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核心素養是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基礎知識、能力的概述。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能夠提升學生基礎素養、強化學生身心發展、開拓學生音樂視野、促進學生平衡發展。音樂測試作為本地區的初次嘗試,在實際操作中可能存在標準遠離核心素養、評價過于客觀死板、測試題庫有待豐富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文章從設定符合核心素養要求的評價標準、采用具有學生潛力挖掘的評價手段、組建豐富高質的音樂測試試題題庫進行討論和探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音樂;測試探究
一、 引言
音樂在教學中一直處于邊緣地位,往往無法得到學生和教師的重視和關注,而音樂測試的開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音樂學科的地位和受重視度。
二、 核心素養下初中音樂測試的意義
(一)提升學生基礎素養
音樂是一門基礎學科,學習音樂在帶給學生快樂、開心的同時,還能夠鍛煉學生視覺、聽覺,強化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辨析能力,帶動學生記憶力的發展。音樂,不是簡單的學唱,而是富有情感、情緒的演唱,其本質屬于情感教育范疇。音樂測試能夠進一步引導學生正確欣賞、把握歌曲的核心和思想,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和內涵,改善學生學習狀態和心理。另外,音樂還可以緩解學生的學業和心理壓力,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在其他學科中施展才能,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水平。
(二)強化學生身心發展
音樂是一種情感、思想的表達,在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生理變化巨大,這非常容易使學生走上自閉、自卑的道路,影響學生一生的發展。而通過學習音樂、欣賞音樂,可以有效緩解不良情緒帶來的負面影響,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音樂測試出現在實際教學中,也讓音樂學科的地位和價值得到了進一步的體現和提升,能夠給學生的身心發展形成一種健康、積極的推力,引導學生朝著樂觀、自信、積極的方向發展,為學生的美好明天鋪平道路。
(三)開拓學生音樂視野
音樂視野是學生對音樂領域中曲目種類、樂器種類、歌曲風格等內容的認識和了解。在核心素養背景下開展音樂測試活動,能夠有效推動學生對不同曲目、曲風、樂器的學習,幫助學生快速提升自身音樂素養,使學生養成熱愛音樂、弘揚音樂、堅持音樂的習慣,徹底改掉學生在傳統課堂中的不良學習思想和觀念,樹立正確的音樂學習意識,豐富學生音樂視野,加深學生對音樂領域的認識和理解,督促學生更加努力、用功地學習音樂知識,鍛煉學生演唱、表演能力。
(四)促進學生平衡發展
初中音樂測試的開展,從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教育正式開始走向德、智、體、美、勞全面教育的道路。在傳統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都是采用單一教授的方式,由于缺乏相應考試和測試的約束,教師在課堂中教得隨性,學生學得隨性,教師更多情況下還是會將學習的中心放在主要考試科目上,從而大大阻礙了學生的平衡發展。而音樂測試機制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音樂教學的不足,有助于實現學生真正意義上的平衡發展。
三、 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音樂測試可能存在的問題
音樂測試制度的實施屬于本地區即廣東地區的首次嘗試,此次嘗試標志著廣東地區新課改任務的進一步落實,對當地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和價值。但是,作為初次嘗試和實驗,必然會出現一些大大小小的問題,這些問題會影響測試的正常開展,筆者就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了總結:
(一)標準遠離核心素養
在核心素養落實的今天,很多學校都加入到了音樂素養教育的隊伍。但是,在部分學校、教師中,對于核心素養的認識并不透徹,通常只能夠做到初步的應用和落實,無法達到深層次的研究和落實。因此,在開展音樂測試的時候,存在較大問題的可能是出現遠離核心素養觀念的問題。
例如:《團結就是力量》該首歌曲創作于1943年,主要是對當時邊區與解放區陽光、民主、軍民一家親,以及革命領袖的贊揚、感激,曲風大氣、磅礴、力量感十足。學生在演唱的過程中,準確把握住了各個環節演唱技巧、音準,不能只是將音準、技巧、吐字當作是音樂測試的標準,顯然在這首歌曲中,學生的感情同樣重要,只有情感到位才能夠表現出歌曲的靈魂和思想,而只從音準、技巧、吐字進行評價,必然會遠離核心素養的內容和要求。
(二)評價過于客觀死板
音樂測試雖然是一種考試手段,但是,考試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擁有更好的成長和發展。所以,在音樂測試中,對學生的評價應當注重全面性,而非客觀性,注重發展性,而非一時性,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穩步、快速發展。部分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可能會出現“試卷式”評價,即只給出學生分數,不給出指導意見和方法,即便給出了指導意見,也是淺層次的指出,無法做到深入、徹底。
例如:《在希望的田野上》這首歌曲表達的是對家鄉美好生命的贊美和歌頌,也是對當時時代的熱愛,表達了對新時代、新面貌中國的喜愛。教師在對演唱這首歌曲的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如果只給出“音色有所欠缺,繼續加大努力”“技巧融入太多,可以適當篩檢”“感情投入不飽滿”等諸如此類的評價,其實對學生而言,這種評價可有可無,并不能引發學生的思考和反思,這會影響學生演唱能力的提升。
(三)測試題庫有待豐富
由于本次音樂測試屬于首次嘗試,在測試曲目、主題的準備上,非常容易出現曲目、主題的欠缺,從而影響學生正常水平的發揮。例如:有的學生擅長戲曲的演唱,但是,現有曲目中卻沒有戲曲內容,或是并不全面,同樣無法滿足音樂測試的需求,這樣既降低了音樂測試的效果,又影響了學生個體能力的發揮,打擊了學生自信心。所以,在進行音樂測試的時候,必須要將測試題庫充實,這樣才能夠做到有備無患,高效開展。
四、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音樂測試的有效開展策略
(一)設定符合核心素養要求的評價標準
