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秀敏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將游戲活動融入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之中,以游戲化的教學模式來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在做游戲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同時也高效的掌握和理解各重、難點知識內容,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意義和價值。本文對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提出幾點策略。
關鍵詞:數學游戲;小學數學;教學應用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游戲化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綜合性的學習能力和數學素養,使學生在各種游戲活動實踐過程中掌握好高效的學習方法,轉化學生傳統的數學思想和邏輯思維,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因此,教師重點要在課前導入中合理設計游戲,為學生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注重多讓學生動手操作和自主探究,也要借用信息化教學輔助設備、數學模型等工具加強游戲活動效果,促使學生愛上數學課程。
1營造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1.1動手操作調動課堂氣氛
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豐富多樣的數學實驗情境,通過做有趣的實驗來理解數學各數量的關系、數學概念、運算法則、邏輯推導過程等內容,是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重要教學手段。例如,在講解青島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級《包裝盒—長方體和正方體》一課時,這節課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征,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棱、頂點以及長、寬、高的含義;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圖,同時根據展開圖想象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空間立體形狀。同樣,在課前導入環節中,教師可以引入折紙游戲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借用多媒體技術將各種折紙步驟展示出來,組織學生創作自己喜歡的折紙作品,培養學生良好的立體空間感。在課內授課環節中,引導學生發揮出自己的空間想象力用A4紙去制作長方體和正方體,根據折紙原理可先畫出立體圖形的展開圖,然后動手剪裁出展開圖,按照虛線進行立體圖形的構建,提高學生幾何圖形的學習能力。
1.2以微笑的方式授課,塑造教師親切可感的外在形象
教師的情感態度、語言藝術、性格特點、體形動作是營造良好的數學課堂教學氣氛的關鍵因素,在開展多元化的游戲活動時,教師要積極與學生共同參與到游戲活動中,并用鼓勵性的語言提高學生自信心和學習動力,通過心理交流和情感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價值觀和發展觀。而教師親切可感外在形象的主要體現形式在于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倡導學生個性化發展和學習成長,因此,在設計游戲活動的時候,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游戲設計當中,或者根據學生的喜好來選擇適合的游戲項目,不要采用強迫性的手段使學生去做游戲,從而達到理想的游戲化教學效果。
1.3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情趣和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和因素,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與游戲教學活動相結合,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的體驗感,充分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比如,教師可以在網上搜集一些益智類的數學游戲,通過多媒體輔助設備為學生進行展示,還可以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以闖關的形式讓學生完成各項游戲任務,在多種游戲模式中涉及到各種數學原理,從而達到鞏固數學知識的目的。除了利用多媒體輔助設備開展線上游戲活動之外,還可以在線下游戲活動中采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為學生導入相關的視頻、圖片、音頻素材,為學生創造各種游戲環境和游戲背景,使游戲教學活動更加生動有趣。
2利用數學模型充分調動學生感官
數學模型是數學課堂教學中所應用重要的輔助教學工具,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會應用數學模型為學生進行現場演示,讓學生通過直觀的觀察來理解數學知識,然而這并未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將數學模型發放到學生手中,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進行學習開展,有效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觀察能力等綜合性學習素質。例如,在講解青島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級《走進軍營—方向與位置》一課時,這節課的培養目標是發展學生空間觀念和辨認方向的意識,能夠通過指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出其余的三個方向,還能夠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理解坐標與方位的含義。根據教學內容,教師可以自己制作一個簡單的數學模型,比如,可以按照校園的結構制作成仿真模型來,將學生們都圍在一起來觀察校園模型,用東、南、西、北描述校園里各個方向的物體,使學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按照自己居住的環境畫出簡單的房屋構造示意圖來,并介紹自己的房建是怎樣布置的,提高學生良好的方位感。
總結
總之,數學游戲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課堂集中力,在做游戲的過程中也是對數學知識探究和思考的過程,實現了數學教學與趣味教學的相結合。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適度引用數學游戲,重點要在課前導入環節中讓學生通過做游戲完成自主學習任務,在課內講解中,讓學生通過做游戲深度理解重難點數學知識,從而切實發揮游戲教學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玉婷.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試題與研究.2020,(2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