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秋紅
摘要:小學數學一直都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點課程,對于學生今后的成長和發展來說,數學知識是學生們必須掌握的內容,且數學課程中設計的相關思想和方法,也是學生們必須學會熟練應用的技能,由此可見數學課程的重要性。接下來,本文將首先闡述數學核心素養的概念界定,確立研究基點;然后詳細論述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育對策:借助趣味教學激發認知積極性、借助主體教學釋放認知主動性、借助信息教學提升認知實效性。以此促進小學生的數學成績不斷提升,推動小學數學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教師開始致力于數學課堂的趣味化、主體化和科技化創建,力求實現數學課堂的人性化、先進化和實效化發展,切實促進小學生核心素養的整體提升。核心素養理念的出現極大地提高了數學教學的針對性、參與性、主體性和目標性,因而有效實現了數學課堂的可喜轉變。但就實踐結果表明,目前的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依舊存在不少的問題,其中教學理念滯后,教學方法單一等,都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帶來了不小的消極影響。
一、什么是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數學核心素養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著重培養小學生的識讀能力、理解能力、思維能力、辨析能力、判斷能力以及交流能力等主體素養,逐步推動小學生成為數學課堂的認知主人。數學核心素養是素質教育應用于數學課堂的近期教學目標,也是新課程改革賦予數學教學的重要教學任務之一,更是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積極參與、主動觀察、自覺思考、深度學習進而逐漸習得的主體能力體系。
二、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探究
1.趣味教學,強化積極性
數學核心素養離不開小學生的主體支持,因此,趣味教學就成為培育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開山之作”。趣味教學具有較強的新奇性和吸引力,能夠將小學生快速引入教師預設的認知軌跡之中,以此激發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借助小學生的生命活力、認知興趣、探究熱情和求知動機實現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
以“11~20各數的認識”為例:教師可以遵循教材內容的創設理念而開展趣味性較強的實物教學,即為小學生投放足量的小木棒,讓小學生親自數一數、分一分。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小學生逐步形成“整十意識”,將小木棒按照10個一組的分配方式去進行分組活動,最后再數一數剩余的小木棒的數量。這樣,小學生不僅可以開開心心地進行小木棒分組活動,也可以初步培育“十進位方法”。因此,小學生能夠在積極參與中有效提升自己的參與意識、認知興趣、數數能力和表現意識,從而為數學核心素養培養提供良好的認知狀態。
2.主題教學,強化主動性
數學核心素養不僅需要吸引小學生的積極配合和主動參與,還需要逐步引導小學生走向課堂認知主人的“寶座”。小學生只有開開心心地參與到數學教學之中,才能夠自由自在地放飛想象的翅膀,以此展現認知力、思維力、探究力和發展力,從而為數學核心素養培育提供強大的主體能力支持。
以“測量”為例:在“測量”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小學生自己拿著小尺子去親自量一下課本的長度和寬度、鉛筆盒的長度和寬度、桌子的長度和寬度、地板磚的邊長、黑板擦的長度和寬度、粉筆的長度、花盆的高度、魚缸的深度等。教師甚至可以為小學生提供一個身高測量儀,讓小學生彼此幫助自主測量自己的身高。這樣,小學生就會在親自觀察、親自動手、親自測量中慢慢感知測量的方法,也逐漸對現實生活中的實物在長度方面形成一個大體的概念,進而有效促進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整體發展。
3.信息教學,強化實效性
數學核心素養不僅需要小學生的積極參與和主體表現,還需要一個直觀化和實效化的認知途徑。因此,教師可以滿足小學生的直觀認知需求,主動創設以電子白板為代表的電化教學。電子白板能夠借助聲、光、電三維表現元素給予學生強烈的視覺刺激,進而使學生的認知狀態調整到最佳,優化數學核心素養。
以“方向”為例:現代小學生的空間方向較差,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幫助小學生培養空間方向感。如,在大屏幕上,一個小學生面向朝陽(東方),在他的身后就會出現“西方”字樣,在左手邊就會出現“北方”字樣,在右手邊就會出現“南方”字樣。這樣,小學生就會被定位在一個標有明確“東、西、南、北”的立體空間之中,因而非常有助于小學生培養空間方向感和位置感,實現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逐步提升,展現電子白板的教育價值。
教師以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為研究對象,積極探尋數學核心素養的培育對策,并主動借助趣味教學激發認知積極性、借助主體教學釋放認知主動性、借助電化教學提升認知實效性等三大策略并付諸實施,力求實現小學生的知識積累、能力提高、素養發展和早日成才。
參考文獻:
[1]曹培英.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及其培育的基本路徑[J].課程·教材·教法,2017(2):74-79.
[2]李奎,馬麗君.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建構初探[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7(4):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