評價標準是初中音樂測試活動開展的必要前提之一。評價標準的存在,能夠讓評委教師將學生進行大致分類,對學生的演唱表現、嗓音、音調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從而實現音樂測試評價的公平、公正。在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今天,音樂測試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也必須要將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納入測試范疇中,從而不斷完善測試評價內容,使測試評價更加細致、有效,提升學校音樂測試的權威性和準確性。音樂核心素養主要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內容,這為核心素養和音樂教學的結合指明了方向。同時,音樂核心素養的加入,也打破了傳統音樂評價單一化、死板化的模式,優化了音樂測試效果和過程。
例如:學生在演唱《外婆的澎湖灣》這一首歌曲的時候,傳統的評價都會從學生的音色、音調以及音準的把握方面入手,從而判定學生演唱能力的強弱。這種做法其實并不科學,如將“吐字清晰”作為評價標準,去評判一個人唱歌能力水平的話,那周杰倫就是吐字不清歌手的代表,如將音調一味作為音樂測試標準,很多流行唱法、喊麥、說唱都是一調而終,但是,這些歌手卻也備受年輕人歡迎。因此,筆者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除了考慮學生基礎演唱能力外,也會結合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內容,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以學生演唱的《外婆的澎湖灣》為例,學生基礎唱功堪稱完美,但是,在演唱過程中,存在緊張、生硬等問題,如果將評價分為ABCDE五個高低等級,該學生只能算到B+里,而另一位同學雖然演唱基本功有所欠缺,但是,情感真摯、感染力強,同樣也會劃分到B+中。通過結合學生核心素養內容的評價,能夠給予學生最有效的指導,使其個性、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和發展。
(二)采用具有學生潛力挖掘的評價手段
在初中階段的音樂測試結果,只能體現學生一個時間段的表現,而不是學生所有時間段內的表現。因此,在初中音樂課堂中,學生的課堂表現、課堂收獲才是最重要的。而在考試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會因為心情、心態等因素的影響,發揮不理想,從而降低音樂測試成果。音樂測試只是對學生一個階段能力、表現和成果的測試,它的最終結果并不能全盤否定學生個體的綜合素養水平,考試成績不理想只能說明一時的失利,而不能代表學生一輩子的失利。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可以給予一些補充性、引導性的評價,讓學生結合這些評價,從而獲得更加長遠的發展和進步。
例如:在演唱歌劇《白毛女》選段《扎紅頭繩》的時候,學生結合歌詞內容,對舊社會人民生活的艱辛、不易充滿了同情,于是凄涼地唱道:“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雪花那個飄飄,年來到,爹出門去躲賬,整七那個天……”,雖然學生唱功基礎很好,但是,對人物神態、心理的把握有些不準確,情感表達有些過于生硬,無法體現出“巧兒”對父親的擔憂之情。因此,筆者再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要讓學生自己分析“巧兒”在劇中扮演的角色,讓學生與自己對家人的牽掛心情進行對比,從而引導學生找出了正確表現情感的方式。經過此次評價,學生在演唱各種曲目的時候,都會先行把握歌曲主人公的情感,之后再去運用演唱技法進行人物情感的表達,如此大大提高了學生歌曲藝術層次和感染力。
(三)組建豐富高質的音樂測試試題題庫
題庫是音樂測試的重要工具,借助題庫中的內容,可以對學生形成高效、準確的評價,從而促進學生音樂素養水平的發展。在傳統音樂測試中,由于“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很大程度上學生個體的能力、神態、表現無法得到正確的評價。一味地以分數評價學生音樂水平,不僅會使得教師出現評價片面化,也會限制學生在音樂道路上的成長和發展。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在進行音樂測試的時候,需要學校或是考試機構準備充足的考題內容,這樣才能夠保障核心素養在音樂測試中的地位和價值。
例如:在一些音樂測試中會給學生出具一些測試主題,讓學生自行挑選適合自己的演唱作品,如在某次音樂測試中,給出的主題是“春天”,學生挑選《嶺南春早》作為應對測試的演唱曲目。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除了個別音調出現了問題外,并沒有其他方面的問題,而在演唱的同時,其通過肢體動作、語言生態,表現出了自己對春天的喜愛和向往,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感染評委老師,從而獲得一個較高的成績。
豐富的題庫既可以鍛煉學生的音樂技能和表現力,又可以幫助學生積累演唱經驗,從而快速提升學生的演唱、聆聽能力。題庫內容可以從歷年的音樂考試試題中抽取,也可以挑選一些符合學生能力,有助于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音樂作品,從根本上強化學生音樂技能。
五、 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階段是學生能力、思維快速發展的階段,學習音樂知識,既可以提升學生發展水平,又可以改善學生學習狀態和思想,引導學生更好地發展。音樂測試的提出和實驗,一方面體現了教育部門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為學生平衡發展做足了準備,另一方面則是對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視,可以使學生全面、高效、快速獲得音樂方面技能的提升。所以,作為音樂測試的執行者——教師,只有對音樂測試形成全新的認識和理解,才能夠充分發揮出音樂測試的作用和價值。
參考文獻:
[1]劉歡.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音樂教學模式探究[J].神州,2020(12):1.
[2]熊曉霞.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音樂教學探究[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9(19):46.
[3]劉曙艷.基于核心素養初中音樂學業質量測評的有效策略[J].考試周刊,2019(39):185.
[4]陳丹萍.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音樂學業測評的改革策略[J].新課程導學,2020(7):34-35.
[5]蘇春瑜.基于藝術素質測評的初中生音樂課堂實效性提升策略[J].教育界:基礎教育,2019(12):108-109.
作者簡介:
蔡嘉欣,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市執信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