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苗
摘要:藝術在我們生活中的比重很高,隨著經濟的發展,學生不再滿足于一些網絡歌曲、書籍帶來的精神愉悅,這時藝術的價值就突顯了出來。初中學生正處于審美取向形成的關鍵階段,有效引導其正確形成的審美取向,是美術課程教學活動要肩負起“主陣地”的責任。但是,如何才能確保學生審美取向的正確形成,成為擺在廣大初中美術教師面前最為棘手的問題之一,值得廣大教師不斷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探索。該文分析如何在初中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希望能對教師開展教學有所啟迪。
關鍵詞:初中美術;審美能力;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美術課堂教學作為美育工作的主要載體,不僅要讓學生初步了解并掌握美術理論知識,同時,還要讓學生正確而又深刻地意識到美的內涵,以及生活和學習中究竟蘊藏著怎樣的美,讓美術課堂能夠成為凈化學生內心、啟迪學生藝術感知能力的理想平臺。為此,正確引導學生的審美取向就成為了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基本任務之一。但是,從課堂教學的現狀來看,雖然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高度明確該項教學任務,可是獲得的教學成果卻并不夠理想,學生在課堂中對于美的認知普遍較低,而導致這一現狀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缺少一套完整的實踐路徑作為支撐。
1 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審美能力的意義
1.1 激發學習興趣
只有興趣提升了,學生的課堂效率才會得到相應的提高,然而興趣的提升離不開審美能力的培養。很多初中美術教師的教學理念長時間不更新,導致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常常會忽視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也因此使學生的藝術思維得不到有效開發,從而逐漸失去對美術課堂的興趣。教師若能深刻理解審美能力培養的價值,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案推動審美能力在美術教學中的培養進程,學生的文化內涵自然而然會不斷豐富,同時對美術作品的欣賞水平也會相應提高。文化涵養和美術鑒賞能力的發展是激發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的重要前提,也是保證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美術課堂教學之中并最終保證初中美術教學的質量得到不斷發展的有效方式之一。
1.2 促進思維發展
初中美術教師在開展美術教學并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過程中可有效促使學生多動腦、多思考,從而使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也得到相應的發展。會思考的學生在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上必然會更出色,其精神層面也會更豐富,同時學習能力也會更突出。素質教育不僅僅強調知識的獲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與思維的發展也有著相應的要求。通過開展初中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可對學生的思維發展產生促進作用,這種作用也證明了這種教學模式與素質教育存在共同的發展方向和一致的內涵,因此初中美術教師應積極運用這種教學模式,推動初中美術教學工作的科學推進。
2 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審美能力的策略
2.1 及時轉變美術思想
首先,學校要轉變對美術教育的態度。學校要充分認識到美術教育的功能和效用,為教師開展教學提供更多的支持,通過加大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完善美術教學環境和硬件設施,為美術教學創造空間、提供條件。學校可結合現有的經濟條件,適當引入多媒體設備、美術材料、美術工藝品等,通過營造濃厚的藝術氛圍,陶冶學生的情操,逐步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熱情。其次,美術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觀念,通過加強對新思想、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深入研究新穎的教學方法,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平時應注重提升教學能力、積累教學經驗,始終將學生視為課堂主體,并圍繞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習需求合理確立教學目標、內容、方法。教師應摒棄以往“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方法,采用自主學習或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深入學習美術知識,逐步解決學生學習興趣不足等問題。最后,注重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教師需要深入挖掘學生的優勢、特長,對其給予更多的關心、支持、鼓勵,通過加強美術知識和審美觀念的滲透,幫助學生樹立健康、正確的學習觀,使其能夠在興趣的驅動下認真學習美術,從而快速提升審美能力。
2.2 培養審美感悟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可以設計有趣夸張的導入環節,增加與學生的互動環節,利用多媒體、視頻、微課、游戲等形式讓課堂內容更加生動。法國畫家庫貝爾說:“美的東西在自然中,而它是以各種各樣的現實樣式體現出來的。”我們也可以帶著學生去感受包蘊萬千、鬼斧神工的自然美。例如我在教學“用心靈接觸自然”時,我會走出課堂,帶學生到校園寫生,沐浴在明媚的陽光下,聞一聞花草的清香,摸一摸樹凹凸不平的肌膚,看一看校園角落里的美景,學生拿著速寫本按照自己的審美感受去記錄下來,有的變換視角,有的大膽取景構圖,表現局部之美,也有的表現近景、中景、遠景的層次美,讓學生真真切切地貼近了自然,主動去觀察周圍的生活,從而在進行美術創作時能夠迸發出更多的想法,提高自己的審美感悟和思想境界。
2.3 創設情境
創設教學情境符合初中美術教學的要求,其對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調動有著不言而喻的積極作用。初中美術教學的有效開展及審美能力的快速提高離不開良好藝術氛圍的引導。初中美術教師可通過播放優美的音樂并展示優秀的美術作品為學生創設優質的藝術情境,使學生在輕松舒適的教學情境中自主自動地發現美、感受美、認識美,從而不斷提高對美好藝術作品的感知能力,最終獲得審美能力的提高。學生對美的發現能力、感受能力及認識能力是能夠通過氛圍的渲染及教師的引導有所提升的,而發現、感受、認識美的能力是與審美能力的培養密切相關的,學生只有對美產生深刻的理解才能不斷提高評價美的水平,審美能力才能獲得真正的提高。
3 結束語
為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應及時轉變美術教學思想,積極創設良好的美術學習情境,開展生活化教學活動,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學習,加強繪畫練習,構建更加完善、系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努力學習美術知識,為自身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尚寧.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策略[J].科幻畫報,2021(04):260+262.
[2] 鄭志斌.基于審美能力培養的初中美術教學改革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5(07):99-101.
[3] 吳遜.關于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的思考[J].新課程導學,2020(0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