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佳
摘要:重視和提升實驗教學反思是實驗教學組成的一部分,是物理教師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打造高效課堂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要從落實、提升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要求,教學活動是否促使學生動手能力、邏輯分析能力等科學探究和科學思維能力得到提高,學生科學實驗態度、責任是否提升三個方面進行綜合性反思。
關鍵詞:教學反思;物理核心素養;物理實驗教學;科學探究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課堂教學和教研活動實際為背景,分析在教學活動和教研活動中的得失,總結經驗,剖析不足,提出改進方案并書面化的教學行為。其表現形式是以參教者個人或教研組為單元,對教育教學活動進行課后的回顧,進行綜合的分析,并形成教學心得,以促進教學能力的提高和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相較于教學評估來說,教學反思是參教者課后對教學的主觀評價行為。教學評估是以參教者的教學活動為背景,組織相關教學人員或者教研人員對參教者的教學活動依據一定的教學標準進行評價,客觀因素是評價的主要依據。因此作為實驗教學組成的一部份,重視和提升實驗教學反思是我們物理教師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打造高效課堂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如何做好實驗課的教學反思呢?我在不斷的教學研究和嘗試中總結出了一些方法,供教學參考。
一、反思對落實、發展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要求是否到位
新課標在提高中學生科學探究素養時指出,基于觀察和實驗提出物理問題,形成猜想和假設、設計實驗和制定方案、獲取和處理信息;基于證據得出結論并做出解釋,以及對科學探究過程和結果進行交流、評估、反思的能力。在這個總目標的基礎上,新課標對科學探究物理學科素養劃分了五個梯度認知水平(見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附錄)。教師在實驗教學備課中要思考依據科學探究的認知水平,我們在教學中要通過實驗教學和操作使學生在那個水平上得到加強和提升。而課后要反思在教學中對預定的提升學生科學探究素養的水平是否得到了落實。為了落實提升學生物理科學探究核心素養我們要反思我們教學方式是否啟用啟發式、探究式教學。要反思我們的教學流程是否依據課程評價的標準進行了優化,是否根據學生實際學習的能力展開分層教學等等。我在調研中發現,大部分的學校老師在備課時還停留在舊的課程標準上。而新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已經在2017年頒布(初中最新的課程標準是2011版)。對比新課程標準,課改區的新教材反映出許多良好的發展變化。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改革的突破口表現出由驗證實驗向探究實驗的方向發展;由測定性實驗向實驗設計方向發展;由純學科內容向貼近學生生活的方向發展;由課時觀向課題觀的方向發展。這些新的動向,雖然從我們教學的教材中還體現不太突出,但我們的老師也應當關注新課改下這些變化、并反思我們的教學,是否也在實驗教學中進行適時的變化。用核心素養的教學要求來設計實驗,提升學生不同層級的科學探究水平,不做井底之蛙。
二、反思教學活動是否使學生動手能力、邏輯分析能力等科學探究和科學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物理實驗的過程是學生全面理解和掌握運用物理實驗手段總結物理規律、運用物理規律的過程。這個過程的完成是形成學生學科物理關鍵能力、發展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要求。所以實驗教學的過程中不光要重視實驗,還要在實驗的過程中加強科學素養的培養。我們在實驗教學后要反思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是否有機的完成了綜合素養的提升。我們要反思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是否給予學生發表自己想法、互相交流的機會、是否對學生的交流給予了呼應和指導。我們要反思是否引導學生分析結論與假設之間的關系,因為這涉及到問題的邏輯推理、是引導學生形成科學思維的重要過程。我們要反思是否引導學生回顧實驗過程、總結實驗的得失,這是引導學生由單一問題向全面發現、由課時研究向課題研究的重要引導,有助于學生形成全面的物理觀念。我們要反思是否指導學生完成了科學的實驗探究報告。是否認真的分析了學生實驗報告反映上來的問題,并及時與學生進行了知識上的溝通和交流。我們可以在制定的實驗報告中增加學生發現與疑惑這個專欄,便于學生對實驗現象的全面認識,這有助于學生形成嚴謹的科學探究體系。同時我們也要反思通過教學評估反饋的意見、及時的修正我們自己的實驗教學。
三、反思學生科學實驗態度、責任是否提升
通過物理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科學態度與責任是養成和發展學生物理學科素養的重要途徑。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不但涵蓋了思維、技能、探究的要求,也是培養學生認識科學本質,認識科學、技術、社會、環境關系的要求。科學的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能激發學生探索自然的興趣,促進學生探索的動力,形成嚴謹、認真、規范的探究品質。在追求人類文明進步和自然和諧發展中樹立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和道德感。
因此我們在實驗教學中要反思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是否嚴謹認真。如對于實驗課堂探究氣氛不嚴謹,學生沒有認真的態度和扎實的物理知識儲備來面對物理探究實驗等,教師要多找原因,多想辦法。我們要反思是否自身教學方法單一、實驗設計缺乏新意以及教師個人教學風格等,這些都會影響學生參與實驗的態度,并進一步影響學習的效果。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及時的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了解學生、提升自己。我們要反思和分析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一部分學生認為物理學科比較難,從而在學習中弱化或者放棄物理課程、導致從思想上參與物理實驗課的興趣不高;也有一部份學生小組合作意識欠缺,在物理實驗中不動手或者少動手,參與實驗的程度不高;還有一部份學生因為學習基礎比較薄弱,而物理一部份實驗對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導致實驗的教學要求超出了學生的認知水平,使實驗課堂效率低下,學生參與實驗程度不高。所以我們教師要在我們的實驗教學后反思這些問題。不能停留在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只是為了完成一節實驗課。我們應該熟悉每個實驗的技能和知識要求,同時針對不同的學生開展分層教學,分課時教學、分興趣小組教學等,劃分不同的科學探究水平,依據不同的評價標準來進行教學。這不正是當下新課改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要求嗎?我們教師也要反思在現有實驗條件下,如何進行實驗創新,吸引學生參與實驗課的興趣。從而改變學生上實驗課態度,循序漸進在實驗教學中不斷的提升學生科學的態度與責任。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