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企協同育人”是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與工程學院踐行校企合作既產教深度融合的一種典型模式。經一段時間的相互實地考察、合作模式探討、校企實際互動、預期效果評價等磨合,2021年6月,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與工程學院與上海蔚來汽車用戶服務有限公司正式簽訂校企合作協議,旨在“深化校企合作,共謀協同育人”。學校和企業分別拿出各自的優勢資源合作共用,以達到資源互補,發展共贏的目的。框架協議包括校企共同制定“蔚來班”人才培養方案,合作開發定向培養的目標要求、課程體系、教學方法、考試認證等,實現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環。
關鍵詞: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區域經濟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一、實施背景:
當前職業教育發展具有良好的外部環境,尤其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更有廣闊的前景。
(一)、2020年11月,國務院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35)》,明確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新發展理念中的重要地位。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新能源汽車行業有所期待。
(二)、2021年3月,上海發布《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出,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到2025年本地新能源汽車產值占汽車行業比重達到35%以上。上海蔚來汽車用戶服務有限公司將上海作為企業重點發展區域,對區域內對口人才的需求數量持續增加,人才專業技術水平需求提出顯得要求。
(三)、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與工程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是汽車類新技術重點建設專業、是上海市緊缺人才專業、學校重點扶持專業,以培養新能源汽車生產裝配、檢測維修、服務管理等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復合型人才的使命,直接為新型產業和區域經濟發展助力。
根據國家要求,地方政府出臺相應政策推動產業與教育融合,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與工程學院校企合作取得一定成效,但當前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仍出現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新能源汽車產業新興,企業內部校企合作模塊還在整合當中,企業的營利驅動使企業在考慮與高校的合作中,以是否能實現營利的目的。由于企業緊缺實習生,企業大多僅在實習生招聘環節表現積極,其他合作模式難以實際落地。故積極探索企業需求,從降低企業人力成本,提高提高企業生產率著手,定制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新模式,將企業所需技能培養環節放在學校完成,切實從企業利益出發,形成校企合作長效機制,讓高校的“一廂情愿”變成校企的“兩情相悅”,實現校企共贏。
(二)、企業需要人才技能要求復合型,院校在學生培養方面根據學生選擇的專業方向,往往只注重本專業技能,師資專業融合度不高,與企業匹配度不高,專業群建設問題也亟待解決。
二、主要做法:
充分調動企業資源,發揮校企各自優勢,著力打造雙元育人平臺,產學研創新平臺及對口就業平臺。在協同育人、產業咨詢、專業共建、產、學、研、創、用及學生實習就業、跨學科交叉專業建設、專創融合型復合人才培養等方面深化校企合作,助力區域經濟發展。
(一)、模式提煉:
1、理論模式圖:
2、流程模式圖:
(一)、具體做法:
1、簽訂協議。在雙方互信互利基礎上簽訂校企合作協議,簽署實習實訓基地。就人才培養模式、專業共建、訂單培養、就業服務等方面達成高度一致。
2、頂崗實習。經過學院推薦、企業面試,最終錄用2019級學生18名,參與上海蔚來汽車用戶服務有限公司服務代表及技師代表崗位實習,頂崗實習期一年,包括企業理論培訓,現場指導,一對一帶教等方式,根據校企制定學分轉換方案,完成實習。
3、開設“蔚來班”。校企共同制定“蔚來”班教學計劃及錄用標準。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及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大一、大二上學期在校學習通識類科目及專業科目,大二下學期根據“蔚來班”計劃及學生個人意愿,到“蔚來班”進一步學習企業文化,企業理論及實操技能,通過考核后最終進入企業參與頂崗實習。
4、共同組建教學團隊。企業講師和學校教師互相融通,使產業和專業群對接,技術和課程體系對接,業務和實踐教學對接,企業的專家和雙師隊伍對接,建立校企教師互聘互兼的常態化機制。自暑假開始,我院專業教師赴企業參與企業生產及運營。企業提供實操場景和企業講師,學校老師提教學需求,共同進行“蔚來班”的教材開發、課程內容設計,課程體系搭建,實驗室方案制定、行業標準設計、人才評價體系等。在逐漸深入合作的基礎上,聯合申報校企合作成果各類獎項,成果案例展示,進而持續引入更多合作企業及創新模式,全力打造“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教研一體”閉環。
5、開展企業游學項目。在大一新生企業認知環節,到上海蔚來汽車用戶服務有限公司的New Hours、交付中心、維修保養車間、生產總部等參觀學習,帶領學生初步認識企業,大致了解企業生產交付流程,建立職場人思維。
6、加強專業群建設。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產業集群效應越來越明顯,職業跨界性,工作環境復雜多變,單一技能很難適應工作要求,崗位能力越來越綜合化。隨著高職教育“雙高計劃”的啟動,專業群建設在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中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上海蔚來汽車用戶服務有限公司根據業務發展,在充電樁業務、換電站業務、技師維修業務、服務代表業務中需求我院新能源汽車和機電一體化技術兩個專業的學生,對人才需求既要有專業性又要有處理綜合業務的能力,學院依托校企合作,考慮區域產業發展需求和自身辦學特色的契合度,采用“一對一” 方式對接產業,確定專業群組建方向。極推進專業群建設,培養復合型人才,工科專業采用專業課程底層可共享、中層可融合、上層可互選的有機組合結構,在培養計劃、教學大綱、教學目標及師資配備上有所調整,積極融入區域性創新生態系統,增加服務企業,助力區域經濟發展。
7、建立健全全員育人隊伍,做好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的保障工作。發揮專任教師骨干作用,將校企合作深入到專業課程教育和教學評價中,建立就業輔導員協助制度,主動輔導學生心理、指導學生活動,幫助初入職場大學生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企業專家和企業帶教師傅高度融入專業教育教學隊伍,走進課堂,舉行專題報告會,全過程參與教育教學、實習實訓,以及就業創業指導等工作,為學生職業生涯 規劃導航,幫助學生制定包括在大學期間的學習、生活、技能訓練和職業素養培養等方面的計劃,引導學生把個人職業發展與企業發展結合起來。
8、實行協同育人綜合評價制度。我院建立了定期學生問卷調查、企業反饋、定期家校溝通、適時了解社會反響等制度。建立了畢業生資源庫,定期跟進學生職業發展動態等。
參考文獻
[1] 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Z].國發,2019,4號
[2] 黎永鍵,陳述官.基于成果導向的高職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構建[J].河北:河北職業教育,2018,2(3).
[3]何昌德.弘揚工匠精神,建立工匠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9(15).
作者簡介:
呂欣,女,漢,上海,1981.11,研究生,中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