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剛
摘要:在當前的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教育階段更加強調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對于初中數學教學也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不但要注重數學知識的學習,還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讓學生建立良好的數學思維。本文提出了數學思維與初中數學教學相結合的策略,希望能夠對初中數學教學有所幫助,希望通過本文簡單的分析可以為后研究者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數學思維;初中數學教學;能力培養
引言: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維意識的上升階段,初中數學的學習,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可以幫助學生適應數學知識的學習,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目前的初中生進行數學學習時數學思維能力不佳,解題時常常找不到方向,學習效果不佳。因此,為了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養成,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將學生的學習規律和初中數學學科特點進行有效結合,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降低數學學習的難度,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
通過探究式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探究式教學是課改理念的教學模式之一,對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發展思維能力發揮著積極作用。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其中比較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進行課堂提問,通過有效的課堂提問,學生需要在自己的現有知識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對自己的想法積極發言,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進行新的數學知識的學習。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在設置課堂提問的問題時,要以學生為主體,問題不能超出初中生的認知水平,要符合初中生的思考能力范圍和當前的知識水平,這樣既有利于初中生思維能力的養成,同時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建立數學學習的自信心。比如在學習 “軸對稱圖形”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我們常見的軸對稱圖形為主題的課件,如:書本、飛機、風扇、對聯、普通的飲料瓶、剪刀、小鳥等。這些是學生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更加容易進行理解,這些事物盡管表面看起來互不關聯,但是因為數學知識它們又緊密關聯在一起。教師在展示完相關課件后,要及時向學生進行提問:通過課件發現了哪些重要的信息?彼此之間有什么共通性?并將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的形式對教師的問題進行討論,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對問題的思考中,并匯總出自己總結出的相關問題,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通過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數學學科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數學教學過程中逐步加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通過動手實踐的過程,可以使學生的大腦更加活躍,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將要學習的知識內容,針對性設置實踐教學的方法,讓學生能夠通過實踐教學進行自我思考和鍛煉,在實踐過程中找尋問題的答案。比如,在學習“圖形的旋轉”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實踐教學,在課前要求學生準備好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圓形等各種圖形的卡片,在課堂上學生通過實踐操作進行旋轉,通過這個過程可以發現圖形旋轉規律并對實踐結果進行總結,同時,可以讓學生自己設想各種旋轉結果并實際操作去進行驗證,提升學生學習學習效率的同時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養成。
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對學生數學思維的養成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我國初中數學,還缺乏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目前的教學方法相對比較單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因此,為了開闊學生的思維,教師必須通過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對課堂內容進行深入思考,幫助學生明確數學的發展方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實際出發,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正向引導學生的思維發展。另外,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因材施教,保證每個學生都能進行課堂知識的接收,促進其數學思維的養成。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教學的主旨在于讓學生掌握初中數學的基礎知識,同時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有利于為學生高中的數學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學思維。我國當前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仍有很多現實存在的問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制約學生數學思維的養成,這就需要初中數學教師及時發現和總結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提高初中學習教學成果,為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斌.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1,37(07):11-14.
[2]賈廣旭.初中數學數形結合思想教學研究與案例解析[J].科技資訊,2020,18(08):127+129.
[3]江秀珍.論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華夏教師,2020(01):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