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偉橋
摘 要:初中教師的德育工作,目的是為了培養綜合素質人才。現如今初中德育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教師普遍不重視初中階段的德育課程,過于追求分數和升學。初中階段孩子們的身心發育進入青春期,不僅是身體在迅速發育,心理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這個階段如果教師不能給學生正確的指導,學生思想很容易走偏。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包括了確保學生的政治方向正確,還包括培養學生形成一個健康的價值觀和道德觀。隨著我國新課標改革向縱深推進,德育工作被提到愈發重要的位置上,德育工作的有序進行,是班級形成優良班風的前提,也有助于形成一個穩定的學習氛圍。在本文中,筆者將歸納概括初中階段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實踐的現實意義,并為其探索多樣性的方法路徑。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施策略
初中生因為剛剛步入青春期,對于許多事物都表現出三分鐘熱度,同時逆反心理比較強,常常對于傳統的主流思想表現出標新立異的特點。因此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工作的時候應當首先關注學生們的心理狀態,有針對性的開展德育教育。首先要轉變自身的傳統教育理念,不要將德育工作置于學科教育的末端,許多班主任都存在占用德育工作時間開展教學任務,這一舉措既反映了普遍不重視德育教學的心理,也不利于在學生心目中強調思想道德品質的重要性。從某些角度來看,班主任在一個班級中處于至關重要的位置,他是對學生具體心理狀況的了解最清楚的教師,班主任在德育方面的重視程度直接關系到一個班級班風的培養。班主任作為連接學校、學生、家長、老師之間的橋梁與紐帶,應當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將德育工作納入到日常重要教學工作中。初中階段的學生在網絡空間受到各種網絡文化的影響,稍不注意就容易被誤導,心理產生扭曲,因此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勢必長期進行下去。
一、創新德育方式方法,更新教育理念
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的前提是班主任改變過去傳統的教育理念,將初中階段學生的德育工作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摒棄陳舊的觀念。結合新媒體時代,學生對于各種音視頻接觸的使用偏好性,將德育教育融入到時代發展中,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設培育后備軍。在具體的德育工作開展措施上,班主任應當學會將德育工作融入到日常的班級管理工作之中,多與其他學科的老師溝通交流,能夠為德育工作拓寬渠道,使得德育工作在其他渠道之中也能有所發展。另一方面,教師不應過分強調學科成績的重要性,特別是在“雙減”政策出臺之后,應當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減負增效,落實好國家對德育教育的發展目標。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后,要有針對性的開展德育工作,不能只根據成績對學生進行表揚或批評,要更加關注學生全方面的素質培養,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更應該給予鼓勵,而對于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也要看到他不足的地方指出來。
二、家校共育,與家長建立良好的溝通平臺
初中階段的學生現在大部分都是在校寄宿,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班主任與學生的交流有些時候比父母還多,但是在教育過程中不能脫離父母的教導,因此班主任應當借助網絡工具與家長多進行溝通交流孩子在校表現和心理狀態。對于某些出現德育問題的孩子,應當及時告知家長,并且通過家長了解孩子所處的生活環境,分析出孩子思想變化的現實原因,并與家長溝通解決方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應當以身作則,力求形成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學校方面也可以在微信公眾號、微信家長群發布關于道德品質教育的文章或視頻,使家長更加重視對于孩子道德品質方面的培養。班主任為了塑造一個優良的班風,可以舉辦一些與美好思想道德相關的主題班會,例如“身邊榜樣”“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等。在主題班會開展期間,班主任應堅持以學生為主的核心教育理念,讓學生在班會上自由發言,營造良好的班級討論氛圍。如此在家長和老師的通力合作下,使得德育教學在真正落到實處。
三、與學生建立和諧關系,掌握學生心理動態
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的前提之一就是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友好和諧,如果班主任無法掌握學生的心理需求,那就很難使德育工作取得成效。而與學生進行交流時,要綜合了解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不能全部重點放在學習成績的表揚與批評上。然后開展與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班級情況相符合的德育教學活動。例如在假期間,班主任可以布置一個有趣的校外閱讀活動,通過在課下知識的獲取,感受文章中作者所傳遞的大愛。同時教師為了與學生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要針對不同學生的言行舉止來制定德育方案。在與學生交流時,不少班主任會發現,初中生普遍存在不愿與人交流,有事兒喜歡放在心里不愿傾訴的特點,遇到這種情況班主任首先要擺脫過去傳統教育理念中“一言堂”的弊病,就需要班主任適時放低姿態,以一個朋友的身份與學生進行交流。除了專門的德育課堂,教師也可以將德育工作與教學工作相結合,在課堂上結合社會熱點與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在課堂上有表達自我道德意識的平臺,并且通過對正確道德觀的認可使學生能夠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范。
結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發展階段,我們朝著第二個百年目標奮進,在國家發展獲得經濟迅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之際,新時代的中學班主任,應當為扣好學生的“人生第一粒扣子”不懈努力,為國家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做貢獻。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是判斷其能否為社會和人民全心全意服務的標準之一,班主任開展的德育工作,一定要首先轉變教育理念,然后與家長一起合作溝通學生的思想狀態,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健康積極的學習環境中成長。
參考文獻:
[1]浦蟠奇.初中德育教育的具體方法分析[J].亞太教育,2019(07):115.
[2]游華.新時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對策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