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澤林
摘要:與初中階段進行對比,高中數學有更多的知識點,難度進一步增大,學生在知識理解以及數學思維方面面臨不同程度的挑戰。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法,對此,可以充分融入“少教多學”模式,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具體的教學要求和學生學習情況,盡可能少教或者不教,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確立,使其有更大的自由度和充裕的時間思考,這樣可以取得更加良好的學習成效。基于此,本文有針對性地探究“少教多學”模式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法等內容。
關鍵詞:“少教多學”模式;高中數學教學;應用方法
“少教多學”教學模式主要指的是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有針對性地在課堂教學中少教或者不教,使學生的自由度和思考空間更大,讓學生在足夠多的時間內反復思考相關知識內容,并且自主探究或者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形式對相關知識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解析和深入思考,這樣可以確保學生對于相關知識有更深的理解程度和更明確的認知,進而為學生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應用能力的增強提供必要條件。具體來說,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對于“少教多學”的應用策略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一、以“少教”為基礎從根本上實現增效
(一) 通過問題引導形式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想體現出“少教多學”的效果,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出少教的內涵,要落實少教的基本原則,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確立,進而讓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來,有主人翁意識。在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環境中,教師以引導者的角色使學生通過相關問題和教學任務的完成指出其中的問題,并且進行針對性點撥指引和完善,進而在按照正確教學方向的基礎之上,使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得到充分的激發和調動。
例如,在針對高中北師大版數學教材中的《解三角形數列不等式》相關內容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設置與三角形數列不等式相關聯的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探究和教師的指引過程中進一步尋求問題的答案,在自主探究和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使學生自覺自愿、積極主動的融入到問題情境中來,這樣可以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問題發現和解決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進而取得更加良好的學習成效。
(二) 充分做好練習指導工作
在少教過程中,要體現出教師本身的指導和點撥的作用,要做好練習和作業等方面的指導工作,通過練習的形式讓學生通過練習題內容進一步明確相對應的知識點,通過相關習題的演練使問題得到切實解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體現出少教的內涵,在指導方面要下功夫,有針對性地設置出與之相對應的具備啟迪意義和思維培養能力的練習題目,讓學生通過問題的現象去把握高中數學的本質,進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和思維能力,可以舉一反三,在針對同類型的題目進行解答的過程中,可以“做一道題,會一類題”。
例如,在《指數函數,冪函數,對數函數增長的比較》的相關內容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有針對性的設置出與之相對應的題目類型,讓學生通過例題形式進行相應地比較,教師要引導學生著重針對其中的關鍵之處和核心特征進行相對應地指引,讓學生更充分明確在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背景之下更深入思考把握其中的關鍵之處,這樣可以取得更為顯著的學習效率。
二、在“多學”基礎上實現提質
(一)確保學生在強化學習的基礎之上針對基本概念進行充分理解
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挖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自主探究精神,讓學生在基礎方面足夠夯實,對于基本概念充分理解,不能好高騖遠,要記憶好相關基礎知識,然后在深入理解領會的基礎之上,通過自身的學習和多多的實踐訓練等,以此更有效領會相關知識點,在確保學生多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性質意義,以及求證過程進行深入掌握,以不斷鞏固學習訓練為基準,更有效學習新知識,從而確保新舊知識有效融合融會貫通,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多學”的效果。
例如,在《指數概念的擴充》相關內容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是教師口述為主進行灌輸式教學,然后事無巨細的講解相對應的知識點,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在這樣的背景下,需要突破傳統模式的弊端,進一步體現出學生多學的效果。要積極有效的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給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讓學生對于指數的相關概念進行深入的理解思考和學習,以此為基準引導學生自行的理解分析和著重掌握相關知識的具體內容,這樣才能更充分的體現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自主探究精神。
(二)確保學生在多學的過程中可以互相合作和交流
在“少教多學”模式的推進過程中,要進一步有效確立全新的教學理念,要進一步強化學生之間的互相聯系和學習方面的互動,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在自我教育自我學習的過程中成為主體,同時也成為合作學習中的共建者,在共同參與、共同交流反饋的過程中,對于高中數學的相關知識進行更深入的理解和認知,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不同學生對同一知識點往往存在理解方面的不同和差異,在認知方面有深淺方面的迥異之處。在這樣的情況下通過更深入的合作學習機制的推進,使學生之間可以在學習實踐的過程中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在不斷的優化和調整的過程中,進一步形成自身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準確應用相關知識內容,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推薦,使各類知識形成有效的連接和整理。
例如,在《用函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具體教學環節,可以通過學生的合作學習,深入探討函數模型的基本內涵,以此為基準,進一步探究實際的問題,利用函數建模的形式解決相關問題,在學生的互動討論、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演練,不斷的思考和實踐,這樣可以潛移默化的增強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結束語
從上面的探討中可以充分明確,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需要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這樣才能取得應有的創新成效。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可以融入“少教多學”教學模式,在教師的點撥和引導作用之下,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其自主學習意識、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激發和調動,在多多練習,多多實踐和深入思索的背景之下,體現出良好的學習效果,這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有巨大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郭聽.高中數學課堂師生互動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9.(10):17.
[2]胡羽凡.關于高中數學課后練習有效開展的方法建議[J].中外企業家,2018(15):157.
[3]高云.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小組合作教學策略分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7):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