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小桐
摘要:在小學歌唱教學中,音樂圖譜是音樂教學中普遍使用的教學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小學生的歌唱水平,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感受音樂、體會音樂中的感情。本文探析音樂圖譜在小學歌唱教學中的有效作用。
關鍵詞:音樂圖譜;小學教育;歌唱;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歌唱是教學也是藝術,是小學生在音樂中感受情感的教學,現如今我國音樂教育體系在不斷優化和完善,教學方式往多元化方向發展,歌唱教育能夠幫助小學生陶冶情操,但經過長時間的實踐,教師發現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差,不能理解復雜的音樂材料,所以在歌唱教學中,教師要正視音樂圖譜在小學歌唱教學中的有效作用。
1 圖譜能夠提高小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
音樂對于小學生的想象能力、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思考能力要求比較高,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往往是較差的,因此在歌唱教學活動中,小學生很難理解歌詞以及旋律,通過音樂圖譜的運用,可以形象生動地展示出來,幫助小學生理解,比如在學習《鐘表店里》時,音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運用播放星星座鐘、搖擺鐘、小鬧鐘、布谷鳥鐘的聲音,還可以在歌曲的間奏與尾聲播放不同鐘聲,引導學生辨別不同的鐘聲,從而形象的理解歌曲。小學生的音樂教學,就是要讓小學生理解音樂教學的內容,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從而促進小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1]。
2 圖譜能夠開發小學生的音樂審美潛能
每一部音樂作品所包含的感情是獨一無二的,通過音樂圖譜教學,可以將與音樂作品相對應的圖片或視頻展示出來,幫助學生理解作品感情,以此方便學生更加深入了解作品中所表達出的情感,鼓勵小學生通過歌唱教學的學習抒發自己的情感與內心感受,最大程度的挖掘小學生的音樂審美潛能。通過音樂圖譜的應用,使得小學生學習音樂不再抽象,音樂中的內涵可以直觀生動的顯示出來,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思考能力。
3 圖譜能夠開發學生的想象力
通過圖譜教學,可以為小學生提供一個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歌唱教學積極性,增強小學生對歌唱教學的興趣。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經常上課開小差,歌唱教學中把音樂當成搖籃曲的比比皆是,通過形象的音樂圖譜教學,教師不用再擔心小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認真等問題,這種教育方法更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促使歌唱課堂教學有效性得到提高,進而增強小學生的想象力。
4 運用音樂圖譜表現歌曲情緒
音樂圖譜的運用可以形象的表現歌曲中的感情,直觀形象的圖譜幫助小學生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深入地體會音樂作品中所包含的感情。小學音樂作品往往感情復雜,音樂中的感情如果只依靠音樂教師的講解是不現實的,無法幫助學生完善情感認知,如果只依賴于音樂教師的講解,小學生很難體會到音樂中所蘊含的復雜情感與音樂中所包含的內涵深意,而通過形象生動的音樂圖譜,可以將音樂中的內涵與復雜情感形象的展示出來,幫助學生更深刻地了解作品中的內涵與情感,從而讓學生在愛上音樂的基礎上創造音樂、體驗音樂、學習音樂[2]。
5 運用音樂圖譜可以感受歌曲韻律
音樂在生活中屬于非常重要的藝術活動,小學歌唱教學中的作品韻律往往是與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重的心理特點相符合,音樂教師在進行歌唱教學中,通過對音樂圖譜的運用,更形象生動地教導小學生看懂音樂韻律,將韻律中的精髓生動的傳達給小學生,例如在進行《小小的船》教學時,小學生往往對三拍子的節拍感比較難以理解,所以音樂教師在進行三拍子的音樂教學時,可以將三拍子的節拍進行圖譜設計后,讓小學生在音樂圖譜的韻律中感受三拍子節拍的特點,掌握三拍子節拍的韻律感,感受律動的美好與節奏,從而幫助小學生在歌唱教學中的完美地展示出節拍的特點與美好。
6 音樂圖譜能幫助學生有效地理解記憶歌詞并控制聲音
理解是學習的鑰匙,音樂圖譜更方便小學生理解,在歌唱教學中,音樂教師往往會發現小學生對音樂節奏容易學會,卻不容易記住音樂歌詞,其一歌詞含義較深,不是小學生經常接觸到的語言,更加拗口,容易被遺忘;其二小學生可能因為對音樂歌詞的不熟悉與不理解,所以記不住歌詞,如果把歌詞的內容運用音樂圖譜形象化,引導小學生通過觀察與學習對歌詞產生正確理解,音樂教師幫助小學生理解歌詞含義,并通過講故事等小學生容易理解的方式,幫助小學生加深對音樂歌詞的記憶與理解。
小學生很容易記住音樂的旋律,但是對歌曲中聲音的強弱變化很難掌握,幫助學生感受音樂中聲音的強弱變化,能夠一定程度提高小學生的音樂素質與聽辨能力,例如在學習《大貓和小貓》時,音樂教師用大大的波浪線表示大貓又粗又響的聲音,用細細的波浪線表示小貓又軟又小的聲音,通過圖式讓小學生形象地感受到聲音的強弱變化,進而提高音樂教學有效性[3]。
7 音樂圖譜能夠幫助小學生控制節奏
相較于歌詞與旋律來說,節奏是比較抽象的,怎樣讓小學生正確理解節奏與把握節奏,是音樂教師重點要做的事情,如果音樂教師通過大量的機械的訓練來提高小學生對節奏的把握能力,將會使歌唱教育變得枯燥而乏味,從而使歌唱課堂教育失去生氣與活力,無法提高小學生對歌唱教學的興趣,音樂圖譜多元化的形象設計,更能夠幫助小學生理解并記憶節奏。在一首音樂作品里,需要小學生掌握并記憶的節奏、音樂符號復雜且繁多,僅僅依靠機械訓練,很容易讓小學生產生倦怠感,音樂圖譜能幫助小學生記憶并掌握這些音樂元素與音樂節奏,同時幫助小學生理解音樂作品中的情感,音樂圖譜的運用將抽象的音樂教學與摸不著概念的音樂節奏變成形象的圖譜展示,例如在《秋天來了》的歌唱教學中,在學習“浪里格朗里格……”時,大人學起來都有些困難,理解能力較差的小學生更難掌握,這一段節奏變化強,音樂教師如果用不同的兩種鼓槌,引導小學生感受不同圖式所代表的不同含義,通過圖譜將復雜抽象的節奏變得形象化、具體化、簡單化,以此幫助小學生掌握這段音樂作品中復雜的節奏。
結語
音樂中的感情與內涵,需要學生自己去感受體會并理解,音樂教師的責任就是搭個橋,幫助學生體會音樂中的感情,音樂圖譜就是小學生與音樂之間的橋梁,能夠深度挖掘小學生的動腦能力。
參考文獻
[1]唐春曉. 音樂圖譜在小學低年級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
[2]邱韓珺. 音樂圖譜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設計與運用[D].福建師范大學,2019.
[3]陳佳星. 幼兒園情境化音樂教學活動的行動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