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嬌
摘? 要:在我國教育事業發展與創新的過程中,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教學理念都在不斷發生變化。近年來,數學核心素養逐漸受到了廣泛重視,這對于學生長遠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有利于實現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因此,筆者結合教學經驗,對核心素養下的小學數學思維訓練進行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思維訓練;思維導圖
數學思維通常指的是我們對數學知識的理性認知,并以此為基礎形成的思考模式,以及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形成的思路。數學學科的邏輯性極強,數學思維能力的形成,可以顯著地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他們學習效率的提升,因此培養出色的數學思維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是終身受益的,能夠為小學生未來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數學思維能力的定義和內涵
數學思維作為一種特有的思維,是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形成的,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形成,有利于他們在數學學習中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從而形成自己在解決數學問題方面的思路和想法。數學思維能力指的是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運用邏輯思維的能力,這需要學生形成自己的思維空間,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通過歸納、類比和推理來解決一些具體的數學問題,并且在解決數學問題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思路、總結自己的經驗。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對于學生會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二、核心素養視野下的小學數學思維訓練的意義
(一)有利于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量
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不僅需要傳授給學生課本內的知識,還需要引入課本外的知識,向學生講述數學文化知識、數學史等內容。另外,當明確了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目標之后,教師就需要通過一些數學課外知識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有利于將更多的數學知識傳授給學生,增加學生的數學知識儲備,使學生在掌握了課本知識的基礎上豐富對課外內容的認識。因此,教師結合數學核心素養要求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有利于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量。
(二)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新課改強調的內容,也是教師教學的重要任務。通過培養學生數學思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使學生掌握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在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時,教師能夠將小組合作法、情境教學法等高效的教學方法引入課堂,構建生動有趣、積極活躍的課堂。通過參與課堂學習,有利于學生提升學習興趣,形成主動意識,發揮自身學習能力。
(三)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不僅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影響因素,而且是德育的重要內容。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明確核心素養目標并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有利于推動學生在思考數學問題的過程中產生新的認知和新的想法。核心素養視野下的數學思維培養內容與學生思想意識之間的關聯性較強,學生在學習這些內容時能夠逐漸養成思維轉換的習慣,樹立實踐探究的意識。另外,思維訓練的教學過程是一個開放性的過程,教師通過思維訓練教學能夠發散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形成開放性思維,有利于學生在學習知識、實踐探究、思考問題時發揮自身創造力。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策略
(一)數形結合,形成思維
在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讓他們學會通過思維手段充分運用理論解決數學問題。數形結合對于理論與實際的有效結合可以起到有力的促進作用,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和形象化,通過空間與數量之間的轉化,引導小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本質進行分析和研究,最終解決他們遇到的數學問題,并深化他們的數學思維。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過程中,應充分運用圖形來解決和分析問題,或者是把數量關系通過圖形表現出來,用數形結合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在“正方形周長公式”的教學中,雖然有現成的周長計算公式,但如果教師只要求小學生死記硬背,學生在實際中就不能靈活運用,因此可以用數形結合的方法讓學生靈活運用這一公式,首先把一個正方形和長方形用大屏幕展示出來,讓小學生認識到正方形是一種特殊的長方形,計算正方形的周長可以有以下三種思路:(1)寬×2+長×2;(2)長+長+寬+寬;(3)(長+寬)×2。然后教師再讓學生結合圖形分析這幾種思路,通過數形結合使得小學生思維得到深化,也能大大增強他們靈活掌握和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進而培養數學思維能力。
(二)培養學生參與思維訓練的興趣
在當前的教育中,許多小學生對數學學科缺乏學習興趣,這主要是因為數學知識相較于其他學科的知識更為復雜、更具難度。因此,教師要充分實現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教學目標,使教學內容、訓練方式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對趣味內容的學習需求。比如在教學《小數乘整數》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結合圖片提出“小數乘整數”的相關數學問題,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三名小學生買風箏”的圖片,通過圖片將不同種類的風箏所對應的單價展現出來,以此將數學問題的基本信息呈現給學生。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從“攤位”上選擇一種風箏,讓學生思考“買3個這樣的風箏需要花多少錢”的問題。這樣,教師就能通過“買風箏”的趣味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思考并解決問題,然后將自己的想法進行交流和分享。有的學生會先將風箏單價如4.5元轉換為整數即45角,使小數乘整數的問題轉換為整數乘整數的問題,進而再將整數乘法的計算結果縮小10倍,由此得出3個風箏所需要花費的錢。學生在不斷質疑與交流分享的過程中可以提升思維的靈活性,領悟轉化的數學思想。
(三)通過思維導圖理清知識網絡
思維導圖是教師幫助學生梳理知識結構的有效工具。因此,在進行教學時,教師應當運用思維導圖向學生展示單元知識,傳授給學生構建思維導圖的方法,通過構建思維導圖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比如在教學《小數除法》的單元知識時,教師可以結合本單元的“除數”“商”“循環小數”的重點知識構建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梳理本單元的重點知識點,推動學生形成整體思維。在構建思維導圖時,教師可以將“小數除法”作為第一層內容,在第一層內容下引出五個分支,分別填入“除數是整數”“一個數除以小數”“商的近似數”“循環小數”“解決問題”的文字內容,進而對各項分支內容進行詳細的劃分,如在“除數是整數”的內容下又可以引出“按整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計算”“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小數點對齊”的重要學習內容。通過思維導圖,教師能夠使學生對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形成總體認識。在之后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結合課前預習成果自主構建思維導圖,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需要各方積極行動起來,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教師充分發揮引導作用進行思維訓練,啟發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究,從而顯著提高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健琴. 芻議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0):135-136.
[2]孔憲鳳.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 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2(06):99-100.
[3]劉秀滿. 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1):102-103.
[4]藺麗萍,羅永擘.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分析[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07):59-60.
[5]趙君霞. 探討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 學周刊,2021(18):39-40.
(責任編輯: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