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進行下,高中數學教師們也在這一大背景下尋求切實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高中數學學科的教學質量。大單元整合教學是構建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又一有利途徑,在教學中,需要教師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豐富教學內容的設計,促進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不斷提升。基于此,本文筆者將對高中數學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大單元教學在數學學科中的應用策略,希望能對廣大教育者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高中數學;新課改;核心素養;大單元教學
前言
從過去到現在來看,數學學科都在高中學校教育中占據十分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對于考試需掌握的知識,還是學生將學習的數學知識應用于我們的生活中來說,數學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隨著時代的改變,新課程政策的實施也不斷激勵著教育工作者創新教學教法,提升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負擔。對此,數學教師們對于數學學科的發展也提出了相應的教學策略,大單元教學就是一種很好的數學教學方法,增強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同時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對單元整合教學法的應用進行分析,已成為研究的熱點,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對高中數學這種教學方法的分析,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本文中,筆者沒有將所有的方法一一羅列出來,而是從復雜的理論中挑選出我認為重要的方法。
一、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沒有激發高中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以往高中數學教學以教師為主導,課堂采用教師全程授課模式,讓學生盲目“吃下”數學知識,良好的教學氛圍自然不能形成,也不利于學生吸收知識,導致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大大降低。對高中學生而言,他們對所學學科的興趣同樣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數學學習的有效性。
2.應試導向導致學習壓力大,對數學缺乏興趣
對于當前新時代背景下,許多教師仍然沒有跟上時代的進步。他們仍然使用舊的教學方法來教學,他們仍然通過應試導向來進行指導,這與大的時代背景是矛盾的。在這種類型的教學下,學生通常會對作業和考試感到很大的壓力,然后他們會逐漸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主性,甚至對學習感到厭倦。
3.教育觀念已不能適應新時代的要求
作為教育者,教師不應盲目、片面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而應把自己定位為引導者,引導學生學習。作為高中教師,很多人不重視與學生的交流與互動,不能在規定的時間范圍內了解學生的思想和知識水平。
二、高中數學大單元教學的意義
1.符合新時代政策的教學要求
作為教育最重要的階段,高中階段一直備受關注。在新課程以及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大背景下,各校應轉變教師培訓觀念,樹立正確的教學視角,提高教師教育能力,組建專業隊伍,全面提高學校教育質量,減輕學生學業負擔。這樣,以高中數學教材為本的大單元整合教學,更符合這一政策要求,教學目標是追求學生的全面發展,減輕學生學習壓力,有效提高教育效果。
2.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大有裨益
以往教育中經常采用“灌輸”教育,但這不利于學生吸收。老師是學生的引導者,他們的教學方法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這種教育既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又消耗了學生的熱情,導致機械學習和記憶知識。運用大單元整合教學法,教師可以調整知識結構,使學生有目標地學習,既能積累知識,加深理解,又能有效改善記憶。老師只要根據單元主題進行引導,就可以增強學生的主體性,活躍沉悶的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高中數學單元整合教學策略
1.創新教學方法去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要求學生具備很強的邏輯分析能力,這導致了教學和學習的乏味枯燥。對單元整合教學的研究改變了這一現狀,不再集中在知識點上,使教材無窮無盡,使數學教學充滿樂趣。所以,要讓課堂充滿活力和趣味,教師需要改變教學方法和策略。比如,多媒體教學可以應用于數學教學中,PPT制作過程中,可將課件按單元制作,作為吸引學生注意的教材,引入日常生活中豐富的共同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形成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課堂
在素質教育的時代背景下,不管在什么學科的教學中,都應該遵循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形式。數學教師要構建數學高效課堂,那么在教學中就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教師主導作用。在自主學習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單元知識,尋找相關的知識材料,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就學生的身心發展來看,高中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都已經相對成熟,思維能力有了很大發展,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充分而深入地分析,設計適合高中學生的教學方法,進而充分發揮高中生對于數學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诖耍髥卧辖虒W法在數學課堂的有效應用就會大大提升,為詳細分析高中整合的各單元數學知識,可采用小組討論學習的教學方法。在這種合作討論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們通過互相溝通,互相幫助,最終形成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在這一過程中,作為課堂的主體,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可以不斷提高,隨著學生能力和學習效率的提高,教學變得更加高效。
3.大單元教學活動的開展要結合多種數學要素的關聯
關聯在數學教育中是指運用整體關聯思維來學習,包括縱向聯系和橫向聯系。垂直關聯性體現在數學知識的點、線、面不斷積累過程中,表現為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橫向聯系表現為不同領域知識的相互滲透、方法與概念的相互融合、學生在數學文化中的相互碰撞、促進、共享與融合以及學生數學文化的相互促進與成長。例如,在“空間幾何體”中,教師應做好教學設計,圍繞柱、錐、臺、球將單元整體聯系起來,將這幾類空間幾何的數學要素的關聯體現出來,并在這一層次上做好方法概念的相互融合碰撞,使學生獲得數學的整體知識要素。
4.視野拓展,提高觀察能力
視野決定人的思想高度,視野越寬,就越能有更高的層次和更高的境界。老師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擴展學生的視野是必要的。舉例來說,在實際教學中進行多媒體教學,與教育內容相關的新聞片段和小視頻都可以進行運用,使學生可以豐富知識的內涵。數學的內容、思想和情感只有在思想內涵得到改善時才能得到理解。單元整合教學法相對自由,可以運用豐富的導論,積極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和生活的能力,使學生懂得物質來源于生活,需要去發現和挖掘。這樣一來,學生就不會把數學變成一種負擔,他們會對數學感興趣,他們會發現學習的樂趣。
結語
總之,高中數學教師要在新課程改革下進行有效教學,就必須把握學生目前的學習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引入大單元整合教學,針對學生實際情況,教師改變教學策略,基于教材整合單元知識點,形成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連點成線,連線成面,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和樂趣,最終達到有效學習。
參考文獻:
[1]王明輝.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單元教學實踐[J].考試周刊,2020,(59).
[2]燕潔.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高中數學單元教學實踐研究[J].教師,2020,(18).
[3]李小奎,韓娟.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單元教學設計的實踐研究[J].科教文匯,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