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摘要:當今隨著時代的進步,學生的教育深受社會各界的廣大關注。學生在學習的同時,不僅要學習成績優秀,而且要注意加強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因此很多學校加多了體育課程以及加多了體育設備來加強學生的體魄,促進了學生德育美體勞的全面發展。本文就"以學生發展為本"的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實踐進行研究。
關鍵詞:學生發展;高中體育;課堂教學實踐
近年來,隨著學生的教育深受社會各界的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體魄也深受社會廣大人員的關注,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當今教育的主要目標。學校為了學生的身體健康,以學生發展為本,積極改變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更好的體驗體育教學。
一、高中體育教學現狀
(一)教學內容安排不合理
高中學生隨著學業知識的加重,面臨著是否可以進入一個好的大學的危險,學校越來越重視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而不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課程安排的很少。
(二)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不強
在我國一些學校,沒有專門的體育老師,只是由文化課的老師順便教學生的體育,這些老師缺少體育方面的素養,缺少專業的體育知識,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不懂得如何正確的教學,這就為學生的安全埋下了隱患。
(三)學生和家長不重視
學生從初中進入高中之后,父母只關心學生學習成績是否優秀,而不關心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這就使得學生在體育課的時候,不積極主動去上體育課,敷衍了事,很不利于學生健康體魄的形成。
二、“以學生發展為本”的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結合學生的興趣進行教學,增加學生體育學習的熱情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學模式,那么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通過結合學生的興趣進行教學,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籃球作為一項全面運動,廣受學生的歡迎,籃球運動促進學生全身的運動,激發學生的無限可能。在籃球運動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對籃球的熱愛,來提高學生的籃球素養。籃球運動中學生進行以下幾方面的訓練,第一,力量訓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運動能量儲備。力量訓練是籃球運動的基礎,學生通過運動促進全身的力量訓練,促進全身的協調,激發運動的潛力,從而為籃球運動做準備。第二,速度訓練,提高學生的快速變向與反應能力。學生可以通過短跑來進行速度訓練,在訓練時,注重學生的速度,盡可能的提高速度,從而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第三,耐力訓練,延長學生的籃球運動最佳能力狀態時間。第四,爆發力訓練,增加學生的彈跳能力。在籃球訓練中,對學生的爆發力進行訓練,通過跳高等形式,加強學生的彈跳能力。第五,專項體能訓練與籃球運動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籃球水平。
(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提升班級學生凝聚力
小組合作是教學過程中,學生接受最好的一種方式,小組合作學習既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有利于班級學生凝聚力的提升。體育課有利于學生的身心放松,從而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運動與放松相結合,學生的身體健康得到了保護,加強了學生的體魄,提高了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促進了學校的體育事業的發展。例如,在鍛煉學生耐力時,選擇4*400接力賽的形式,小組成員之間必須互相合作,共同努力,才會贏得勝利。學生之間互相協作,共同完成比賽,有利于班級凝聚力的提升。
(三)注重進行評價體系的完善,提升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要想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必須注重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在進行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情況,采取合適的教學,在一節課結束后,教師要根據課堂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學生做到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有計劃的開始體育訓練,使得自己的身體都跟得上老師訓練的任務。在一堂課結束之后,教師讓學生之間對自己這節課堂訓練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自我陳訴,隨后提出改進的計劃。教師引導學生之間進行互相點評,在點評中了解到他人的長處,學習他人的訓練計劃的有利之處。
結束語:總而言之,學校積極響應關注學生健康的號召,注重學生健康體魄的養成,注意安全問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問題,關注學生的安全,以學生發展為本,進而推動高中體育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章國鏡. 關于“以學生發展為本”的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5):151. 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7.05.148.
[2]池莉. "以學生發展為本"的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J]. 體育科研,2003,24(4):68-70. DOI:10.3969/j.issn.1006-1207.2003.04.022.
[3]彭博. 以學生發展為本的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J]. 高考,2018(2):185.
[4]俞琴. 瑜伽引入高中女生體育課堂的實踐性研究[D]. 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2. DOI:10.7666/d.y2116087.
[5]趙小松. 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體育課堂教學[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37):237-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