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琦
摘要:現如今社會經濟不斷的高速發展,對于人才方面的培養也越來越重視,在這樣一種背景之下,以往傳統的一些教育方式顯然已經不再能夠跟得上時代的腳步了,因此一定要對教學的模式以及觀念進行改變,當然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重點的培養,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有效發展。
關鍵詞:小學美術;美術教學;創造性思維
美術教育可以借由藝術美以及生活美等等多方面對學生的審美觀進行正確有效的培養,使其擁有感受美以及創造美的相關能力。因為教育在持續不斷的改革當中,素質教育這方面相比較以往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特別是美術教育這一方面,已經慢慢的變成了人們所重視的關鍵點,在當下新課改的基礎之上,怎么對小學美術教育的質量進行提升,已經成為了非常重要的一個課題。
一、創造性思維的概念
“創造性思維本質上來講就是所謂的發散性思維,這樣的一種思維,就是能夠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從各個角度以及結構上對問題進行詳細的思考,以此對最終答案進行確定”,簡單的來說就是打破以往傳統的思維,是一種具有著敏銳洞察力和想象力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對于學生在智力開發以及創造力的培養這些方面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學美術教育當中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不單單是使其能夠適應新時代的要求,還能夠對其個性上的發展進行促進。
二、小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現狀分析
現階段,社會不斷的發展進步,這就表示社會對于創新類人才的需求在不斷的增多,而在這個過程中,對于人才的培養肯定就是教育的關鍵點,長時間以來的應試教育觀念,造成了大部分的教師和家長都是以分數來對學生進行衡量,學生因為長時間受到這種思想的教化,就會逐漸的變得只會墨守成規的進行學習,這樣的一種方式對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產生了非常嚴重的阻礙,這對于學生在以后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創造性思維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現狀分析
新課標當中明確的表示:美術教學活動當中的主體就是學生,教師們一定要對教學的觀念、形式等等進行有效的改變,教學的方法應該是充滿變化的,祝賀楊才能夠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行有效的調動,從而對其創新思維方面的發展進行有效的促進。不過,現階段新課標和現實的教學情況是嚴重不相符的,簡單的來講就是首先,理念和教學比較分散,在新課標改革的背景下面,美術教師堅持:“教師主導,學生主體”這樣的一種教學思想,然而在實際的課堂上面,教學基本上還是以教師自己講為主,學生還是處在被動接受的位置上,學生在主動性以及探究性上面都沒有辦法得到充分的展現;其次,教學過于模式化,在教師進行授課的過程當中在創新的教學理念這方面是嚴重缺乏的,教師基本上都喜歡教學生具有著專業化的繪畫技能,把學生都擺在一個有著很多框架下面,這不單單只是對學生的思維以及創造力進行了限制,而且還讓學生在想象力這方面的發展也受到了嚴重的阻礙,這種教學的方式長時間實行下去就會對學生學習的興趣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
三、小學美術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研究方法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美術這一門學科對于學生素養的發展以及創造力的培養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創造性思維這方面的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現階段絕大多數的小學美術教學都進行處在形式化的階段,在美術課上面對于學生個人的想法以及個性并沒有進行提倡,基本都是根據教師的想法來進行創作,這樣一來,作品就不會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沒有獨特的地方,為了能夠使得學生的創造力得到有效的提升,改變這樣一種教學的現象,教師能夠依照教學的內容對相關的情景進行構建,讓學生處于構建的情景當中,這樣就能夠使得學生在情感以及積極性方面得到非常充分的調動,給予學生非常良好的想象空間。
(二)結合學生心理,啟發學生想象
因為不同的學生就有著完全不一樣的個性以及心理特征,都有著屬于自己的學習方式,在美術這門課程的白線上面都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想法,而且再加上小學這個階段的學生剛好就是其想象力以及創造力最豐富的時候,思想上面都格外的活躍,能夠僅僅只是一件小事情就會引起學生們進行無邊無際的想象;所以,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當中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行培養的時候,教師一定要讓學生的個性能夠在課堂上面得到非常充分的展現,在相對比較符合學生心理需求的基礎之上,能夠依照教學上面的內容,同時把學生的興趣結合到一起,利用各種各樣的教學形式來針對學生想象時進行啟發,繼而能夠對其創新的意識充分的進行調動。比如說《我心目中的神獸》一課,教師通過尊重—興趣—理解—結合—創作來引發出神獸的拼裝、剪接、改頭換面、移花接木等特點,還有就是要把小學生的心理狀態結合到一起,通過你把可塑性的材料進行制作,再利用手工的方式使得教學的內容得以完成,這樣一來就會更加的符合小學生進行創作;獨特的材料以及相對比較開放這兩者有機結合到一起,對學生的創造力來講也有著促進作用,在學生進行高度的想象的時候,這些學生的思想都會在不經意間融入到自己的作品當中,這樣一來也會更加容易創造出非常具有想象力以及出乎意料的高質量作品。
(三)教學聯系生活,尊重個性發展
美國非常著名的教育學家杜威曾經提出過“教育即生活”。這就明確的表示了教育是來源于日常生活的,生活和教育這兩者之間是密不可分的,小學美術自然也包含在這當中,所以,教師在對教學的知識以及材料等等這些方面進行選擇的時候一定要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的聯系在一起,開展一系列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使得教學的知識和日常生活能夠保持重要聯系,從而啟發學生一定要對周圍的素材進行仔細的觀察,隨之提升學生發現美以及感受美的相關能力,最終使得傳統的教學模式得到有效的改變,使得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得到有效促進。
四、結論
在小學美術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想要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行有效的培養,就一定要讓學生對于美術課的興趣得到充分的激發,繼而能夠在根本上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行挖掘,隨之讓學生得到更加長遠的發展,給社會培養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創造性人才。
參考文獻:
[1] 張惠紅.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思考與實踐[J].教育觀察, 2020(23).
[2] 邱光河.淺析如何在高中美術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J].國際教育論壇,2020,2(10):18.
[3] 向志方.油畫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分析[J].中華辭賦,2019,000(003):P.18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