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雁茵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將更多的目光投向互聯網技術,越來越重視互聯網在生活中的應用。而“互聯網+”視域下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混合教學模式,能夠幫助小學英語課堂提升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培養創新意識和思維能力,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就“互聯網+”視域下小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應用的內涵,提出一些小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應用的可行性策略,希望能夠為同仁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英語;混合式教學
眾所周知,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已經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好處,使我們生活更加便捷高效。作為一名小學英語老師,應該正確認識互聯網技術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應用的意義,利用混合式教學,為學生營造更加鮮活、豐富、生動的小學英語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學習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引導學生去培養創新意識,從而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更好地促進我國素質教育的建設。
一、“互聯網+”視域下小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應用的內涵
混合式教學,即將在線教學和傳統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的一種線上和線下的教學,通過二者的有機結合,引導學生由淺到深的學習,充分體現出“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教育理念。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的利用互聯網的優勢作用,可以對當天的教學內容進行提前錄制,并且可以在其中上傳相關的學習資料自己視頻,這種教學形式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微課,微課的特點就是他的便捷性,能夠不受時間與地點的限制,方便學生對其進行學習與交流,并且將這段教學內容發送至家長群中,學生在家中可以通過復看教師所錄的教學內容,對當天所學的知識內容進行鞏固。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應用混合式教學,能從心理、身體等多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認知能力和英語綜合素養,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以提升,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得到成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從而更好地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在“互聯網+”視域下小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應該注重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應用混合教學模式不意味著要摒棄以往傳統教學模式,小學英語老師應該有選擇的應用混合式教學,不應該“一刀切”,所有內容知識都用混合式教學進行,而是要根據教學實際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案,使學生獲得知識的質量最大化,其次,小學英語老師應該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為學生樹立學習榜樣,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最后,小學英語老師應該創新自身教學理念,多給予學生一些自主學習思考探究的空間,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潛力,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二、“互聯網+”視域下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混合式教學的策略
(一)利用“互聯網+”為學生拓展渠道
小學英語屬于一種開放性、靈活性學科,不僅覆蓋的知識面較為廣闊,也需要信息資源的先進性,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傳統的小學英語教學模式很難滿足學生學習對知識的新鮮度及數量的需求。而小學英語在“互聯網+”視域下應用混合式教學,不僅能更有效幫助小學英語老師拓寬尋找教學信息的渠道,為學生挖掘更積極、先進、新鮮的英語教學資源,還能幫助學生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增強自身的英語儲備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對英語的敏感度更高,讓小學英語教學內容變得更為鮮活、豐富、生動。小學英語老師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結合課本教學知識為學生展示更多的英語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英語和英語的學習方式,為學生不斷注入鮮活的英語資源,提高學生對英語的掌握程度,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如三年級英語(廣州版)“Unit7 A picture of my family”在學習這個內容時,教師可以將課本中的內容移動到多媒體上,通過展示家庭成員的照片,用英語對其進行介紹,使教學形式更加豐富。同樣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在家長群中與家長進行有關的溝通,家長可以將自己與孩子的照片發送給教師,教師將這些照片放在PPT中,當讓學生進行練習時,教師可以隨機在多媒體上播放照片,相應照片的學生要用所學的英語對照片中的家庭成員進行介紹。
(二)利用“互聯網+”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
傳統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比較單一,老師過于重視對教材內容的解釋說明,忽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課堂學習氛圍不夠活躍,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活動參與度不高。小學英語老師可以用混合式教學,如在線學習,為學生營造一個特定的學習情境或氛圍,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充分培養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英語綜合素養,從而更好地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讓小學英語課堂效果得以提升。
在四年級英語“Unit5 What day is it today?”這一單元內容時,教師可以進行情景教學,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內容,同時通過情景產生對話,能夠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課前,教師要求學生分為小組,并且小組成員之間要用收集錄制一段視頻,視頻的內容是關于自己對本篇課文的理解,并且將這段視頻作為作業發送給教師,在課上,教師根據本片課文的相關內容播放一定的片段,讓學生更具有代入感,在課后,讓學生回家之后與家長進行練習,并且錄制音頻作為作業。
(三)利用“互聯網+”為學生巧設問題
混合式教學是結合線上與線下教學模式,更注重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在此過程中,老師巧設問題,是推動師生共同進步成長的歷程。因此,小學英語老師應該充分加強自身職業素養建設,打破傳統教學提問模式,為學生提出一些更具有價值性,探究性的問題,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讓學生在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的同時能夠培養良好的問題意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索激情,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問題討論中去。
教師更應該利用“互聯網+”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巧設問題,教師通過在學習平臺上上傳教學視頻,讓學生在課下觀看之外,還應該留有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只有學生在觀看完視頻之后才能夠得出正確答案。
如六年級英語“Unit7 We will go by train”在學習這一內容時,教師在平臺上上傳一小段片段,例如“瘋狂動物城”中的,小兔子在離開家鄉時乘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兔子離開家鄉的目的是什么?通過這些問題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時候去尋找答案,利用互聯網教學的模式巧設問題,這樣不僅能夠增加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熱愛,還能夠提高教學效率,保障教學質量。通過“互聯網+”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學習平臺上進行跟讀章節內容,并且平臺還可以進行音頻錄制,學生將自己跟讀的聲音錄下,就像教師錄制微課一樣,學生錄制自己的微課,教師在教師頁面可以看到學生的學習時間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可以根據這些情況進行課程內容的改進。
(四)利用“互聯網+”讓學生合作學習探究
老師在教學活動以及學生學習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對學生學習行為習慣以及學習能力影響很大。因此,小學英語老師應該充分發揮好老師的指引者作用,留給學生充分的合作學習探究時間,將自己的“導”與學生的“探”進行協調,讓學生從小就有充分的自主思考、分析探索的時間。小學英語老師還可以綜合學生學習能力等多方面,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通過讓學生討論分析課堂問題,充分調動每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達到更高效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進行分組,讓學生通過組內之間相互交流與合作加強對英語的學習樂趣,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好的掌握相關的英語表達形式,進行分組教學還有利于學生的口語練習,學生可以在學習平臺上進行同組成員之間的對話練習,教師可以在后臺看到學生的在線情況,同時小組合作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生在進行組內活動時可以相互之間交流討論,結合自己的想法創設情境,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這種時候,教師不需要給學生太多的限制,讓學生自由發揮,才能夠讓學生真正明白英語的重要性以及學習英語的樂趣。
總而言之,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已成必然趨勢,小學英語老師必須要及時更新自我教學理念,改變自身教學方法,合理利用混合式教學,通過為學生拓寬信息渠道,創設教學情景,巧妙設置問題,自主合作探究,聯系生活實際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探究思考能力,讓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潛在能力得到揮發,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充分體現一切為了學生發展教學理念,從真正意義上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項英. “互聯網+微課”在中職美術課堂上的應用實踐研究[J]. 明日風尚, 2018(23).
[2]王越. 微課在中職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 中國農村教育, 2019, 292(06):41.
[3]劉晶. “互聯網+”視域下小學英語混合式教學實踐探究[J]. 當代教研論叢, 2019(8):14-14.
[4]張媛媛. 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公共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 校園英語, 2017:57.
(責任編輯:張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