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涵 李笑萌
摘要:新高考制度的改革與滲透,使得高中數學學科教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中最為明顯的變化之處在于高考數學已經不再區分文理科,這樣對于培養學生數學學科素素養而言,將起到推動作用。在新高考背景之中,高中數學教師應多元化的設計教學內容,以應付新高考的基本標準,通過強化學生解題能力思維能力的方式,彰顯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主體性地位,并以此進行針對性的核心素養培養策略。本文研究如何在新高考背景之中合理化開展高中數學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科學化發展。
關鍵詞:新高考背景;高中數學;核心素養
新高考背景之中更加關注到教育改革的發展方向與發展目標,從而使得教學內容更具有靈活性和針對性,對高中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解題能力的著重看待,使得學生在數學課堂中學習狀態出現了轉變,以此將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的生活,保證學生個性化思維的基礎之上,實現思維中實現學生數學綜合素養的發展。這種條件之下,使得新高考的基本目標與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相一致。
一、創新教學設計模塊
在新高考的背景之中,高中數學教師應站在系統性和整體性的角度,根據學生不同的思維特點和認知規律,實現原有課程教學內容的創新發展,在整合各個教學資源過程中幫助學生數學思維,從以往的低階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進而增強學生對于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為學生構建系統性和完整性的知識體系,從而推動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正確發展。
例如,在《幾何體的表面積》一章的教學中,學生需要學習球體的表面積的相關知識點,在《幾何體的體積》一章中,學生需要掌握球體體積的計算……這種教材設計保證了各章節知識體系的完整性,但對“球體”整個內容的知識完整性和連通性產生了不利影響。缺乏連續性、銜接性的知識學習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困難,學生容易出現“課后遺忘”的現象。教師可以在教材的每一章中針對“球體”的系統知識進行細化和整合,融匯成新的模塊化知識體系,讓數學知識由點到面形成單元網絡,確保學習的連續性。
二、引入生活情境,塑造學生素養
數學內容是生活的概括和整合,因此生活化活動也是數學教學的延伸和拓展,只有將生活化內容與數學內容緊密結合在一起,才能正確的滲透新高考的基本理念,幫助學生對數學課程產生不同的理解和認知,并加深學習記憶。所以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科學化發展,提升每一個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解決和理解能力。高中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之時,便可以通過生活情境創設的方式,將生活情境納入到數學教學體系之中,以指導學生對數學知識基礎知識進行理解和運用,更好的發揮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去進行知識的實踐操作。隨著生活情境的不斷引入,高中數學教師所創建的教學活動,也更加符合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特征,幫助學生在認知和理解能力的發展層次上,實現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科學化發展。
例如,在開展《橢圓》教學時,為了幫助學生充分掌握橢圓的定義和標準方程,并學會橢圓方程的化簡. 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引入太陽、地球、人造地球衛星的運行軌道等現實生活素材,并組織學生自主觀察圓的直觀圖、圓蘿卜的切片、陽光下圓盤在地面上的影子等,使學生對“橢圓”獲得直觀性認識,并在逐步引導中落實教學重點、難點,提升教學效能,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三、運用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在新高考背景之中,為了進一步推動改革方案的有效落實,所以分層教學模式被逐漸運用到高中數學的教學活動之中,并且通過廣泛性運用,發揮了分層教學模式的內在優勢,幫助學生實現了學習方法的掌握。借助分層教學模式,可以使得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得到進一步增強,并推動了高中數學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分層教學模式需要高中數學教師對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和思維能力進行有效的觀察和整合,通過掌握學生具體的學習狀態,并與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和交流進行下一步分層教學的有效落實,這樣才能使得教學模式更具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幫助學生在自己的學習思維和學習能力基礎之上實現學習的深層次發展。所以新高考制度之下,分層教學模式更注重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則,從不同角度看待學生的不同思維,讓學生能夠具備個性化特征,提升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
教師可以圍繞不同方向的學生對數學題的答題規律,對學生進行“分層次”教育,對歷史方向學生進行基礎教育,重點關注對教材知識點的掌握,致力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基礎能力。對于物理等理科方向的學生進行高階訓練,強調數學思維的深度,特別是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養成。
四、創建全面評價體系
傳統應試教育理念之中,對于學生的評價方式通常以成績為核心,為了保證學生更具有學習自信心和成就感,高中數學教師往往為了滿足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便在提升學生成績過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常常會導致學生處于高度學習的壓力之中,長期以往之下必然失去了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所以在新高考背景之中,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之下,需要高中數學教師從多個角度對學生的學習思維和學習能力進行評價,應更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構建,保證學生能夠在正確公平的評價體系之中實現情感思維的全方面升華,不斷細化學生的知識層次,使得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課程學習的樂趣所在。
例如,教師制定了綜合評價體系,包括課堂表現、家庭作業、情緒發展、學習習慣等多種考核方式,關注學生的方方面面,通過評價的鞭策與鼓勵作用,一步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不再單純以分數來考核學生,而是多方面考核,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在新高考背景之下,為了推動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高中數學教師應堅守以學生為中心的基本原則,緊緊圍繞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基本核心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推動高中數學教學朝著新高考發展的基本要求而努力前進。
參考文獻:
[1] 林素鶯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研究 [J]. 當代家庭教育,2019(02):57.
[2] 石偲星 .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的問題探究 [J]. 考試與評價,2019(0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