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威
摘 要: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新時代的教學要求。在小學階段數學作為重要學科,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我們需要解決的一大問題。由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理解不透徹,師生之間缺乏溝通,導致數學核心素養培養效果不佳。對此筆者提出芻蕘之議,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一、借助生活問題,培養學生數感
數學是一門形式科學,以數字和圖形為主,對學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較高,但小學階段的學生更擅長直觀學習,相比于純理論知識更容易從身邊事物獲取知識。這就需要教師進行生活化教學,借助生活實例,講述數學知識,培養學生興趣,在問題中培養學生的數感,引領學生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意義,奠定學生數學認知基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接下來的數學教學創造相應的便利。
例如教師在講述《認識鐘表》時,教師可以借助相關的模型將學生所說的時間進行展示,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適當進行拓展,比如對一刻鐘、半小時這樣的概念進行講述,加深學生對時間的理解,教師可以操作鐘表講述長針、短針分別代表什么?隨后教師鼓勵學生進行操作,教師說出相關時間,學生進行展示,教師指出學生的錯誤,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解釋時針每個數字之間含義、分針數字之間的含義,以此奠定學生對數學的認知基礎。
二、進行幾何教學,培養空間觀念
數學由代數和幾何兩大部分構成,對于小學生而言幾何知識相對抽象,理解起來相對困難。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缺乏空間觀念,所以教師在進行幾何教學時,應注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這需要學生具備想象、比較以及抽象分析能力。教師可以結合相關的數學模型進行實物講解,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同時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例如教師在講述《長方體》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直觀地向學生展示相應的幾何知識,比如體積公式、表面積公式,隨后教師進行相應幾何體的繪圖,并讓學生進行訓練,比如讓學生畫出長6CM,寬4CM,高3CM的長方體,讓學生學會尺規作圖,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同時讓學生計算相應的表面積和體積,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并讓學生自己制作相關的長方體,了解側面、對面、底面彼此之間的位置關系,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畫出相應的長方體展開圖,以此培養學生的空間意識。
三、進行例題練習,培養運算能力
在小學階段,數學以數的運算為主要內容,但是教材受篇幅所限,例題與實際銜接不佳,導致學生在實際解題過程中,能力沒有得到很好地培養,在面對較難題目時無法獲得成就感。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教學,讓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同的練習題,幫助學生突破瓶頸,夯實基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教師在講述《混合運算》時,教師可以首先詢問學生對單一的加減乘除運算的理解,比如35+16=?58-19=?343÷7=?13x15=?初步訓練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隨后教師可以進行混合運算例題講解,6x16+12÷4=?教師可以告知學生運算的順序,對于同時具有乘除和加減的,應該首先進行乘除運算,隨后從左至右進行加減運算,隨后教師加入包含小括號的運算例題,比如6x(3+5)+45÷5x3=?教師可以告知學生首先計算小括號里面內容,之后進行乘除運算,最后進行加減運算。
四、進行數據分析,培養探究意識
數學不僅是數字的運算,還是數據的統計和分析。但學生對數字的理解相對欠缺,這就需要教師做好引導工作,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分析數字、圖形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數據分析能力。教師也應該積極參與其中,并制定練習任務,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有關數據分析的知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和生活觀念,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例如教師在講述《統計》時,教師首先詢問學生統計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有哪些?學生進行回答:人口普查、經濟總量計算都需要統計。近期學生學生更加容易理解自己能夠明顯感知到的實例,所以教師可以結合學生近期的成績表進行統計內容的講解,讓學生思考通過統計數據,我們可以分析什么信息?學生回答:通過成績統計可以分析出學生的平均水平,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知識掌握情況。結合實際案例加深學生對統計知識的理解。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生活中的統計,比如記錄自己每天的微信步數,結合相應的數據進行分析,得出自己大致的運動情況。教師也應該積極參與其中,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構建平等和諧的教學理念。
五、設計推理活動,培養符號意識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該及時轉變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根據教學情況設計推理活動,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在數學內容中加入數學符號,加深學生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提升學生理解運用符號的能力,了解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將學生數感、運算能力、數學抽象意識得以全面的提高,保證高效的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例如教師在講述質數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設置相應的例題33、34、35、()、39,讓學生思考小括號中應該填寫什么?學生分別進行回答,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思考:今天這節課的主題是質數,大家可以從質數的角度考慮,學生發現從33到39這些數字是整數而且都是不斷增加的,所以這個數字是在36到38之間,另外33、34、35以及39都可以是兩個質數的乘積,而36是個合數,37無法拆解為兩個質數的乘積,而38可以拆為2x19,所以應該填寫38,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詢問學生質數、合數的概念,進行知識遷移,教師還應該講解多邊形的面積,告知學生符號公式,初步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教師應積極聯系生活實際,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師生互動,鼓勵學生積極探究,提高知識運用能力,在實踐探究中感受數學知識的樂趣,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提高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陳燕煌.小學數學計算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52):71-72.
[2]虞婉琳.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之空間觀念培養策略探析[J].新課程,2021(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