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美文
摘要:建構主義理論非常注重學習者的自主構建、自主探究,為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新”的探索視角。本文從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出發,探討新時期下培養中職生英語語法自主學習能力的“新”有效方法,為教師提供英語語法教學中所面臨問題的具體解決途徑,旨在促進中職英語語法的有效教學和教學改革。
關鍵詞:建構主義;自主學習能力;中職英語
《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標準(2020版)》在學科核心素與課程目標中提出了“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英語課堂學習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特點,制訂學習方案,選擇和運用恰當的學習從策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語言學習與學習能力的可持續發展。”[1]的要求。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可以促進學生養成學習主動性的良好習慣,進而使學生學會如何自主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英語語法注重知識點和知識面的學習,具有系統性和針對性的特點。英語語法自主學習能力是英語語法課程學習過程中需要掌握的一項重要能力。然而,隨著現代學習方式和教學方法的逐漸轉變,英語語法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僅需要中職學生在學習方面與時俱進,也需要老師在語法教學方面與時俱進。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有必要對英語語法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行進一步研究,有必要探索新時期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新”培養方法。
一、中職生學習英語語法的現狀分析
對于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而言整體素質低下,學習能力和水平差異較大,是一個共性現象。很大一部分學生都是因為在初中階段文化課的成績不理想而沒被高中錄取,特別是英語和數學更是中職生的薄弱學科。就英語學科來說,大多數學生都沒有掌握完整的英語知識,特別是應試性很強的英語語法,基礎更是非常不好的。但是大部分學生都明白學習英語語法的必要性,而且也意識到了英語語法的掌握,可以有效幫助自己更好的掌握英語這門學科。越來越多的學生也意識到英語語法對自身提高英語各方面能力的重要性。
隨著手機時代的到來,中職生的學習方式也逐漸發生了變化。學生們無論在學習哪門學科上都不僅僅局限于課堂。網絡檢索和各類網絡軟件成為現在中職生課下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所以,在網絡時代的大環境下,中職生完全有自主學習的環境。但是,在真正自主學習英語語法的過程中,學生雖然有自主學習英語語法的意識,自主學習的程度卻不夠,自主學習的意識有待提升、動機和信習有待加強;部分學生的自主學習依然只依賴教師的督促,學習英語語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是特別高,有待進一步加強和提升;在堅持自主學習方面,學生不能夠長期堅持下去,所以學生長期堅持自主學習英語語法的意識和能力須進一步提升。
二、中職生英語語法自主學習教學模式探究
1、在教學過程中,設置自主學習的環節。在語法課堂上不需要,一味的灌輸重點的語法知識。可以根據學習內容的難易程度,設置自我探究的環節。可以把一些比較簡單的知識點拋給學生,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利用較短的時間自學某個簡單的知識點。然后對自學情況進行考察,對掌握不好的地方再做講解。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實踐中,體驗自主學習的方法。樹立自信心,為日后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打下基礎。
2、充分利用網絡技術。英語語法的學習是一個枯燥的部分,特別是對于基礎相對于薄弱的中職學生。利用學生們感興趣的網絡技術,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網絡視頻、慕課、微課等資源都可以提供給學生們很多自主學習的途徑。隨著網絡的發展獲取知識的方式越來越多元化,作為教師可以將需要講授的學習內容留給學生通過她們熟悉的網絡平臺去獲取。在網絡上查閱資料、學習的過程都是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過程。
3、在語法學習活動中,教師要加強監管機制。在課后,多監督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活動。利用網絡設置打卡,讓學生把自主學習的內容通過網絡反饋給老師。老師可以隨時隨地掌握到學生們自主學習的效果,上課時可以更有針對性的對易錯點進行講解。節省了課上的時間,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三、建構主義視角下 “新”英語語法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方法
網絡技術和學習軟件的快速發展, 以及學生獲得英語語法知識渠道和學習方式的不斷更新,有效為學生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創設了有利條件,尤其是自主學習得以更好的實現。正如現狀對英語語法的教學啟示中所述,新時期下教師在英語語法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將面臨新的問題,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知識觀、學習觀和學生觀,為新時期下教師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法自主學習能力提供了以下具體“新”解決途徑和“新”有效方法。
建構主義知識觀強調知識的動態性,知識并不是一層不變的,而是隨著人類的進步不斷積累和總結成的。[2]在新時期,根據學習方式的轉變,學生要認識到英語語法系統性和動態性的特點,主動構建英語語法知識觀,加強并提高自主學習英語語法的意識。
首先,在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要強調英語語法知識的動態性,讓學生有意識地構建英語語法動態性知識觀。學生在學習英語語法之前,已經積累了一些語法基礎知識。從小學到中學的語法知識,一直都在變化,整個語法體系的掌握是一個吸收和消化的動態過程。課堂上講的語法知識,學生可以在課后實踐于各類英語材料,從課堂到課后的實踐應用,也是英語語法知識慢慢應用的動態過程。舊語法知識能夠幫助學生學習新語法知識,激活舊知,認證新知,英語語法的學習和掌握是一個不斷積累的動態過程。
其次,在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可以盡量采用理論和大量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方式,利用多種實踐教學活動,讓學生運用語法規則解決學習當中的問題,進而有意識地自主學習英語語法知識。不能讓學生在學完英語語法知識之后,只是單純地記憶語法規則,要讓學生在其他英語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實踐運用。比如:寫作當中英語表達的準確性,閱讀理解當中長難句的分析,聽力當中語言的理解,口語當中語言的組織等,要讓中職生有意識地運用所學語法規則去解決這些問題。結合新型教學方法,教師也可以借助慕課、藍墨云班等軟件,設置一些針對性的練習題,讓學生結合具體英語語境,頻繁運用語法規則解決問題,進而讓學生意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進一步加強并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英語語法的意識。
參考文獻:
[1] 賀偉華. 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標準(2020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05).
[2] 羅凌,溫善毅,朱永紅.英語語法引導式數據驅動學習平臺的構建與成效[J].外語電化教學,2014(09):16-20.
[3] 孫玉超.建構主義知識觀在英語教學中的重構[J].教學與管理,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