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提出,使得核心素養逐步滲透到各個學科中,也促使了教育界的改革和創新。學科核心素養是核心素養在特定學科中的具體化。地理核心素養關乎著學生未來的全面發展,是他們在以后進行更高維度學習的重要基礎,具備十分深遠的影響。對此,初中地理課堂上,教師要秉持著生本理念,應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加強和學生的互動交流,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加強學生知識應用水平,提高教學有效性和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目標,更好地滿足素質教育的需求。
關鍵詞:初中地理;核心素養;創新教學;實踐探究
引言:
自從新課改全面實施以來,教育界對于核心素養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地理作為初中課程體系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課程之一。教師之所以重視初中地理教學中有關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因為一方面可以幫助教師更加有效地實現初中地理課程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更好地從地理的角度分析我們所賴以生存的家園;另一方面可以加強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懂得一些實用的地理小技巧。筆者一直在探究如何有效地在初中地理教育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此過程中獲得了一些心得和體會,接下來將對此展開詳細闡述,如有不足之處歡迎指正。
1初中地理核心素養的內涵
初中地理核心素養包含的內容較為多元,簡單概括可以分為人地協調觀、區域認知、地理思維、地理實踐能力這四部分。人地協調觀主要指的是學生對于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要如何協調從而使二者達到一種動態平衡的認知,知道我們對于環境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哪幾方面。區域認知主要是要求學生掌握分析人地關系和地域系統的方法,對該系統的問題、特點進行解釋、分析、探究、預測,比如南方天氣呈現“梅雨時節雨紛紛”的特點,其成因用地理知識該如何解釋。地理思維指的是學生經過初中地理的學習之后,能夠系統、全面、動態地認識地理現象和事物的能力,在分析地理問題時以多維度、多層次的方式進行,將各個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的因素分析清楚,從而辯證性地看待不同區域的地理環境特點。地理實踐能力則指的是學生在進行地理社會調查、戶外考察以及模擬實驗時,能夠根據現有的地理工具完成實踐活動,始終踴躍參與,并根據自身在活動中的收獲以地理眼光欣賞和認識地理環境。
2初中地理教學中滲透地理核心素養的策略
2.1構建趣味課堂,激發學生主動性
初中地理內容豐富,知識比較復雜,地理教學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同時由于初中生正處在青春期,自制力不足,在課堂上經常會出現走神的情況,如果缺乏學習地理的興趣,不但影響教學效果的提升,還會阻礙自身的健康發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打造趣味課堂,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學習欲望。同時,核心素養理念下,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能夠從內心深處感受到地理學習的快樂,提高學生成就感,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
例如,在學習“大洲和大洋”這節知識時,本節知識的重要任務就是讓學生熟悉七大洲和四大洋,具體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只是按著教材的內容進行講解,不但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還會阻礙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對此,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構建充滿趣味的地理課堂,如袋鼠是大洋洲中最有名的動物,學習大洋洲有關知識的時候,可以用臥著的袋鼠來描述大洋洲的形狀,同時鼓勵學生用同樣的方法來描述其他大洲。這樣,教師能夠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欲望,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以及對學生的吸引力,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做好鋪墊。
2.2設疑引導,培養學生綜合思維
社會在不斷的進步和發展,與此同時各種各樣的地理問題也接踵而至。比如環境問題、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發展問題等。在分析地理問題時,教師注意引領學生認識人類和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綜合思維。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善于設計有思維含量的地理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逐步提升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
例如,在學習《巴西》這節課時,國家作為一個較小尺度的區域,不僅要了解該國家的自然環境特點,還要能夠聯系該國家的自然環境特點,簡要分析該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實例。教學中,教師可以從“要素綜合”“地方綜合”“時空綜合”等角度設計地理問題,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綜合思維。如:巴西有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思考為什么水量最大,流域最廣?這個問題要求學生進行要素綜合去分析。又如:運用資料認識殖民統治對巴西人種、文化的影響。這里引導學生進行地方綜合來思考完成;再如:巴西擺脫殖民統治建立獨立的主權國家,尤其二戰后經濟快速發展。現已成為發展中的工農業大國。巴西因地制宜發展經濟則側重于時空綜合的角度來分析。
2.3注重培養學生地理實踐能力
初中地理課堂上,教師需要重新認識教學目標,不但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還要提高學生知識應用水平,培養學生地理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就是課外活動,地理是一門實踐性強的學科,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開展實踐活動不但能夠滿足學科教學的需求,還可以發展學生地理核心素養。同時地理實踐活動還可以加強學生對地理學科的認識,提高學生動手能力,促進學生的不斷發展。
例如,學習“地形和地勢”這節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調查本地區的地形,學生可以上網查找資料、咨詢本地居民、實地觀察等。在課外活動中,學生可以學到書本中沒有的知識,拓展自身視野的同時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可以接觸到不同的人和事,鍛煉自身的能力和相關技能,實現健康發展。
結束語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地理知識基礎,引導他們掌握探究地理現象的系統性方法,使其懂得以辯證的眼光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不斷提高地理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良好的地理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林眉.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地理教學研究[J].考試周刊,2020(99):137-138.
[2]蘇福生.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地理課堂實踐力研究[J].考試周刊,2020(99):141-142.
[3]陳蕊.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地理教學的創新構建[J].智力,2020(34):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