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明珍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教育不再專注于培養學生的知識能力,通過教育培養人全面發展成為主流的教學理念。高中體育與健康進入了學業水平考試,傳統的體育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學業水平考試對于體育課程的要求。本文探究有效的體育分層教學方法,以迎接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學業水平考試為體育教學帶來的新挑戰。
關鍵詞:分層教學;學業水平考試;高中體育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2-
引言
分層教學法是指教師通過充分的調查,在了解學生的前提下,以知識技能、興趣愛好、體能素質等標準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進而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學,達到促進各個層次學生的共同進步的目的。將分層教學法運用于高中體育教學中,能夠改變傳統教學法導致的體育教學弊端,開展高質量、高效率的體育教學,提升全體學生的身體素質,以應對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學業水平考試的要求。
一、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學業水平考背景下分層教學運用的必要性
在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學業水平考試的背景下,高中體育課堂的教學方法、教學質量都面臨著新的挑戰。在“”立德樹人”的教學方針與“健康第一”的體育學科核心價值理念的引導下,高中體育體育課堂教學不僅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與身心健康的角度開展課堂教學,還必須從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學業水平考試的內在規律與科學性的角度推行更加高效的教學策略。
分層教學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被廣泛運用并且取得實踐效果的高效教學方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不僅能夠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發展,還能落實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學業水平考試對于體育教學的要求,提升學生的考核合格率,改變以往優生更優,差生更差的現象。在分層教學模式下,體育教師由傳統教學的主授者轉換成為引導者與輔導者,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能動性。在體育教師的引導與輔導下,學生分層開展體育學習與訓練,能夠有效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體育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因此在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學業水平考試背景下,體育教學運用分層法開展教學有著充分的必要性。
二、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學業水平考下分層教學運用策略
(一)開展分層調查,提升體育教育分層的準確性
要想提升體育分層教學的教學質量與效率,首先是在充分了解學生興趣愛好、擅長項目、體能素質的前提下,進行精準分層。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問卷調查、體育測試等方式來開展精準調查。通過有效的調查問卷,引導學生開展自主評價,依據調查數據對學生進行初步分層。再通過體育測試,精準了解學生的體能素質,進而對學生進行精準分層。例如“耐力跑(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是對學生進行體能測試的通用方法,教師可以結合耐力跑在不同年級、不同性別中的標準進行考核,以標準成績為基礎,將學生劃分為A、B、C三個等級。A層次是體能素質比較好的學生,能夠在標準時間內提前到達終點。B層次是體能素質一般,在標準時間上下徘徊的學生。C層次是體能素質較差,遠遠落后于標準時間的學生。教師在結合問卷調查與體能測試對學生進行精準分層后,如果學生的體能素質、興趣愛好有所變動,教師還可以結合實際成績為學生調整層次。
(二)體育目標分層,循序漸進促進學生成長
在精準分層后,教師應當按照學生層次來設計不同的體育學習目標。這樣學生的體育學習自信心能夠獲得提升,并且在不同層次的目標的下促進學生循序漸進的進步,進而完成達到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學業水平考試對于學生體育素質的要求。體育教師應當結合高中體育與健康學業水平考試的要求,對教材內容進行細致的分析與提煉,結合學生層次劃分教學目標。C層次應當設定簡單的不低于教學大綱最低要求的目標,即基礎知識的傳授與基本技能的培養。B層次應當設定為中等難度的,具有綜合性與提升性的目標,學生能夠靈活運用體育知識與技能。A層次應當為較難的,能夠拓展學生體育知識與運用,并且由良好體能基礎的目標。將學生層次與等級層次進行掛鉤,每一層次的學生完成相應的體育學習目標。
在目標分層后,體育教師應當開展差異性的訓練分層,結合學生的層次能力與層次目標,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訓練策略,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進步。
例如在開展田徑教學時,所有層次的學生統一學習田徑運動的等基礎理論知識,掌握蹲踞式起跑的方式、加速與沖刺的技巧。在學習完基本知識并做好準備活動后,教師為學生進行演示,然后以學生的層次性為基準,劃分訓練小組。這時既可以運用組內同質的分組方法,也可以運用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方法。在運用組內同質的分組方法時,同一層次的學生劃分到同一小組內,小組內學生的按照共同的層次目標開展訓練,例如對臀部要高于胸部這一訓練點開展反復練習。在運用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方法時,A層次的學生可以幫助B、C層次的學生開展田徑技巧與體能的訓練。在學生訓練完畢,教師總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層次,靈活調整合格的標準,為學生樹立田徑運動的自信心與興趣。通過多樣化的分組與練習方法,能夠有效縮小學生之間的層次差距,減少傳統教學中兩極分化的現狀,促進學生的共同成長。
(三)評價分層,樹立學生體育學科自信心
在傳統的體育評價中,常常采用統一的評價標準與評價內容,體育優等生能夠獲得教師的表揚,體育后進生只能接受教師的批評。后進生與中等生在長時間得不到教師的正面評價后,對于體育學科的興趣與積極性都將受到嚴重打擊,導致學生體育素養降低,無法達到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學業水平考試要求。因此在體育分層教學中,教師應當優化評價方法創建多重評價體系。對于C層次的學生應當降低評價標準,觀察到學生的每一個進步,以表揚的形式促進學生進步。對于B層次的學生,應當采用激勵的方式促進學生成長。對于A層次的學生,應當運用鼓勵的方式,促進他們再接再厲。在充滿情感的正向評價下,學生的積極性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
結束語
總而言之,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學業水平考試下的體育課堂教學,應著眼于學生的發展,以考試標準來深化教學方法改革。運用分層教學法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創建體育發展空間,提升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興趣與積極性,開發學生體育潛能,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亞楠.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策略[J].新課程,2021,(1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