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嫻
【摘要】一線中職班主任,面對經濟高速發展、價值多元、中考失利的普遍自卑、自我放棄的學生和孩子上名校無望的失落家長群體,亟需通過去有效利用主題班會陣地,通過促進親子關系,提升家庭教育效能;構建良好師生關系,通過幫助中職生自我成長,提升家庭教育效能;有效利用線上家長講座,通過幫助中職生家長的自我提升,提升家庭教育效能;幫助學生和家長重拾信心,幫助每個孩子健康快樂地從中職這條跑道上重新起步。
【關鍵詞】家庭教育指導? 中職生 真實案例 合力育人
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非常清楚教育本身是一個系統工程。多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合力育人模式,已經成為當前教育形勢下所大力倡導在育人模式,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突顯。中職學生,大多是在傳統意義上“應試”教育模式下,被“淘汰”出局的孩子,不愛學習、學習習慣差、行為習慣差……中職生的成長帶著社會的“有色眼鏡“和”歷史的陰影“。面對這樣的一群孩子,其家庭教育備受關注,中職班主任要與家長形成“最佳教育盟友”共同助力孩子在成長,在中職生的家庭教育指導方面承擔著任道而重遠的任務。
一、實施中職生家庭教育指導的必要性
家庭教育是我們日常非常熟悉的一個話題,孩子是每個家庭在希望和未來。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小家組成大家,只有每個家庭的孩子健康成長成才了,才能讓小家庭和睦美滿,小家幸福了,才能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多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多元價值的碰撞,家庭教育在孩子健康成長、成才和社會穩定方面的所承擔的責任日趨重要,備受關注。
傳統意義上,中職學生是指在中等職業學校包括((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職業高級中學等學校念書或者畢業的學生,以應試教育中,未能順利通過中考考上重點高中或者普通高中的學生為主要群體。每個孩子都曾是父母的天使,每個父母也都曾期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是上清華、北大這些名校的。但是進入中職的這部分學生在年齡、身體、智力,甚至在情商等方面并無異于同齡人,但是更多的是在成長過程中因家庭的變遷(單親家庭、離異家庭等)、父母的教育不當等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在的學習態度不端正或習慣不好,而造成的在學習成績方面的不足漸漸地無法注重考試的教育環境,最終在中考大軍中被“淘汰“出局,于是分流到了在理論知識學習方面要求相對于普通高中較低,較多地了解和接觸行業的中等職業學校。
中職學生從他們的成長歷史角度看,受盡了“應試教育“的”傷害“,普遍自卑、自我放棄,長久以來父母對孩子和對自己對孩子的教育都失去了信心。甚至親子之間矛盾重重,互相之間愛的不對稱,不再互相信任。一部分孩子來中職屬于無奈之選,作為父母更是有覺得孩子進中職,沒了希望、甚至覺得丟人等。家庭是孩子的根,只有根正苗才能盛,中職班主任面對這樣的學生和家長群體,亟需去幫助學生和家長重拾信心,幫助每個孩子健康快樂地從中職這條跑道上重新起步。
二、實施中職生家庭教育指導的策略
真實案例:經常都會有家長問我:“小黃老師,孩子回家根本不愿意跟我們溝通,也不知道Ta在學校怎樣和同學相處怎樣。Ta只聽您的,您幫我給說說”。每次聽到類似這樣的話,我都會想起一個孩子的信息。
一天凌晨,微信收到笑笑這樣一條信息:老師您知道嗎?在我心里我媽是一個不合格的媽媽。在我初中的時候成績不好,她每天都是在我面前說這個孩子多好那個孩子多好。 每次看見電視里面考上大學的孩子,她就會對我弟說:“以后不要像你姐一樣一點用都沒用”。每次都把我說的就像是人渣一樣。雖然,每次我都在笑,可是我心里真的很難受。老師您應該知道我不是那種一受打擊就會努力的那種人。每次,我都在想:既然你都已經這樣說了,那我怎么做還有什么意思?不管我做什么事,做的有多好,我媽都是不滿意的。每天一回家就開始數落我。我承認我沒人家那么優秀,可是我已經18歲了,我也有自己的思想,我做什么事我媽從來不會肯定我。我真的很羨慕苗苗(班級另一個同學)有一個那么好的姑姑,支持她,理解她的想法再引導她。每次,我媽都說我以后也會做媽媽,也能知道她現在的做法。