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薈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學,美術教學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審美能力、觀察力、想象力等方面能力的培養,注重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均衡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因此,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美術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小學美術? ?創新教學? ?趣味活動
在傳統的美術教學中,教師一般先傳授書本知識,教授學生簡單的繪畫方法,然后讓學生模仿畫畫,學生畫好之后,教師對學生的畫進行評價。在整個教學中,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都受到限制。
為了改變這一教學情況,教師可以安排一些趣味活動,將呆板的課堂轉變成活躍的課堂,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逐漸提升小學美術課堂的有效性。
一、增加課外趣味活動,激發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除了教會學生簡單的繪畫知識和使用繪畫工具之外,還要重點激發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的美術技巧。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傳授知識,比如組隊做游戲,開展課外寫生等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多角度活躍思維,使學生在美術課堂中全新了解美術,從而用美術課堂的魅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間接調動學生美術學習的熱情,構建趣味性美術課堂。
二、營造學生為主的美術課堂氛圍
小學學習科目增多,學習壓力不斷增大,導致很多學生忽略美術教學,主攻升學科目,逐漸對美術課堂學習失去興趣,所以在美術課堂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做美術課堂的主人。如教師可以開展一些主題繪畫,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中展示自己的思維和智慧,找到自信。當然,教師也要靈活調節氣氛,不要急于否定學生大膽的色彩運用,而應換位思考,適當給予學生鼓勵,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美術課堂中凸顯地位,從而喜愛上美術課堂,提升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如在教學“色彩的對比”時,教師可以在教室中尋找色彩,進行色彩對比,并且進行聯想講述。然后,教師提問學生在生活中發現了哪些色彩?不同色彩搭配在一起能夠帶來什么意境?教師還可以采取競賽模式,比一比誰答得多,讓學生從中找到不同顏色,進行顏色與顏色間的對比,哪些顏色搭配在一起好看,哪些顏色不適合搭配,利用顏色之間的反差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想象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中暢所欲言,成為課堂的主人,從美術課堂中尋找到美術色彩的美,營造美術課堂的教學氛圍,提升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加強對學生的評價,提升美術課堂效率
要想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評價教學是不可缺少的,無論采用任何教學模式,教師都要站在引導者的角度,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優勢。教師的評價方法主要是針對學生對繪畫的創作,給予合理化指導,幫助學生改進不足之處,讓學生逐漸獲得進步。總之,教師的美術課堂指導建議,直接影響學生的美術繪畫功底,對提升美術課堂的有效性起到了促進作用。
如在“設計海報”的活動教學中,教師可以設定一個繪畫框架和大體主題,至于里面的內容,學生需要通過想象力自由發揮創造力,進行描繪和色彩運用。教師可以在學生創作時進行點評,適當地提出建議,讓學生參考教師的建議進行修改,進而提升學生的繪畫功底,通過繪畫海報重新認識美術這門課程。對課堂上繪畫比較好的作品,教師應該給予表揚,并且進行班級傳閱,讓全班學生欣賞,能夠互相學習、互相進步,從而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總之,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師應該積極改變教學方法,勇于創新,轉變學生對美術課堂的抵觸思想。同時,教師應該當好引導者的角色,著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在美術課堂中全面發展,提高美術課堂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雪梅.讓每堂美術課都是精彩的體現[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7).
[2]孫帥.美術課淺談[J].新課程(下),2013(12).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第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