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寫作教學在英語教學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寫作教學的成效并不理想,尤其是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問題愈發凸顯。本文在剖析了中職英語寫作教學的現況和對“支架式”教學理論的進一步了解的前提下,嘗試在建構主義理論具體指導下將“支架式”教學方式運用到中職英語寫作教學中,提升中職英語寫作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中職英語;寫作教學;支架教學法;教學策略
作者簡介:王靜,江蘇省銅山中等專業學校。
寫作是人們有目的用語言文字來體現客觀現實、抒發情感、傳遞基礎知識和信息內容的一種頗具創造力的過程。大到人們文化傳播和文明創造,小到廣告宣傳語和書信編寫,寫作無所不在??墒?,現階段中職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較弱,經常無法熟練地應用學過的英語基礎知識完成英語寫作。再加上一部分英語教師很少對學生進行具備目的性的英語寫作教學,通常就是給予學生一些全能寫作句式等,導致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無法獲得提高。在此,本文結合中職英語教學實踐,簡要闡述支架式教學方法指導下中職英語寫作教學的優化策略,以期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優化中職寫作教學提供積極的參考意見。
一、支架式教學的含義和教育價值
(一)支架式教學的含義
支架式教學方式下學生的學習過程被形象地比作工程建筑的過程,即學生在已有常識的前提下進行創新與遷移運用,最后可以實現更高質量的認知主題活動的過程。教師在這一環節中的作用是給予學生必需的支撐點,以提升學生自身創設新知的能力。支架式教學需要教師為受教育者創設認知給予一定架構,幫助學生對問題進一步了解,將學生逐漸引入到深層次學習中。本文所探討的就是在建構主義理論教學觀念和理論研究的輔導下,融合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學特色以及學生階段特性,對于英語寫作教學設計比較穩定的教學主題活動和架構。中職英語寫作教學是指依據中職學校學生英語寫作學習的現況,融合學生在英語學習中主要表現的個人特性,給予學生一定的支撐,給予學生一定的協助,激發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動力,幫助學生獲得語言綜合技能。
(二)應用支架式教學的實際意義
從建構主義理論發展而成的支架式教學法指導英語寫作教學,致力于進一步豐富寫作教學形式和內容,促進中職英語教學增質提效。但是,在現階段中職教育中,絕大部分學生的英語考試成績都居于平均水平的中下層,通常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不足,且自主學習能力相對落后,主動性和責任意識不強,因此學生的英語寫作情況也令人擔憂。支架式教學法徹底突破了傳統式教學方式,以學生為核心的教學過程有效推動了學生合作探究,協助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因而,將支架式教學法應用到中職英語寫作教學中,能夠有效改善中職英語寫作教學,提高中職學生的信心和英語寫作能力,促使學生在英語寫作實踐活動中能夠獲得綜合發展。
二、中職英語寫作教學的目的和意義
(一)提升學生語言運用能力
溝通交流是為了更好地傳送觀念,寫作作為-種重要的溝通方式貫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針對中職學生而言,能不能清楚、有效地用目的語開展溝通交流不僅體現了其語言水準,也顯露了其邏輯思維。學生在學習英語時,不僅需要把握基礎知識,如固定的短語和句式,促進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知識框架;而且需要學會應用所把握的語言基礎知識,進行語言表達和感情抒發。而寫作作為一種語言輸出活動,可以協助學生練習英語的語法到詞義的銜接,提升其語言能力。寫作也是學生發揮自主性獨立應用語言基礎知識的過程,由于學生用目的語開展表述時需要結合自身已經有的基礎知識,規范地應用英語語法知識,揣摩詞句的配搭,從而鍛煉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進而推動學生語言基礎的鞏固與發展。
(二)發展學生英語高階思維
語言是人際交往和交流信息的工具,人們的思維活動也是依靠語言組成的語義、分辨、推理等形式來開展的。語言的應用展現了創作者邏輯思維的深度和廣度,而寫作是對人邏輯思維能力和創作能力的檢測。因此,不論是對學生英語語言學習的輔助,或是對寫作者邏輯思維的練習,寫作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功能。中職生將來踏入崗位,在日常生活和人際交往中,仍需要用書面形式英語開展表述,因此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是促進學生專業化發展和快速適應崗位的必要需求。而中職學生目前英語寫作水平較低,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練習,進而鞏固學生英語水平。支架式教學指導中職寫作教學,必定會對學生的寫作習慣形成較大的沖擊,改變其原來寫作方式,促使學生逐漸習慣用英語表述,從少寫到多寫,從怕寫到愿寫,促進其寫作水平快速提升。
(三)充實學生語言知識積累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往往個人目標不明確,造成學生學習英語的驅動力不足。在寫作的引導下,學生需要接觸更多的語言信息,為此協助學生完成寫作與表達。這一過程改變了學生以往被動學習的方式,讓學生獨立吸取基礎知識、應用基礎知識,進而使學生明確目標,提升學習效果,協助學生開啟感情通道,推動外語學習。與此同時,感情要素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發揮著尤為重要的作用。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自我認同感廣泛較低,在學習英語上也是難以保持自信心。寫作的有效執行可以充足發掘學生的學習潛力,讓學生在表述自我真情實意中充分發揮自主學習能力,彌補寫作短板,了解自身、超越自己,提升學習英語主動性和信心。借助寫作教學不僅推動學生積極收集寫作素材,優化學生的語言知識積累,且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而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
三、支架創作課堂教學的對策
(一)創設教學情境
支架基礎理論重視“情景”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它要求教師根據課程內容與課程目標設計出與學生所學內容有關的、學生感興趣的、合乎日常生活的學習情境。因此,在中職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應當主動建立一種既與教材內容有關又能接近生活具體,更能激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育情景,讓學生在情境中耳濡目染地提升英語寫作能力。這類情景的構建關鍵反映在教學環節中writing這一環節設計中,通過結合單元主題聯系學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趣味寫作練習。
例如,在學習“Entertainment”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運用一些聲頻、短視頻或照片正確引導學生進入到這一主題中,并激勵學生表述出自身印象深刻的感受和經歷,進而激起學生對這一主題風格的興趣,融入學習中來。借助信息技術呈現與學生生活相關場景構建寫作情境,激發學生寫作積極性,促使學生積極投身于寫作練習中。
