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春霞 程力



【摘? ?要】利用思維導圖設計小學英語作業,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及時梳理所學知識,形成系統化知識結構,提升作業效率。在繪制思維導圖時,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發現字母的發音規律,進行詞匯的聯想與拓展,讓學生有意識地圍繞自己所繪的詞匯思維導圖進行寫作思路的梳理。
【關鍵詞】英語作業;思維導圖;語音;詞匯;寫作
作業一直被視為鞏固學生知識的重要途徑,但當前英語作業多以讀背單詞和完成習題為主,不少教師甚至直接使用教材中的練習題作為課后作業。作業設計存在量多、難度一刀切、形式機械單一、缺乏創造性等問題。這種機械、重復、無趣的作業不僅無法有效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還容易引起學生的厭倦心理與抵抗情緒。為此,教師要更新作業設計理念,引導學生從“為知識而做”轉向“為理解而做”,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實現知識的結構化與思維的發展。基于此,教師嘗試利用思維導圖來設計單元的作業,以增強作業的趣味性,同時訓練思維,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網絡。現以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6 My E-friend的教學為例,簡要闡述如何使用思維導圖設計語音、詞匯與寫作部分的作業。
一、利用思維導圖,呈現字母發音規律
語音學習是學好語言的基礎,《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要求學生了解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簡單的拼讀規則及句子重讀、連讀、節奏、語調等現象。但在具體教學中,語音學習往往是最為困難的,平時的測驗或作業中,語音作業也是出錯率最高的。為此,教師除了要求學生多進行朗讀訓練,還要幫助學生清晰地掌握字母及字母組合的發音。教師可以在語音作業中要求學生畫一畫字母發音的思維導圖,找一找與字母發音相關的詞匯。
在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6 My E-friend中,學生需掌握的語音學習知識如圖1所示。本單元包含了一對清、濁輔音和一個字母組合兩種不同發音的語音學習內容,即字母f和v在單詞中的發音是一樣的,而字母組合th的發音則有兩種。教師可以根據“相同字母發不同音”和“不同字母發相同音”兩種情況,在教授完本課的語音學習內容后,積極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完成作業1、2、3。
作業1:根據字母在單詞中的位置進行辨音并畫出思維導圖。
讓學生畫一畫圖2、圖3這種語音發音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發現字母與單詞之間的聯系,并能依據字母在單詞中的位置了解其發音,從而記住
比較容易識記的辨音規律,準確發出字母的音。本單元與清輔音/f/相對的濁輔音/v/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進行學習。
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把相對應的一對清、濁輔音放在一起畫思維導圖(如圖4)。這樣把英語中相對應的清、濁輔音聯系起來進行歸類,便于學生進行整體的語音辨識,讓學生既能較輕松地掌握字母的發音規則和規律,也能在作業中進行總結歸納等思維訓練。
作業2:利用字母不同但發音相同的規律進行辨音并畫出思維導圖。
本單元需要學生掌握字母f發/f/的音,而學生之前已學習過字母組合ph發/f/的音。因此,基于整體教學法理念,教師可以引導與啟發學生對舊知和新知進行歸類,如圖5所示。
作業3:利用字母相同但發音不同的規律進行辨音并畫出思維導圖。
本單元另一個需要學生掌握的語音是字母組合th的發音。th有兩種發音,/θ/和/?/,剛好是一對清、濁輔音。教師可以利用與作業2相同的方法,讓學生找出th發兩種音的單詞,并進行辨音(如圖6所示)。以此類推,其他英語字母的發音都可以利用這種方式設計作業。比如/??/的發音,教師可以找出與它相關的字母組合ir、er、or、ur、our及相關單詞。在畫語音發音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摸索并發現各種發音規律,不斷對已學單詞進行回憶與聯想。這樣,學生既溫習了新舊語音知識,還擺脫了枯燥單一的口語練習,增強了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利用思維導圖,實現詞匯的意義聯結
學生的聽、說、讀、寫都離不開詞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教師平時布置的詞匯作業主要是抄寫與簡單的填詞游戲。這樣做,一方面讓詞匯練習脫離了單元話題,失去了語境;另一方面,單一考查學生的記憶,略顯枯燥與機械,詞匯作業淪為簡單的記憶訓練。為此,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強化學生對同一主題相關單元詞匯的學習與訓練。
如My E-friend單元以Relationship為核心話題,主要談論的是網友之間的關系和相處方式。學生在學習本單元前,已在一年級(上冊)Unit 6、三年級(上冊)Unit 4、四年級(上冊)Unit 5、五年級(上冊)Unit 5等單元中學過關于friends的知識。同時,學生還學習過China、Australia、India、Thailand、Canada等國家的名稱,積累了很多有關個人情況的詞匯表達(如family、hobbies等)。可以說,大多數學生已經能用已有知識較為熟練地描述friends。因此,本課的詞匯作業可以延續該主題,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完成詞匯的思維導圖作業4、5。
作業4:以單元主題圖片為中心,畫簡單的二級詞匯思維導圖。
