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桂娣
摘要:隨著現代教育形式的發展,社會各階層更加重視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改革,強調在核心素養的教育下,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核心素養”教育理念下的數學教學也受到一定的影響,其中邏輯推理能力是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本論文旨在為培養高中生數學邏輯推理素養的有效途徑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高中數學;邏輯推理;數學教學
中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與成長的重要轉折期,教師需要正確而積極地引導,不僅要重視學生文化知識的教學,更要注重學生學習心態的調節,保證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以一種積極的心態面對學業和升學力。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理論學科,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思維邏輯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要讓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有一個清晰的思路,然而高中數學涉及的知識領域比較廣,知識點比較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困難。為此,教師必須認識到培養學生數學邏輯推理素養的重要性,并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創新教學形式,為學生數學邏輯推理素養的培養和綜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培養高中生數學邏輯推理素養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與職業素養
學生的學科素養和學習能力直接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師通過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來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素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樣也能與學生共同進步、成長。同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教師的素養也是一條重要途徑,可以說教師與學生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因此,培養高中生數學邏輯推理素養是促進師生共同進步的有效途徑。
2.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對高中學生而言,他們面臨的數學學習任務繁重,題型難度較大、形式多樣,要求學生具有較好的數學推理能力作為數學學習的重要保證,學生通過良好的邏輯推理能力能夠促使他們聯系數學知識,找出數學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能更加有邏輯性,學生學習效果就會大大提高,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點。
二、培養高中生數學邏輯推理素養的基本原則
1.夯實數學基礎
提高高中數學邏輯推理素養必須明確相關教學原則,在把握數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數學知識的教學。第一,教師要幫助學生夯實數學基礎,不管培養學生的哪一種素養,扎實地掌握數學基本知識,并能將其融會貫通,是學生所需的基本能力。沒有扎實的數學基礎,就不能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為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必須有意識地幫助學生扎實地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并通過一些訓練引導學生理清數學基礎知識之間的聯系,為以后的數學邏輯推理素養提供了保證。
2.尊重學生的差異性
高中生數學邏輯推理素養的培養,一定要尊重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差異性,高中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套學習模式和習慣,再加上學生的數學基礎、成長環境、個性特點等各方面的不同,教師在邏輯推理素養的培養上一定不能按照相同的形式來培養,要尊重學生的數學基礎、成長環境、個性特點等,要尊重學生的數學基礎、成長環境、個性特點,不能按照相同的形式來培養自己。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一切素養和能力的培養都要立足于興趣,學生在興趣引導下的學習效果會更有效。所以,要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推理素養,首先要通過一系列有趣的教學活動來吸引學生重視,促使學生在學習興趣的引導下主動參與數學邏輯推理活動,從而使學生對數學邏輯推理產生更強的認同感,從而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培養高中生數學邏輯推理素養的路徑
1.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思考
要想采用科學的數學教學途徑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素養,教師首先應注重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的積極性,培養學生主動思考、探究的數學意識,而不是每次都要在教師強迫的要求下進行思考。情景教學是當今教育形式中非常普遍的一種教學方式,在教學中,問題化的情境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可以有效地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挖掘學生的數學潛能,是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一種表現。二是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尋找問題的答案,建立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引導學生通過數學現象看本質,最終發現數學問題的本質。如在人教版《空間幾何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通過問題導學法開啟下一階段的教學。例如,對于空間幾何體的概念有什么認識?利用問題激發學生的自主思維興趣,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在培養學生數學邏輯推理素養的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空間意識。
2.借助思維導圖,深化學生的邏輯推理意識
為了培養學生邏輯推理素養,教師應認識到數學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在此體系中存在著各種知識點,因此,數學教學應以此為基礎。老師所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有效地整合這些數學知識點,通過數學知識的整合,完成一系列的教學活動。通過這些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邏輯推理素養,樹立學生的數學意識,把這些復雜的知識系統以樹狀圖的形式呈現給學生。這種方法能給學生清楚地呈現知識的脈絡,提高他們的邏輯推理能力,同時通過對思維導圖的應用與繪制,可以使數學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更加清晰。如在人教版《平面矢量》教學中,教師可將本單元的主要知識點呈現出來,然后與學生一起完成這幅思維導圖,把每一知識點加以補充,如:平面矢量的概念、基本定理、坐標表示、應用例題等,使學生在完成這個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既可以復習和鞏固舊知識,又可以整理整個單元的知識體系,訓練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素養。同時,通過思維導圖還能在學生的大腦中形成一定的數學邏輯,幫助學生整理出相關的知識點,并將其以圖畫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深刻地記憶,對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推理能力起到積極作用。
3.注重教與學之間的結合,引導學生逐步推理
數學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邏輯推理素養的培養,不能急于求成,應注重循序漸進、層層深入,使學生有一定的接受時間,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要做到這一點,必須重視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橋梁建設,實現二者的有機結合。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素養,不僅需要學生的努力,更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給學生一定的思維空間和展示平臺,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尊重,才能有效激發學生自主思考的興趣,挖掘學生邏輯推理的潛力。要尊重學生,以平等的態度與學生對話,尊重學生的內心想法,有效地糾正學生的邏輯觀,提高學生的推理素養。如在人教版《三角函數》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先將部分知識點講解給學生,幫助學生初步掌握一些三角函數的知識內容,幫助學生初步掌握三角函數的知識內容,這樣的老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逐步提高邏輯推理能力。
4.引導學生構建數學知識體系
針對高中生數學邏輯推理素養的培養,教師一定要通過組織有效的教學活動,在學生的頭腦中樹立正確的教學思維,幫助學生樹立數學意識,引導學生學會用數學思維來思考問題,幫助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就要時刻注意,有意識地在備課內容中的各個環節增加一些關聯性,促使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頭腦能夠不自覺地跟隨課件中的數學思維進行思考,逐漸幫助學生養成一定的思維模 式和學習習慣,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推理素養。
例如,在人教版《集合》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在備課環節要加強各個環節之間的關聯性,比如,先出示一個生活中集合的案例,之后通過一些教學活動讓學生對集合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師再開展接下來的教學環節,學生 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通過這種順暢的教學環節設計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素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結論
總之,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革,社會各階層對高中教育質量的要求也在逐步變化。中學數學教學應與時俱進,創新教學模式,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思維,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水平和綜合能力的提高,確保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盧春柳,盧家寬,彭剛.追求理解的單元教學設計——以一元二次函數、方程和不等式教學為例[J].教育觀察,2021,10(35):73-76+94.
[2]楊璧華,文尚平.基于問題解決視角下的教學設計與實踐——以“平面向量的數量積”復習課為例[J].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21(09):29-34.
[3]王志強.核心素養和新課程標準視角下數學教學設計策略——以古典概型的教學為例[J].甘肅教育研究,2021(04):40-43.
[4]張培蘭.以問題為導向實現高效課堂教學——以高中數學問題教學模式為例[J].試題與研究,2021(26):73-74.
[5]安立輝.基于創新能力培養視角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研究——以“雙曲線及其標準方程”教學為例[J].新課程,2021(3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