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才蓉
摘要:在當前教學目標中,寫作能力是培養的重點。就初中語文教學而言寫作教學也是極為重要的內容。然而,在初中寫作教學時,在諸多因素影響下例如學生寫作思路不寬、教師教學模式僵化等因素,致使教學效果一直不理想。而新興的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寫作教學的方法在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本文從思維導圖運用策略方面進行分析,探究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增強教學效果的途徑,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寫作水平。
關鍵詞:思維導圖;寫作教學;運用策略
寫作體現著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對于加強學生邏輯思維、培養學生綜合能力也擁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當中明確強調:寫作教學時,教師需關注寫作中的構思立意、素材搜集、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各個環節,以提升學生獨立寫作的能力。思維導圖作為輔助思維的工具,在教學過程中有效運用可以簡化學生寫作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減小學習難度,而且能夠為學生構建寫作框架,提升學生寫作水平,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因此,思維導圖正在被大量運用到教學活動當中。
一、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原則
(一)適應性原則
就如同人們所熟知的一樣:世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思維導圖在作文教學上要注意適用性。思維導圖作為一種輔助教學的工具,在不同的教學情境下要選用不同的思維導圖。其次是由于學生的特殊性,即根據不同的學生要適用不同的思維導圖,對于畫圖困難的學生也可以用其他方法代替。
(二)同一性原則
教師應該尊重這樣的差異,并從差異性中找到同一性,對此做出相應的教學評價,從而提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尤其是在教學的目標上,對于學生整體性的提高要有同一性的目的,并在差異性的基礎上進行同化,針對同一群體的思維導圖運用實行相應的教學計劃。
(三)差異性原則
由于思維導圖是學生根據各自思考后所繪制的,受限于學生各自的經歷、學識等因素,所繪制的思維導圖一定會有差異。因此教師在運用思維導圖教學的過程中要掌握每個學生不通過的學習情況,并針對其差異性來引導其制定個性化的思維導圖。
二、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使用策略
(一)按照選材課程標準選取題材
教師教學是按照課程標準來進行的,因此,在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時,教師應根據課標內容進行安排,不應脫離課標范疇,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科學教學,整個教學過程才會有的放矢,接受教育的學生也符合國家對于人才的需求。如在整單元教學后都會設定相應的練習課程,因此教師可以根據整個單元的規劃來選取訓練題材,這樣既可以將整單元的課程內容聯系起來,有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加系統的寫作技巧。從另一方面來說,運用思維導圖能反向促進選材的合理化、有效化。例如,初中寫作教學中,對描寫景物是常見的寫作內容,比如在講授完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內容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景物寫作,但是此時學生寫作方向很常見,雖然掌握了基礎的寫作知識但是缺少相應的寫作技巧,同時容易抓不到表達的重點,導致學生在進行寫作的時候表達受限,進而逐步降低了寫作興趣。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先明確整單元所運用的寫作手法、修辭技巧等相關知識內容,然后讓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每當想到一個新的角度就在圖上標明,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突破思想上的桎梏,擺脫慣性思維,從不同的角度選取題材,使人眼前一亮。
(二)統籌規劃理清思路
作文寫作要求學生邏輯嚴密、思路嚴謹、結構合理,但是初中學生在閱歷、個人學識、心智水平等各方面發展均有所不足,導致學生在創作時經常無法理清頭緒,寫出的作品總是給人一種不知所云或者天馬行空的感覺。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學生思路混亂,學生自己都不知道該如何寫作,也不知道自己該寫什么,體現在文章中就是不知所云或者天馬行空。基于此種情況,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首先是要運用思維導圖呈現思路,讓學生將文章核心標定在思維導圖中心,通過思考,由中心向四周進行擴散,整理好寫作思路和寫作順序,例如,人物描寫是經常會遇到的命題,假定教師布置對父親進行描寫,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謀篇布局,有的學生會圍繞父親的外貌展開,而有的則會對父親說的話進行描寫,運用思維導圖對寫作布局與內容進行調整,進而引導同學們通過描寫父親的細節,引出和父親相處的故事,描寫出父親對家庭的操勞,最后在結尾處表達對父親的愛與感激之情。這樣就會幫助學生大致完成寫作思路的理清,寫作思路自然就會呈現出來。
然而,在利用此種方法時要注意放開對學生的限制,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自己對文章核心進行發散思考,同時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表達,不能對學生進行硬性規定,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這樣就會使學生思路更加清晰,文章也更加新穎。
三、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寫作中的作用
初中語文教師在布置寫作的任務后,學生通常會根據寫作主題擬定大綱,思維導圖可以說是一種圖像化的大綱,但是教師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能使文章結構更加合理、更加緊湊。思維導圖由于其直觀性,使得學生可以直觀看到所寫內容的各部分之間的聯系程度,同時也能使具象化抽象內容,使得學生能夠根據所寫內容安排結構層級,使邏輯鏈條更加清晰,思路更為緊密,邏輯也更為完整。例如在進行議論文創作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觀察與思考順序將事物的關系進行不同層級的分割,比如并列關系和遞進關系等,通過對不同層級描寫的調整重組,可以使文章看起來環環相扣、由淺入深,從而加強文章的深度。
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除了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增強教師寫作教學有效性,還能培養、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統籌規劃能力等多種素養,對學生今后的發展大有幫助。因此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不僅是必要的,同時也應是語文寫作教學改革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戴寶佳. 為寫作安上翅膀——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 2017,12(12).
[2]周四英.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西部素質教育. 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