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敏
【摘要】由于城市化的加快,使一些農村學校的優等生向城市流失,造成農村學校學生學習能力分布不均的狀況,本文重點研究以分層教學的方式進行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實效性,分層教學的使用充分實現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作用,從學生的個人實際出發提高學生學習質量,減輕學生學業壓力和教師教課壓力,使數學教學成績能夠穩步上升,學生各項素質都能得到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分層教學;操作
一、分層教學的意義
分層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它的出現實現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的把握由被動的接受轉變為主動的獲取。事實上,分層教學的出現體現的更是一種新型的教學策略,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對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的過程中感受到知識獲取的快樂。分層教學的出現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學生各項素質的均衡發展都起到了促進作用。
二、農村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的具體操作
(一)學生分層
進行分層教學前要對全體學生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包括他們的心理素質、智力發展、數學學習成績、家庭環境等多方面體現個人素質的因素。可以以調查問卷和測驗的形式對所有學生進行綜合了解和分析,通過將學生的各項資料數據分析后將相似內容的人員歸為一檔,之后根據各類歸檔將學生分成A、B、C三個小組,分別代表成績優秀、良好、較差三個層次。進行分層后,教師將學生所屬各層次告知學生本身,但是在全體學生面前,為了保存學生尊嚴,各個層次名單并不在全體學生面前公布,分配過程中教師向學生強調每位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的優勢和擅長,并告知需要加強的部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了解自己不足的同時感受到被尊重。為了更好的使三個小組的學生相互促進,互相學習,教師根據分組內容將三個小組的同學進行重新搭配編排座位,以A組學生帶動C組學生學習的方式編排座位,教師能夠階段性通過對比了解各個層級學生的變化,使學生在和諧、友好的學習環境中得到共同的發展。
(二)教學進度安排
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教師從實際出發,將學生對知識的把握能力和知識結構統一起來,對各個層級的學生有針對性的確定具體教學要求、學習計劃。具體做法要充分考慮到A、B、C三個小組的學生的接受能力,對每個小組的學生分別制定教學計劃,尤其注意到C組學生,其學習能力較弱,要進行遞進式的教學方案,一點一滴的滲入知識內容,通過循序漸進的教學安排讓學生適應這種教學方式,并且能夠在這種教學方式中充分發揮自主能力,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行選擇學習進度。教師對于各個層級的教學,教學內容要安排適當,不能過高,讓有些學生跟不上進度,也不能過低,讓有些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教學進度不能過快,使一些學生對知識消化效果不好,也不能過慢,導致不能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三)備課準備工作
進行備課工作時,教師要按照學生不同的接受能力,要面向全體,優弱兼顧,每節課制定的內容都要與學生的適應度相符合,將同一層級的學生組合到一起,按照每個層級學生的需要準備課時內容,通過彼此相互促進,相互溝通,能夠使每個層級的學生都得到共同的發展。
(四)授課過程
授課的過程要達到一種辯證的統一,要保證在一節課內容里包含全體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又要將內容分為各個不同的步驟,包括A組學生需要提升的內容和C組學生要理解的知識。授課時,由教師作為主導,教師要充分掌握班級里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性格愛好和知識水平等,根據對學生的了解,將集體教學和分層教學統一起來,以集體教學和分類教學相穿插的形式完成整節課堂教學。整個教學過程,以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為標準,幫助每個學生找到最適合自己學習的方式。它的重點是讓每個層次、要求不同的學生都能在數學的學習上得到有效幫助。
(五)作業分類
課內作業按照統一要求標準進行布置,一般教材要求理解的內容,各個層級的學生都可以有很好的完成效果。課外作業要進行分層布置,針對A組學生要設計一些拔高的題,擴散這部分學生的思維,這部分題的難度要稍大,要求較高,針對B組學生要在課內練習的基礎上多加一些練習題,豐富鞏固課堂知識,針對C組學生要布置一些進度慢的題,比如一個題分為幾問,循序漸進的誘導學生對課程慢慢加深認識。
(六)輔導教學
教學輔導內容是多方面的,一是階段性學習后對現有學習內容要對學生進行輔導教學,具體操作是對各個層級學生進行單獨輔導,根據各個層次特點單獨設置輔導內容,之后根據學生對知識消化情況了解每個學生對階段性知識掌握特點再進行下一階段的教學計劃。二是各個層次學生的課后輔導教學,對于課堂知識各個層次的學生吸收能力不同,吸收效果也不統一,教師為了提高學生聽課質量,課后對每個層次要進行單獨的輔導教學。針對C組學生,教師會讓學生把握知識的最基本脈絡,逐步指導學生慢慢提升理解層次,通過設置不同難度的學習任務,提高學生自我提升學習能力的效果。對B組學生,教師采取讓學生自行討論,教師指導的方式,通過學生相互學習探討,互相促進補充達到取長補短,自我提升的效果。對A組學生,除了常規的學習要求外,尋求一些有難度的習題來讓他們探討研究,通過自我突破的方式滿足他們的求知欲。
(七)考查測評
考查是對學生階段性學習的檢驗,也是分層教學中的重要步驟。各層的學生進行數學教學考察時最根本原則還是要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來設定教學內容,進行各個層次的分級考查。對三個層次的學生考查的內容也不同,A組學生主要出一些深化類題型,題目在大綱要求基礎上又加深一層難度。B組學生的考察內容是階段性學習的基本題型,考查一段時間內學習內容掌握情況。C組學生主要考查他們大綱要求掌握知識內容,三種題型體現在同一張試卷上,教師根據學生試卷成績采取不同的輔導方式幫助他們補充缺失的知識點,再通過循環的幾次測試保證學生各個方面都能達標。
總結
小學教學過程是一個多樣的過程,只要抓住關鍵,善于運用適當方法,就會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程金貴. 利用分層教學貫徹任務教學法理念[J]. 北京城市學院學報, 2007(2):4.
[2]李淑萍. 關于分層遞進教學的初步思考[J]. 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 2004, 22(3):44-45.
(特約編輯:羅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