(二)設計問題
支架基礎理論倡導根據問題來學習的教學策略,其首要目標是引導學生自主思索和探究,促進學生的思維發散,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支架式教學強調運用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問題作為起點、原動力和驅動力,沒有問題的思維方式是一種淺薄的邏輯思維,在寫作教學中需要融合支架式教學引導學生寫作,促使學生結合設計的好問題進行思考,結合層次分明的問題設計激起學生探尋的積極性和對新知識的探究意識。在設計寫作問題中教師應盡量減少用“Yes”或“No”就可以回答的封閉式問題,設計問題時應當盡可能設計一些開放式的問題,同時在設計這種開放式問題中教師還需要兼顧學生的寫作能力,假如教師所設計的問題超過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便會喪失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而結合層次分明和難易適中的問題,能夠有效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探究中,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進入寫作中,提升學生的寫作自信心。
例如,在教師引導學生學習“Famous People”時,教師提出問題“What qualities do you like Newton?”,比問題“Which famous people do you know?”更能激起學生的邏輯思維。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拋出問題正確引導學生感悟情況的變化,同時還可以用問題讓學生進一步發散思維,豐富寫作內容,提升學生寫作質量。
(三)構建支架
支架式教學需要學生結合舊知識和新知識進行寫作,這就要求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應當協助學生激活舊知識,正確引導學生將早已把握的舊知識與新知識相聯系,在舊知識與新知識之間構建一道道“橋梁”,即“支架”。協助學生越過舊知識的門檻,完成新知識的把握,形成有效的“支架”。自然,“支架”的構建應當伴隨著學生把握知識的能力而不斷調節,只有合乎學生總體水平的“支架”才算是有效的。而伴隨著學生英語寫作水準的不斷提升,教師可以進一步降低搭建的“橋梁”的總數,正確引導學生逐漸學會獨立進行寫作并獲得知識和經驗。
例如,在教師指導學生學習“Environmental Protection”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總體水平設計問題,而學生解答問題后,將答案串聯起來便是對話或小短文的具體內容。這一過程減少了學生寫作的難度,為學生理解短文含義給予了輔助,也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伴隨著學生寫作能力的逐漸提高,教師可以進一步減少簡易問題的設計,正確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寫作,提升中職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四)小組合作學習
支架式教學引導下英語寫作教學離不開教師和學生的相互合作。支架式寫作教學的重點在于學習小組的分配和怎樣協助學生在合作中完成學習任務。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時應當把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作為支架式教學方式的一個關鍵應用方式,適當的組織小組成員有效合作,激勵學生在溝通交流、互幫互助與合作中完成學習任務。小組合作學習一方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另一方面又能協助學生從不一樣的角度進行獨立思考,進而使學生能更為深入地了解和把握更多的知識,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例如,在中職英語寫作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教師最先要掌握好學習小組的總數,一般而言以4到6人為一組最好,適當的學習小組總數能夠保證學習小組活動品質。其次,在分派學習小組組員時應當以“同組異質性、小組同質性”為原則,留意學習小組之間平衡性,防止學習小組之間的出現較大差別,保證公平公正的原則。最后,教師還需要對主題活動進行具體指導和監管,還應適時加入小組工作中并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和協助,盡可能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主動投入到學習小組學習活動中、傾聽學習小組組員建議的精華之處,進而使學生在共同學習中共同進步,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五)報告展現,匯總思考
“支架式”教學方式倡導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空間和溝通機遇,這就需要教師正確引導學生在進行一定的學習任務后,能將習得的知識和對問題的思索在課堂中以口頭報告、短劇劇本演示等方式加以呈現。這類報告展現不但可以活躍日課堂教學氣氛,提高學生之間的互動協作,更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與此同時,教師應重視引導學生整合思考,通過對教學活動的回望、評價以及匯總,引導學生對寫作過程思考和實現進一步了解。學生可以根據評價歸納自己學習過程中的收獲,促使學生在反思和報告中不斷發展。
例如,在支架式寫作教學中,教師在組織學生反思和報告過程中應當留意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個人評價和自我反省,對學習過程的思考可以協助學生認識自己的能力以及優勢,幫助學生充分運用發揮主觀能動性調節自身的學習過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升學生寫作水平。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支架”理論指導下的中職英語寫作教學方式進行改善和優化,協助中職英語教師能對寫作教學進行更深層次的了解,進而找出更適合中職學生寫作學習的有效的教學策略,全面提高中職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并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為學生未來職業生涯發展給予一定的推助力。
參考文獻:
[1]王俊.如何讓寫作課堂動起來——淺談中職英語寫作課堂中幾點思考[J].才智,2019(8):65.
[2]呂萍.淺析支架式教學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2017(43):53-54.
[3]沈斌.注重激趣,促中職英語寫作教學走出困境[J].高考,2018(22):285.
[4]方方.將語料庫中的“預制語塊”應用于中職英語寫作教學[J].科技資訊,2018(30):155-156.
[5]藍佩莉.探究中職英語寫作教學信息化策略[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8(6):101-102.
[6]倪青.淺談支架式教學及其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2018(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