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麗娟
摘 要:大學歷史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縮影,也是我國現代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歷史教育對于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讓學生熱愛學校、勤奮學習、報效祖國。歷史教育能夠讓學生深刻了解中國發展過程,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將自己發展成符合社會需要的共產主義接班人。
關鍵詞:大學歷史;教學反思;教學創新
我國發展迅速,經濟水平得到顯著提升,高校教育面臨改革和發展的雙重考驗,歷史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必須要以發展的眼光進行教學。大學歷史教師要對教學內容不斷進行反思,并且采取有效方法對教學內容和形式進行優化,讓教育回歸本質,探索出適應時代和社會發展的歷史教學方法。
一、大學歷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教學方式影響較深
很多歷史教師受傳統教學方式影響,習慣采用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大大打擊了學生學習興趣,學生積極性不高,不能較好地參與課堂互動,影響歷史學科健康發展。教師受到長期以往的陳舊教學觀念的影響,大部分教師要想改變思想還是比較困難的[1]。教師在長期根深蒂固的傳統教學理念無法自拔,不能與時俱進。教師和新一代的學生在思想上有很大的代溝甚至是思想分歧,這就導致師生交流和感情深入有了阻礙。而大部分大學歷史教師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從而阻礙了教育的發展。
(二)師生缺乏溝通
有些教師較為注重知識傳遞,總是希望在有限的課時能夠講解更多的知識,不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教學過程嚴重缺乏師生互動,導致教學內容較為枯燥,無法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
(三)歷史教學信息技術結合度低
文字是印象最弱的學習媒介,傳統大學歷史教材很多內容都是大篇幅的問題,學生在學習時,不能激發學習興趣,學習熱情不高。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不能借助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方式,信息技術不能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作用,利用率不高。
(四)脫軌的教學模式
大學歷史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形成了單一的教學模式,從而導致了在培養學生能力方面上有所欠缺。大學歷史的教學應該結合實際生活,歷史教學要通過加強和實踐活動的聯系[2]。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老師的教學方式只是局限于在課堂上朗讀文章,學生們只是麻木地進行機械性的記憶,完全沒有給學生們思考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導致學生們對歷史這門學科的印象只是局限于背誦和機械地讀寫。傳統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大多數的教師只是照本宣科。
二、大學歷史教學有效策略
(一)開拓教學思路,激發學生熱情
大學歷史教師在教授歷史教學內容時,要提高教學內容趣味性,可以運用講故事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思路能夠和教師同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幫助學生快速構建完整知識體系。例如:歷史教師在教學時,不要一味根據課本按部就班進行教學,可以將歷史分解成一個一個有邏輯順序的小故事,根據故事情節進行教學,還可以根據學生性格特點和學習需求展開角色模擬,讓學生透徹理解歷史故事走向[3]。歷史教師要將歷史現實化,讓學生真正走進歷史,了解歷史,感知歷史人物的親身經歷,清楚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利用創新、大膽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梳理歷史脈絡,加深對歷史事件的印象。
(二)借助多媒體教學,開拓學生視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興趣,學生能夠主動學習更多的知識。對于大學歷史教育而言,興趣也同樣重要,大學歷史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特點,應用他們感興趣的方式進行教學。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收集各歷史人物、事件的圖片、視頻等相關資料,將這些資料應用多媒體軟件制作成課件,在教學過程中應用課件進行教學,做到圖文并茂[4]。歷史教師在教學期間,要用生動風趣的語言,深入淺出進行教學,豐富教學內容,開拓學生眼界,避免教學枯燥,讓大學生能夠親近歷史,喜歡歷史。
(三)注重交流,加強師生溝通
目前,科學技術得到高速發展,已經廣泛應用于教學中。歷史教師可以通過各種移動軟件與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后,都能夠收集到學習資料,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例如:現在市場有很多歷史知識教學軟件,能夠進行人機對話學習,可以拓展學生知識面。與此同時,歷史教師在應用信息化技術手段進行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保持與學生的積極交流,共同探討和交流歷史知識。歷史知識的學習本身比較枯燥,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在課堂上要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積極開展多元化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與教師進行互動,如歷史知識有獎問答,歷史故事演講大賽、學生說課大賽等等[5]。
(四)鼓勵歷史教師積極研修,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大學歷史作為傳統學科,要創新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素養,提升教學效果。社會環境復雜多變,歷史教學也要順應時代發展,與時俱進。歷史教師要充實自己,提高文化修養,利用課外業余時間多朗讀一些歷史經典書目,豐富自身技能。教育是終身的事業,需要教師具有終身學習意識,鉆研歷史知識。
結束語
總而言之,大圩歷史教師在教學時,要改變陳舊的教學方式,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將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根據學生學習特點和需求,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提高歷史學習興趣。歷史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借助多媒體平臺創新歷史教學模式,應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了解歷史、走進歷史。
參考文獻
[1]李婧蕓.重構終身教育時代下的大學觀——基于歷史與比較之視角[J].繼續教育研究,2022(03):15-21.
[2]王玲, 李強. 新時代大學生歷史觀教育的價值意蘊與實踐路徑[J]. 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 2021(2):6.
[3]宋祖順. 運用實物資料輔助大學歷史教學的一些構想[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2021(3):2.
[4]裘陳江. 史料實證與史料解讀——兼談高中與大學歷史教學的銜接[J]. 歷史教學:上半月, 2021(3):6-9.
[5]馮翠. 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視闕下推進大學生歷史觀教育的動力,意義與路徑探討[J].?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