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虎
摘要:隨著時代發展,現代化教育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更有效,如何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如何擺脫填鴨灌輸式教育,如何逐漸提升自身教學能力,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深入了解,從而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寓學于樂。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課堂效率
在過去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掌握合適的教學方法,即使自身有一缸水,卻無法給學生倒一杯。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師缺少教學方法,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兩個孤立的存在,以至于教學有效性很低。近年來隨著影響設備和多媒體的運用,更多的老師過多的依賴科技產品,開始慢慢忽視自己的教學問題,導致很多學生產生有沒有老師都一樣的想法。
一、寓學于樂,生活和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
根據皮亞杰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小學生的心理發展階段大都屬于前運算和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和抽象運算能力偏弱,教師應該注重具體化和形象化教學方法的運用。比如識字,在游戲[1]中識字。認姓名,記住本班小朋友的名字;認課堂實物,如門、窗、講臺、黑板等;認生活實物,如公交車,紅綠燈,馬路,銀行等;按照分類認識實物名字,比如動物、蔬菜、水果、交通工具、天氣等;還可以帶學生逛商場、超市、公園來進行認字練習。
讓學生體會到生活和大自然才是最好的老師,在大自然的氛圍中學習成長,教學過程中肢體語言與口頭語言并用,讓學生能更形象的認識教學內容。定期對學生的學習收獲進行展示,比如一周有一次展示課:把自己從課外認識的字寫成字條,放到一個大盒子里,到時候讓同學們從里面隨機抽取進行比拼,勝出者為“識字大王”給以五角星獎勵。
二、和諧關系,讓課堂不再死氣沉沉
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課堂上我們要認清自己的角色,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具體含義,不僅要尊重學生的高矮胖瘦美丑的外在,更要尊重學生的不同的理解能力和思維模式,尊重學生對一篇課文有不一樣的見解,對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理解速度,對同一個知識有不同的接受程度。在平和的課堂氛圍中,師生一起學習,一起互動,一起去發現、探求和升華。
善于傾聽學生的發言,幫助學生發現自己、肯定自己。每一個學生新課程改革把“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作為核心理念,就是要強調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為了全體學生的發展,使學生的各個方面的素質得到全面、均衡、和諧的發展。關注和賞識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積極表現。賞識學生不能只憑自己的預先設計進行,要關注一些小事。既要關注和賞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關注和賞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優良行為,還要
當教師成為學生朋友,教室也不再是死氣沉沉的學堂,學生也不再是僵化默默無聞的“好學生”,老師也不再是填鴨式教學的強迫者,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
三、打破傳統,煥發課堂生命活力
當下很多教師的教學比以前是有很大改善,能對教材課文做更深入的解讀對學生進行講解,特別是當下書籍、音像、多媒體等設備的應用,彌補了過去很多教學上的缺陷,不過依然沒能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融為一體,學生缺少參與感,缺少體驗。
比如,在開展《掩耳盜鈴》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請幾個同學分別飾演盜鈴者、家丁、路人等,去體驗整個故事發生經過[2],并組織同學討論掩耳盜鈴是否會成功,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問題,我們吸取了什么教訓,使課堂成為教學思想萌發的源泉。不僅可以讓學生有代入感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表演能力和技巧,增強對故事的理解。
教師也可以搜集課下文學著作的經典案例,帶入課堂進行展示,既可以增加學生對閱讀的積極性,豐富學生課余生活,更是對課本教學的完善和升華。當選擇到合適的教學案例,通過研讀開展評價是案例教學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教師要根據實現呈現的教學案例,仔細分析案例中的具體內容,思考案例中有價值的觀點。讓學生“自主”地確定學習內容、選擇學習方法、尋找學習伙伴和評價學習效果等,而教師只需要提出幾個教學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在反思中收獲,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知識,又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一舉兩得。
四、夯實基礎,是教學的首要立足點
由于班級中學生知識基礎水平參差不齊。為了夯實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師需要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實情基礎上對癥下藥,因材施教,不斷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
(1)在書寫方面,我大力強調規范性,要求行款整齊,字跡工整,并努力克服錯別字,如:“手拜”字右邊該四橫而非三橫等,類似的問題我進行了大力糾正。
(2)對修辭手法的判斷運用,對各種句式的變換,對病句的修改,對生字新詞的理解運用,對近、反義詞的積累等,我都逐一進行進解或強調,以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和語文能力。
(3)作文訓練 循序漸進,小作文依課文內容隨堂布置,借“題”發揮,大作文緊扣課標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創新,鼓勵學生放飛思想,大膽發揮.
(4)擴大積累——課外閱讀每日一段,讀書筆記(摘記);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從基礎入手到提高能力直至學以致用,生動、活潑,扎實、系統,有序、有恒的訓練,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初步獲得了一些基本的語文實踐能力。
五、自我反思
學生在成長,老師也需要不斷進步與改進。過去的方法可能對過去的學生適用,用到現在的學生可能就不適用的。遇到學生課堂上出現情緒低落,對課堂毫無興趣的情況,教師需反思學生的課堂行為表現,直面教學問題,找出原因所在。比如看一下講解的是否條理,難度是否適中,問題設計是否妥當,自己點撥是否到位,是否因為超出學生的思考范圍,而導致學生無所適從,不感興趣。作為教師只要正視課堂現實,保持課堂警覺,就能通過學生學習的反饋,洞察自己課堂行為,進而達到有效調控,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反思不是對自己教學的全盤否定,也不是對學生的全盤否定,而是通過審查教學過程中的每個環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逐步的改進。可通過反思:自己呈示的內容是否因為過于淺表或指導的策略過于籠統不得法,導致學生找不準深入思考的抓手,思維只能浮于問題的表面,回答問題則是不假思考,脫口而出,而又文不對題。據此,教師可調整內容,或示范引導,教給學生抓住關鍵因素,多為學生創設問題的情境,指導學生學會思考。還有,當學生學習被動時,可通過反思,看自已是否擺正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是否將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牽著學習的鼻子走,導致學生缺乏自主探索、個性化體驗的空間。
結束語:
每種教學方法都不是孤立的,一節語文課中應該運用多種教學策略,來達到教學目標,讓學生真正掌握語文知識,增強實踐能力,提高語文素養,并不斷有所創新,這才是評價學生的真正標準。教師要不斷進行學習、實踐、反思、總結,進而提高自身素質,做一名真正的適應課改形式下的新型教師,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教學更有效。
參考文獻:
[1]程洪秀.情景模擬和角色扮演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LJ].科技信息,(10):237.
[2]劉文波,劉楠,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教學法的構建與實施:以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為例[J].現代教育科學,(3):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