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策
摘要:美術教育是小學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和發展小學生審美能力、審美素養而言,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對此,教師要對美術教學予以高度重視,積極聯系新課改形勢,對美術教學做好創新,從教學理念、模式、方法選擇上,突出新穎、高效,實現小學生美術素養的培養及發展。本文探討了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學創新對策,針對性的開展課堂教學,讓美術教學更加高效、高質。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美術;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前言:美術學科在新課改形勢下有了新的要求、新的特點,這給教師開展課堂教學帶來了一定的沖擊。教師在推進美術教學有效開展時,要大膽地做好教學創新,從理念上、方法上,與時俱進,使小學美術學科教學的內容、內涵變得豐富,讓美術教學能夠在新形勢下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小學生的積極思考、探究為切入,讓“師本位”課堂向“生本位”課堂方向轉變,以此推進美術課堂教學工作的創新發展,使小學生的美術能力、素養得到全面地培養,讓美術課堂教學能夠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一、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面臨的問題分析
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及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教學理念存在一定的滯后性,與新課改形勢不一致,這導致教師在方法選擇、課堂安排設計上,不能夠把握形勢變化,對小學生的學習、成長及發展產生了不良的影響[1]。
其次,在開展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學資源的運用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這導致學生的學習視野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美術課堂應該是開放性的課堂,讓小學生有一個廣闊的視野。但是教師固守傳統,局限于教材,導致小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制約了美術課堂教學的效果及質量,不利于小學生的學習、成長及發展[2]。
最后,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學生自主能力相對較差,需要教師的干預。但是教師對小學生自主能力缺乏有效培養,使小學生離不開“拐棍”,對美術學習缺乏想象和創造,不利于小學生美術綜合能力、綜合素養的培養。
二、小學美術教學創新發展對策分析
在新課改背景環境下,推進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要求教師積極革新教學理念,深刻思考新課標的要求,使美術課堂能夠擺脫傳統教學的束縛及限制,為小學生打造一個高效化的課堂,促進小學生美術核心素養、審美能力的有效培養及發展。對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把握:
(一)創新教學理念,讓美術課堂成為學生課堂
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工作開展時,教師要對小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予以把握,使美術課堂成為學生課堂,教師起到主導作用,以此來充分地發揮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小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美術課堂學習及思考當中,使小學美術教學效率、教學質量得到針對性的提升[3]。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及學習特點,聯系新課改要求對教學方法做好創新,使小學生對美術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借助興趣導學,促進小學生更加有效地學習及發展。例如,在湘教版美術“大家一起畫”教學時,對學生主體地位的把握上,教師要以小學生為課堂主體,圍繞畫線、涂色內容,注重引導小學生對各種工具特點做好了解,并預留實踐時間,讓小學生參與到美術課堂實踐活動中,使小學生掌握畫線、涂色的方法、技巧,增強小學生美術課堂學習體驗感,從而使美術教學的針對性、有效性得以提升,使小學生有效地學習。
(二)突出資源整合,強化教學資源的有效運用
新課改背景下對小學美術教學資源進行有效地整合及運用,有助于發揮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小學生對美術知識進行深層次的學習,引導小學生有一個更加開放的學習視野,從而使美術教學的針對性、有效性得到更好地提升。美術課程涵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與小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在對美術課程教學資源豐富時,教師要注重引導小學生感知生活,從生活中發現美術,發現美[4]。例如,在開展美術課堂教學時,以湘教版美術“方方圓圓”一課內容教學,注重聯系生活,使小學生認識到圓形、方形是生活中常見的形狀。通過從生活視角入手,使小學生運用線條方法對圓形、方形的組合形象進行表現。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從生活視角入手,聯系小學生的視覺體驗,將生活中的“方方圓圓”展現在美術課堂中,豐富美術教學資源,使小學生對美術知識進行深層次的學習及感知。通過對教學資源進行運用,強化教學指引,使小學生獲得良好的美術學習體驗感,以深化美術課堂教學的效果及質量。
(三)強化能力培養,深化小學生美術素養培養
新課改背景下,結合小學美術新課標的要求來看,注重對小學生美術能力、素養進行培養,使小學生對美術學科知識進行深層次的感知和體驗。對此,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對小學生美術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及學科素養做好培養和發展,強化小學生美術素養的培養,使小學生具備美術審美能力。在課堂中,教師要針對性的培養和發展小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小學生真正地成為美術課堂的主人[5]。例如,結合湘教版美術線條教學,注重組織小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對線條的形態進行認知,使小學生在觀看線條時,能夠對不同形態表現出的思想情感進行把握,探討藝術的共性。在課堂中,組織小學生以合作探究學習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使小學生掌握美術探究學習的方法,充分地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使小學生發現美、感知美的能力得到有效地培養和提升。
結束語:總之,聯系新課改背景推進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工作有效開展時,教師要積極創新教學理念、方法,改變小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使小學生真正地成為美術課堂學習的主人。這樣一來,通過引導小學生自主學習及思考,發揮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小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并對小學生美術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及學科素養做好培養和發展,為小學生綜合能力、綜合素養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曾劍鋒. 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個性培養探析[J]. 新課程,2021,(44):83.
[2]馮琦瑋. 利用信息技術創新小學美術教學策略探究[J]. 新課程,2021,(44):131.
[3]陳鵬騰. 信息技術手段輔助下的小學美術教學研究[J]. 試題與研究,2021,(30):45-46.
[4]南統建. 淺析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J]. 新課程,2021,(40):210.
[5]金顧翁. 基于新課標背景下提高小學美術教學效果的創新型對策分析[J]. 南國博覽,2019,(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