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三周
[摘要] 數學學習較為苦燥,內容缺乏情感,而創設情境,就相對來說彌補了這個缺陷,補充以及增添了部分情感內容,這對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重視數學思維過程,鼓勵學生質疑,并提出問題,有利于啟迪學生思維的發展,對激發學生獨立思維的興趣起著催化作用,為培養學生獨立思維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獨立思維; 數學教學; 創設情境;?思維過程; 鼓勵質疑
新課改標準要求:“教育要面向全體、面向未來,著眼于開發學生潛在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有文化、有理想、守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數學新課改標準明確指出:“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自學能力。”所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發展學生的獨立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是數學教師所承擔的重要任務之一,那么,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呢?下面我從四個方面著手進行淺談:
一.重視展現數學思維過程,啟迪學生獨立思考
俗話說的好:“師傳領過門,修心在個人。”可見,教師的教學不可能講的面面俱到,不可能把每個細節都講的那么透徹,有時只能在重難點處展開教學活動,或許有的教學內容中只做提示或點撥,在某些深層知識點處,需要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才能完成。
所以,在數學教學中,通過重視展現學生的數學思維過程來啟迪學生獨立思考是培養學生獨立思維的一個重要途經,需要重視借鑒。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若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或帶疑的定論時,要多問幾個“為什么”,并能積極開動腦筋、獨立思考及探索尋求答案。
在指導學生解應用題時,要有所要求:首先要做審題,其中包括閱讀、尋找已知條件及數據,然后分析和理解此題需要解決哪些問題,涉及到哪些概念、定義及公式等,最后結合已給條件、數據及公式來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的每一步驟的完成都要通過學生的獨立思維才能解決,才能圓滿完成學習任務。
二.鼓勵質疑,促進學生獨立思維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當學生提出問題時,充分說明了他們已經動了腦,進行了思維活動,這有利于啟迪學生的創新“潛質”。為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大膽地突破教材和教師思想的束縛,要敢于想象、敢于質疑,勇于探索、勇于辭舊迎新,善于提出不同凡響、與眾不同,并有探索價值的問題和見解,促進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使學生迸發出思維的火花。
當學生對某一問題有獨特的見解和想法時,教師要尊重他們的見解和想法,哪怕是只有一點點的新意和創意,都要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表揚,肯定他們的勞動成果,激勵他們產生獨立思維的興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這里的“好”和“樂”指的就是“興趣”,當學生對學習產生了足夠的興趣時,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去獨立思考、去開發智力,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和理想而刻苦努力和拼博。
有些學生善于想像,有時會提出老師也難以回答的問題,這時候教師要正確對待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做適當的處理,鼓勵學生有豐富的想象力,但對于你提的問題需要有待研究和探討,絕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消極他們的想象力。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無意間的一句話,可能造就一個天才,也可能毀滅一個天才。”當教師不尊重學生的創造思想或行為時,常常會導致學生的心理受到傷害,也許他們從今以后不去想,也許是不敢去想像,這嚴重地抑制了學生的思維想象力的發展,為此,數學教師更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引起足夠的重視,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承認學生獨立思維的能力。
三.創設愉快的情境,激發學生獨立思考
情境所涉及的種類多、面廣,如:動畫情境、故事情境、活動情境、生活情境等,通過情境把學生帶入課堂學習之中,學習者能享受到一種快樂,使他們的身心感覺到舒服和愉悅,從而使學生在無任何壓力的課堂活動中接受知識,這是一種愉快學習的方式。數學學習較苦燥、乏味,通過情境,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動腦、動手、動口、動眼等,促使學生調動全身的各個器官參與學習的全過程。通過愉快的問題情境,把學生引入一種探索求知的快樂學習氛圍之中,讓他們愉快地思考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在解決原有問題的探究活動中通過突破常規思維,又發現新問題,并提出新觀點,整個過程是反復思考,再三推理的過程,是一種創新的學習過程。
魯迅先生說過:“沒有興趣的學習,無異于一種苦役;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和靈感。”所以說,激發興趣是發展智慧,產生靈感的內在因素。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從生活實踐中得到體驗與檢驗,獲取知識與智慧是十分重要的,不但記憶較深,而且很牢固,也許終身難忘。實踐的過程是思維發展的過程,通過思維,可以把復雜、抽象、較難的數學知識轉化為簡單、形象、直觀、易理解的知識,這樣學生易于消化與吸收,并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對學生獨立思維的形成和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教師要為學生的獨立思考創造條件、提供機會,凡是學生能自己解決的問題盡量讓他們自己去做,讓他們動手操作、動腦分析、動口閱讀,在實踐中自己剪、量、剪、補、拼、畫,為增強學生的認識能力、思維能力、操作能力給予鍛煉的機會。特別是對數學應用題的學習中,此過程能反映出較為復雜和繁瑣,如沒有一定的思維能力,就很難解決問題,為此,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發展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有積極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第二民族中學?青海?玉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