作業4中,教師引導學生圍繞筆友Kitty進行聯想,找出與她相關的所有信息,如國家、年齡、外表、愛好、學校、家庭等。學生通過應用本單元和以前所學單元的詞匯畫出比較簡單的二級思維導圖(如圖7所示)。這樣的作業既考查了學生的詞匯掌握情況,也鞏固了學生已學的詞匯知識。
作業5:以單元主題詞為中心,畫復雜的多級詞匯思維導圖。
由于本單元的主題是My E-friend,教師就以此為中心詞,讓學生把本課內容和之前所學的內容進行分類與綜合,利用關鍵詞構建一個復雜多變但清晰的多級詞匯思維導圖(如圖8),讓學生使用不同顏色或圖片來突出每個關鍵詞的含義。這樣的思維導圖既幫助學生鞏固了所學詞匯,也鍛煉了他們的思維拓展能力。教學中,教師發現學生經常遇到想表達但想不起詞匯的情況,他們往往會借助英文詞典來解決問題。這也在無形中拓展了學生的詞匯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上述兩種類型的詞匯作業,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在畫思維導圖過程中,把與主題相關的詞匯進行有效整理,從而系統、整體地記憶詞匯,同時在畫圖與描顏色等過程中實現對詞匯意義的內化。
三、利用思維導圖,激活學生的寫作思路
寫作是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難度最大的一項。它要求學生運用書面語言準確、合適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或思想,對學生的詞匯量與句型使用要求較高。中高年級教師通常會在每個單元教學結束時給學生布置一篇作文,主要是命題作文或看圖作文。根據單元整體教學法,單元教學時常是圍繞單元主題涉及的核心詞匯與句法篇章展開的。教師在作文的教學中也遵循這一教學理念,也可以讓學生結合詞匯作業部分繪制的多級詞匯思維導圖展開寫作構思與內容書寫,避免學生在寫作文時出現無話可說的狀況,同時也應幫助學生有意識地梳理寫作思路,圍繞話題進行寫作。
如My E-friend單元,學生已經掌握了與年齡、學校、家庭成員、愛好等核心詞匯以及“I like doing...”“My favorite…is/are...”“Id like to have e-friends in...”等核心句型。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作業5繪制的多級詞匯思維導圖,選擇幾個分支進行句子的寫作。
作業6:以My E-friend為題,根據你繪制的多級詞匯思維導圖,寫一篇不少于60詞的短文。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上述方式,進行句子寫作,從而組合形成一篇短文。某學生的作文如下。
I have an E-friend. His name is Gary. He is a clever boy. I make friend with him from the E-friend Club. He is from the UK. It is a big and beautiful country. He is eleven. He wears glasses.He is tall and thin. There are five people in his family. They are his parents, his elder brother Ben, his sister Linda and him. His father is a pilot. His mother is a teacher. His brother is a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and his sister is a primary school student. His school is Happy Primary School. He is in Class 7 Grade 6. His favorite subject is English. He thinks it is fun and interesting. He likes swimming. He thinks it can make him strong and healthy. Id like to be his E-friend. Id like to know more about him. I think well be good friends forever.
“由于學情不同,教師在作業設計上也要尊重個體差異,確保學生的作業興趣和效果。”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對作文中的句子進行增減、合并、修改與潤色。
可以說,思維導圖清晰簡單,是十分實用的學習輔助工具。實踐證明,利用思維導圖設計小學英語作業,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及時梳理所學知識,形成系統化知識結構,提升作業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使用思維導圖時不能喧賓奪主,過度關注形式而忽視作業本身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黃宏震.課后作業設計常見問題及評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2(4):24-26.
[2]江薇薇.小學低年級英語作業布置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2(20):47-48.
[3]黃蕓.新課程下的小學英語課后作業優化策略[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2(5):50-55.
[4]彭雪玲.小學英語作業的設計與創新[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6(1):47-49.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實驗學校? ?518101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