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芬
摘? 要: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也在不斷上升,對醫療、教育、住房、交通等問題的關注度日漸超過溫飽問題。對于大部分當代群眾來說,孩子的教育問題是較為重要。而幼兒園教育是除去早教外兒童最早接受的系統化教育教學,幼兒教育發展到了今天,基于園本化背景開展相關課程已成為構建特色幼兒教育體系重要的環節。為了能夠提高幼兒自身的能力,并且結合幼兒發展階段的特點,戶外游戲課程建設也逐漸成為相關學者以及幼兒教師探索發展的重要方向,是結合時代發展特點及幼兒發展需求重要的實踐活動開展指向。因此,基于園本化實際情況從幼兒生活中建立起戶外游戲課程開發建設,制訂科學性強且可執行力強的活動,能夠有效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捍衛幼兒主動權以及促進其能力發展,不斷完善我國的幼兒教育。
關鍵詞:園本化;幼兒教育;戶外游戲課程;課程開發
一、園本化課程發展的意義
幼兒園階段本位課程,是以幼兒教育教學理念以及幼兒的發展需求為主要核心,并且幼兒教師是幼兒教育中重要的引領者,負責進行幼兒園自發的活動以及課程建設開發。而幼兒園相關領導的責任也十分重大,需要考慮園內教師的實際情況以及社區的資源,通過教師收集的家長意見、幼兒需求進行相關活動安排以及規劃實施,以發展更加具有時代特色和當地特點的課程。課程的發展范圍也不只是課程教材內容,還有課程理念、課程教學方法、師生關系以及教學情景等多方面的因素,以國家課程綱領為最高指導原則,充分體現了行動研究的特性以及民主決策的精神,是結合實踐情況改善課程不足、以幼兒為發展主體的動態靈活合作式教學模式。
二、戶外游戲課程開發要基于園本化的原因
幼兒園教育教學想要實現其目的,必須進行課程建設,并且課程最終目標是培養幼兒的學習能力、生活能力,為其今后的學習以及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幫助其身心全面發展。而幼兒園以當地幼兒的實際情況以及當地的環境資源進行課程教學,即充分考慮了課程標準,利用本園資源,凸顯教師在課程研究中的作用,達到良好的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如果只是單純按照課程標準進行戶外游戲課程開發的話,就容易導致實際課程效果偏離預期,無法貼近幼兒的生長規律以及興趣愛好,并且管理模式也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不利于教師提升專業技能,也不利于學生更好、更快提升學習能力和學習技巧。
三、戶外游戲課程開發的具體要點
(一)轉變觀念
理念是行動的前提,基于園本化開發戶外游戲課程需要首先以園本化角度進行課程理念建設,能夠將生活、環境、游戲實際內容都列入學習資源中。而進行戶外游戲課程也不是單純地將課程內所有的內容都改編為游戲,而是在將相關教育知識結合到活動中,不是片面地開展戶外游戲鍛煉,而是利用好教育資源,在進行戶外游戲同時幫助幼兒開展身心發展。根據《綱要》內容以及課程園本化發展要求,在進行教學時要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環境和社區教育資源,創造良好的課程氛圍為幼兒發展提供支持。
(二)整合資源
具有特色的幼兒園教育教學是能夠擁有一系列標準且系統科學的園本課程。而明確了建設課程方向,就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開展相關工作,將戶外游戲課程和園本課程相融合,形成特點鮮明且更加貼近幼兒生活的課程模式。
1. 改善教學環境。環境是進行戶外游戲課程的主要平臺,但是大部分幼兒園因為臨近大型小區,幼兒園本身的占地面積有限,而這也就導致實際可利用的環境不能夠展現更好的教學效果。所以需要相關課程開發教師和幼兒園園區管理人員一起進行園內戶外活動環境勘測,整理頂層設計和規劃,形成有生活特點的活動區域。其中,對于幼兒鍛煉身體的運動場,需要設置平衡木、攀爬網等硬件設施,根據園區實際面積設計區域大小,為培養幼兒冒險精神以及探索精神提供途徑,且在改造之前征求學生的意見,激發幼兒參與到環境規劃重大熱情。
