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明
摘要: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閱讀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獲得知識,還能夠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素質教育已成為當下教育的主旋律,所以教師應當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奠定基礎。基于此,文章對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閱讀能力;培養策略
個性化、創新性閱讀能力是小學生核心素養發展中不可缺少的必備能力,教師利用數字化網絡不斷豐富教學資源,為學生帶來更多新穎、獨特的閱讀素材,使其在不知不覺中對閱讀產生濃郁興趣,繼而產生自主閱讀的欲望。另外,教師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整合教學資源,為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提供強有力的師資支持,為其未來學習與發展做好鋪墊。
一、鼓勵學生表達,發展學生語言運用能力
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積累了不少的知識,教師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時候可以為學生創設表達的舞臺,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讓學生學會結合具體的場景來組織自己的語言,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幫助學生熟悉語言的應用習慣。在學習《北京的春節》時,教師要想使學生了解作者筆下的春節,感受北京春節的韻味,培養學生對傳統節日、傳統文化的熱愛,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幫助學生理解作者的情感,在教學中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北京春節的圖片、視頻等,讓學生進行觀察,并說一說自己印象中的春節是怎樣的。在學生表達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在表達的過程中形成語言組織的能力。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說一說春節常見的慶祝活動,分享自己與家人慶祝春節的經歷,進一步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二、鼓勵學生思考,提升學生語文思維能力
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需要養成語文思維,學會自主分析問題,理解答案。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創設問題,引領學生思考,讓學生在分析課文的過程中,完成閱讀,了解課文主旨,從閱讀中提煉出自己想要的東西,提升思維水平。在學習《草船借箭》時,教師要想使學生了解《草船借箭》的故事經過,讓學生知道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就要幫助學生分析諸葛亮、周瑜等人的性格特點,培養學生積極動腦的習慣。在教學中可以結合課文內容為學生設置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是什么?文中出現了哪些主要人物?你能說一說故事的起因嗎?周瑜為什么要讓諸葛亮立下軍令狀?周瑜是一個怎樣的人?諸葛亮感到慌張了嗎?為什么?諸葛亮是怎樣完成任務的?你能說一說曹操的性格嗎?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概述課文的主要內容嗎?我們應該學習諸葛亮怎樣的品質?學生圍繞問題對課文進行分析,知道了故事中周瑜、諸葛亮等歷史人物,通過周瑜和諸葛亮之間發生的故事,突顯了諸葛亮善于思考、游刃有余的一面。教師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可以為學生設置開放性問題,讓學生繼續思考:你從中獲得了怎樣的啟發?你認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同樣的事情,應該怎樣做?學生在動腦思考中,會開闊自己的心胸,做一個聰明、坦蕩的人,得到良好的教育引導,形成語文思維判斷能力。
三、鼓勵學生合作,優化學生審美創造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擴大學生的聯系范圍,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讓學生在溝通中揣摩故事的語言,品味故事的情節,獲得成長的啟示,優化學生審美創造的能力。在學習《魯濱遜漂流記(節選)》時,教師要想使學生全面地了解魯濱遜,學習魯濱遜堅忍不拔的優秀品質,就要幫助學生理解魯濱遜流落荒島后的心理變化,促使學生從中獲得成長的啟發。在教學中可以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引導學生閱讀把握文章內容,品味語言特色,了解魯濱遜漂流荒島的故事,鍛煉學生與人合作的能力。教師對學生進行小組劃分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意見,遵從學生的意愿進行小組劃分,然后讓學生完成合作任務:魯濱遜是一個怎樣的人?他在荒島上克服了哪些困難?你在生活或者學習中遇到過困難嗎?你是怎樣解決的?試著學習魯濱遜,梳理其中的好處與壞處。學生在合作中,找到了與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發揮了自己在合作中的優勢,感受到了魯濱遜的情感變化,知道魯濱遜是怎樣一步一步解決問題的,學生表示會學習魯濱遜的優秀品質,永遠心存希望。學生在合作中還可以分享自己最喜愛的句子,說出喜愛的理由,與組內其他成員進行友好交流,提高自己的審美鑒賞水平。
四、鼓勵學生實踐,考查學生文化理解水平
實踐出真知。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實踐活動來優化學生的學習技能,讓學生學會靈活地運用語文知識,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握知識背后的文化內涵,獲得技能、心靈上的發展。學生在實踐中會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對自己的學習狀態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在學習《田忌賽馬》時,教師要想使學生了解田忌賽馬的經過,知道田忌是如何在孫臏的幫助下扭轉敗局,贏過齊威王的,幫助學生完成對課文內容的分析,鍛煉學生拆解文章結構的能力,提升學生的文化理解水平,在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完成實踐任務,促使學生發現自己在學習中出現的紕漏。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手中的筆繪制與課文相關的思維導圖,圍繞“田忌賽馬”的主題,分析田忌兩次賽馬的經過,了解田忌是如何利用賽馬的規則,調整自己的比賽策略,取得勝利的,培養學生靈活應變的意識。在學生進行思維導圖設計的時候,教師可以進行巡視,觀察學生的設計情況,然后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讓學生注意到自己在課文閱讀過程中忽略的問題。
結語
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既是對其自身自律性、自我約束以及驅動力的培養,也是對學生終身閱讀意識的培養。小學語文教師利用多元化教學手段,不斷創新探索先進閱讀教學方法和技巧,引導學生養成自主閱讀、主動思考的好習慣,為構建高效課堂、促進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發展奠定可靠基礎。
參考文獻:
[1] 侯娟.小學語文教學中增強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21(17):60-62.
[2] 牛瑞麗.談小學語文中年級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中國新通信,2020,22(18):232.
[3] 劉華.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科技資訊,2020,18(20):135-137.
[4] 吳愛麗.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策略[J].中國新通信,2020,22(0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