與學科之間聯合解決一個問題。由此可見,教學的跨學科整合能力不足。
(三)課程教學內容脫離實際
在開展現代課程教學開發(fā)和設計時,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開發(fā)和設計具有較強的局限性,仍然讓其處于學科或者學校的限制范圍內,使得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脫離。這樣會導致學生無法及時掌握和靈活使用所學到的知識。例如《雪孩子》在教學時完全可以讓學生模擬制作或者回憶曾經堆雪人的過程,而不是僅僅依靠教材內的內容進行教學。聯系生活實際,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靈活使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四)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能力不足
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很多學校都倡導和實施了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這樣的學習模式在很多學校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現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仍處于探索期,缺乏一個成熟的模式。其主要的問題有:一是學生的思維跳躍,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討論時,很容易出現偏題或者完全與主題不相關的情況發(fā)生,使得課程教學缺乏有效性;二是由于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可能會導致部分學生在其中參與很多的工作和任務,而有些學生可能無法完全融入其中,這樣的差異性可能會使得部分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另外,每個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學習能力都存在差異,這樣局使得討論話題具有較大的局限性。而這些都表面了在小組合作學習當中教師的組織能力仍存在不足。
三、教師現代課程領導力提升的策略
(一)大力發(fā)展培養(yǎng)思維能力
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過程中要一方面要加強自己的思維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開展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要多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fā),在設計過程中多融入激發(fā)學生解決問題的內容。例如:在《爺爺與小樹》的教學中,我們就可以設計為,如何保證小樹冬天不冷?如何這兩個字表面了問題答案的多樣性,所以學生可以通過自己在生活中接觸到情況和查找收集的信息進行整合,從而得出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方案。這也是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教師在開展課程教學中,應該將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上面,讓學生通過查找事實去解決實際的問題,因此在進行現代課程設計時,應該從培養(yǎng)思維能力入手。
(二)增強課程互動性,提高學科之間的整合能力
在進行課程開發(fā)時,應增加課程的互動性,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從而豐富教學方式。另外在進行課程設計時,應該打破學科限制,將每個學科之間的知識點進行整合,從而一起合力解決一個實際問題。提升學科之間的整合能力,那么就需要教師開闊眼界,積極收集和查找教學素材,并采用現代的教學理念,即從大概念的角度出發(fā),以多學科為單位進行課程備課實現跨學科整合。
(三)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有效性
在課程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因此應該大力發(fā)展該項教學模式,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但是小組合作學習并不簡單的進行小組分工或者討論學習,而是利用同學之間的討論,從而受到啟發(fā),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模式也是一種方法,所以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教學前,應該提前做好準備工作,通過培訓讓學生們明白如何高效的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如何聽取其他同學的意見,當沖突產生時如何處理,當分歧出現時如何去同存異等,這些都可以使得教學效率得到較大的提升。
綜上所述,教師課程領導力其實貫穿于整個課程全過程,其課程領導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教學品質。因此,要大力提高教師課程領導力,提升課程教學品質,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參考文獻:
[1]趙虹元.教師課程領導的實踐之維[J].現代基礎教育研究,2015,017(001):P.71-75.
[2]鄭小燕."四段式"助力教師課程領導力提升[J].現代教學,2017(Z3):136-137.
[3]趙慶.特教教師課程領導力的實踐困境及提升策略[J].現代特殊教育,2019,000(001):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