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洪嬌
摘要:在初中英語教學工作不斷開展的過程中,推動讀寫結合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有效開展,成為現階段初中英語教師進行課程創新的重要方式。這不僅僅是因為閱讀、寫作內容在初中英語考試中占據著較高的分值,同時也是因為在當前的初中英語課程中教師將“讀”“寫”內容進行了分割,導致英語課程教學質量提升有限。因此,本文重點探究了初中英語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有效應用,以期提升初中英語課程教學成效。
關鍵詞:讀寫結合;初中英語;教學應用
在當前的對初中英語教學中,促進學生讀寫水平的進一步發展是每個教師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不僅能夠深化學生對理論性、抽象性英語課程知識的理解,同時還能夠使學生在此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英語知識學習興趣,從而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但是在當前,眾多英語教師的教學重點還是放在了學生對基礎英語知識的積累上,一直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英語理論知識的灌輸,這種問題導致學生的讀寫分離,英語學習成效不足。
一、組織閱讀仿寫,培養寫作能力
在當前的基礎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由于小學階段就已經開設了英語課程,所以學生在幾年的學習積累過程中,到初中階段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英語水平。那么在這一階段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就不能簡單地停留在日記寫作上,而是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那么教師需要拓展學生的閱讀面,組織學生在閱讀文章內容的過程中分析作品的句型結構和整體框架,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英語文本分析和寫作能力。這就需要教師適當組織學生開展仿寫活動,從根本上增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從而實現有效的讀寫結合,避免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按照漢語的思維學習英語知識。
比如我們在組織學生學習《It’s raining》這節課程的主要內容時,為了進一步推動學生讀寫能力的發展,我首先組織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閱讀,標記出文章中的關鍵字詞以及自己不理解的內容,然后在教學目標的導向下,我根據學生在個人閱讀過程中的反饋,為學生仔細講解文章中的主要句型、文章邏輯,等學生對文章內容和基本框架形成了解之后,我再組織學生開展文本精讀,將所學知識點串聯起來。最后組織學生開展句型仿寫活動,要求學生換湯不換藥,將文章中的每句話換一個說法表達出來。通過這樣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閱讀仿寫活動,有效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
二、加強主題聯系,拓展學生思維
在以往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眾多教師往往會針對不同的英語語法和基礎詞匯逐漸為學生進行深入的講解,要求學生在熟讀課文的過程中掌握好關鍵的知識點,很少有教師會在閱讀教學中為學生提煉寫作主題,組織學生開展擴寫活動。一味地為學生進行知識講解會導致學生對英語課程知識的了解有限,在應用過程中出現不同類型的錯誤。此外在寫作教學過程中,眾多教師往往會從既定的材料庫中為學生選擇寫作主題進行寫作,主要圍繞著歷年中考的寫作主題,這種問題導致學生的寫作興趣有限,難以發揮讀寫結合的實效性。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加強主題聯系,重點拓展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比如我們在組織學生學習《I’d like some noodles.》的相關課程知識時,在講解文章內容之前,我們可以先脫離教材文章內容,根據單元主題讓學生進行自由發言,重點是圍繞著不同“food”進行對話,然后再組織學生自己閱讀課文,尋找交流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樣,學生在英語課堂上閉塞的思路逐漸被打開,漸漸將文章內容與個人的實際生活建立起了相應的聯系,然后我們再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以不同類型的“food”來寫一篇文章。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拓展了學生的學習思維,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推動了讀寫結合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三、合理分配時間,推動共同進步
閱讀和寫作都是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使讀寫結合發揮最大作用,還需要合理分配讀寫時間,使兩者相輔相成,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提高。初中生很敏感。在他們看來,英語學習需要注重關鍵知識,并對這些知識進行仔細閱讀并努力背誦。但是在當前的英語教學中,眾多教師采用一刀切的方式進行英語教學。課堂上的時間分布不均勻,很可能是老師對某一內容的講解不夠詳細,使學生的學習更加困難。因此,在英語讀寫教學中,教師必須合理分配讀寫時間。
例如,在上課前,我會認真分析課本上的每一篇文章。在分析知識點之后,我會規劃出重要的知識點,然后計算教學時間。同時,我也會根據文章的內容判斷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比例,然后在相應的時間內有序地規劃重點教學內容。每這樣我就可以基本掌握節奏,在課堂上把所有知識傳授給學生,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就可以同時得到提高。
結語:
綜上,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推行讀寫結合教學,需要英語課程教師轉變以往的灌輸式教育理念,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將英語閱讀和寫作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機結合,在拓展學生英語思維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和書面表達的能力,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成效。
參考文獻:
[1]田娟.初中英語讀寫結合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分析[J].考試周刊,2021(77):109-111.
[2]楊麗霞.基于讀寫結合的初中英語教學研究[J].中學生英語,2021(3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