2. 探索游戲材料。幼兒園在進行戶外游戲課程開發之前,需要積極挖掘地方文化中的戶外游戲資源,讓游戲材料的設置更加利于建立一個園本化的戶外活動平臺。正處于幼兒時期的學生,需要利用自然和社會進行模仿式學習和探索式學習,而戶外活動的根本也是幫助學生提升能力,有更多的機會鍛煉身體、接觸自然。土壤、空氣、植物、陽光等都是自然給人們的恩惠,而幼兒在戶外游戲中設置的“農場”中就可以就地取材,引導幼兒利用“農場”中現有的植物進行手工創作,讓幼兒即使在課堂上也可以接觸自然、感受自然,將生活化、日常化的理念落實到課程中。同時,探索更加豐富的游戲材料也可以引導幼兒對這些材料的用途進行探索,靈活組合下生成優秀的、屬于幼兒自己喜歡的游戲,以幼兒為主體安排游戲活動項目,激發幼兒學習激情。
(三)優化策略
1. 創造新機制。開發戶外游戲活動,需要創造出有利的新活動機制,結合混齡游戲,打破原有的課程適齡化情況,沒有班級界限的情況下,安排不同年級但是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有較多接觸的學生一起參與游戲課程,為其提供自由組合的機會,并且使戶外游戲課程的活動環境變得更加立體多樣,營造一個更像是幼兒可以自由活動的生活化課程模式。例如幼兒園可以安排每周的一個下午作為全園戶外游戲活動的時間,并且在戶外活動場地的每一個區域內安排兩到三名教師,再安排兩名教師負責巡邏以及統籌組織各個區域之間的活動。區域內的教師主要負責進行游戲材料準備以及游戲內容安排,實施有效的教學指導和安全管理,這樣在教師帶領下學生會有序并且積極地開展活動。
2. 教師工作。戶外游戲與普通的教師內開展的課程不同,對教師的要求也就越高,教師不僅需要認真負責課程開發,還需要做好課堂管理工作,在保證學生的安全情況下提升教學效果。相關課程的教師要時常繼續教學反思,在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做好后續游戲指導工作。為了方便教師管理學生,在準備工作階段也不可馬虎,對于辨認出學生的胸卡、教學教具分配、游戲場景設置等都需要教師提前安排好,在出現問題之后采取對應的解決方案及時運作,避免因為戶外游戲問題給課堂、幼兒園或者是學生家長造成麻煩。
3. 反思改進。在進行戶外游戲課程開發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記錄課程的實際效果,將課程效果記錄在規范的平臺或者是園內規定的資料活頁中,并且以教師收集到的這份資料作為之后課程改良的重要依據。此外,教師之間也要積極進行交流,了解不同的幼兒在戶外游戲課程中的表現以及出現相關問題的最佳改善辦法,探究最佳教學方法,及時改變教學策略,使戶外游戲課程更具有實效性和科學性,同時還可以將相關的辦法策略利用到其他課程教學中,促進幼兒園內教學體系建設。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園本化戶外游戲課程開發不僅需要重視課程園本化,還需要重視課程游戲化,能夠在不斷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幼兒可以在戶外游戲活動中收獲與自然、與當地環境接觸后的自由與快樂,提升思考能力、動手能力、探索能力和合作能力。并且幼兒教育也可以逐漸隨著經濟文化發展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入,積極反思當前幼兒教育現狀,加大園內改革力度,創新教師教育教學模式,滿足當代幼兒發展需求以及社會發展要求,實現幼兒課程的科學化、現代化、高效化,完成教育對社會、對國家的重要積極影響作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以及國家今后十幾年、二十幾年的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培養力量。
參考文獻:
[1] 周雅君. 談幼兒教學游戲化的意義及發展措施[J]. 才智,2019(32):114-115.
[2] 王海霞. 幼兒戶外游戲的構建策略探究[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0):93.
[3] 莫莉. 淺談基于游戲化的幼兒園園本課程的開發[J]. 科教導刊-電子版(中旬),2019(09):44.
[4] 黃英. 基于課程游戲化的戶外游戲開發與應用策略[J]. 文理導航,2018(33):91.
(責任編輯:汪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