但是我絕對不會像我媽對待我一樣對我的孩子。我一定會鼓勵她,大膽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媽每次都只會打擊我。您記不記得有一次:在XX的時候,你說我心理素質很強。我媽就說,是因為從小她就打擊我。那時候我否定了,我媽就說我 。她從來不知道每次她一打擊我,我下次就絕對不會做好這件事情。因為我覺得一點意義都沒有,我在家真的很不開心。我從來不跟我媽談心,因為她不會跟我講道理。總是只要她認為是對的,我才能去做這件事。在學校的日子, 我跟您談的心比我媽還多,真的很謝謝您!小黃媽,我考慮了好久好久要不要跟您說這些。我媽,今天又罵我了,我真的很難受不過說出來開心多了。”
分析:這孩子的話其實代表了很多中職孩子的心聲。孩子不愿意與家長溝通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孩子在您的眼中沒有價值感,得不到認可。
三、策略
構建良好師生關系,通過幫助中職生自我成長,提升家庭教育效能。
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案例中的笑笑真因為在學校生活中與筆者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對筆者非常信任,才會將自己在家庭中對母親教育方式的反感、困惑、傷心,向筆者傾訴。基于這份信任,學生笑笑也才有可能聽的進去筆者從班主任、“小黃媽“的身份給予笑笑相關的疏導,在平復笑笑情緒的同時,也為后期的親子關系活動做了心理上的鋪墊。
有效利用主題班會陣地,通過促進親子關系,提升家庭教育效能。
主題班會在獨特作用是學生的自我洗禮與自我教育,適當而有效地利用主題班會活動促進親子關系,能起到提升家庭教育效能的作用。本案例中,筆者在了解了該學生和其母親的心結后期,有意通過親子主題班會制造機會讓笑笑媽媽聽到孩子的心聲,找到孩子為什么拒絕與她溝通的根源,也讓笑笑明白媽媽愛的方式雖然有失偏頗,但是媽媽的愛亦是無人能代替。笑笑作為一個滿18歲的學生,也有責任通過自己的成長和幫助媽媽成長共同去改善母女關系。
有效利用線上互動,通過幫助中職生家長的自我提升,提升家庭教育效能。
現實中,像笑笑一樣陷于母女關系緊張、父子關系沖突的中職學生比比皆是,像笑笑媽媽一樣因為“恨鐵不成鋼,很女不成鳳”的父母也不少,但是很多時候父母本身意識不到孩子除了青春期的叛逆,到底是因為什么不再原意與自己交流,更加意識不到“別人家的孩子”一直在傷害著自己的孩子,一直在破壞自己和孩子的親近關系。在保護案例涉及人員的隱私情況下,中職班主任可以在互聯網時代,將類似案例通過微信群或QQ群,在線分享給家長們,引導家長們要通過自身的成長和不斷完成,去改善親子關系,只有良好的親子關系,才能讓家庭教育具有正能量。
經過1年多將近2年的多方面公共努力,笑笑和媽媽的關系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并在畢業后考進了心儀的高校,母女兩雙雙與筆者成了好朋友。班級類似這種親子關系緊張的情況也都得到了一定改善。
結束語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家庭始終是每個孩子的根,而中職班主任所面對的學生肯家長群體,大部分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家庭教育問題,為幫助這些孩子在中職這條新的起跑線上能走的更高更遠,筆者認為一線中職班主任在家庭教育指導方面的工作任道而遠重。
在只有良好的家庭教育、良好的親子關系才能更好地幫助中職的孩子真正挖掘出潛在動力,健康成長。作為一線中職班主任,通過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家庭教育指導能力,通過構建良好師生關系,引導學生成長;通過利用主題班會等親子活動陣地,改善親子關系;通過幫助家長成長,從而去幫助家長提高自己的教育效能等等系列實踐中的措施,去為實現中職生的家庭教育指導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既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能力要求。
參考文獻:
[1]趙艷榮.小學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甘肅教育,2018(15):35.
[2]施興杰.家校合作在小學班主任日常管理中的運用研究[J].名師在線,2018(31):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