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登山
摘 要:國學經典不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濃縮精華,也是我國深厚歷史人文底蘊的集中體現。將國學經典引入小學語文教學,不但可以改善單一化的語文教學格局,也能促進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充分滲透,從而使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產生突破性進展。文章主要探究了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期優化語文教學模式,打通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渠道,充實學生的閱讀素材,從多層面完善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和人文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國學經典;合作誦讀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22-008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2.029
國學經典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有形載體,具有非常深刻的現代教育意義。將國學經典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不但可以豐富學生的閱讀資源、鍛煉學生的經典誦讀能力,也能幫助學生建立健全人格、吸納優良傳統美德以及陶冶學生的智慧情操,從而落實我國立德樹人和素質教育的根本任務。基于此,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深度明確國學經典的應用價值,采取多元化教學手段實現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高效應用,從而引領學生領略經典文學藝術的無限魅力,使中華美德和民族精神在學生手中薪火相傳,大幅度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水平,下面我們就針對這一目標展開簡單的教學探究。
一、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國學經典意存高遠,兼具了人文性和藝術性,教師在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應用國學經典,無論是對于涵育學生的審美素養還是培植學生的人文意識來講,都發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經過深入的分析研討,我們將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總結為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引入國學經典可以豐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閱讀內容通常局限于語文教材課文,雖然教材課文都是經過精心選編的優秀篇章,但是數目畢竟有限,對于滿足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發展需求來講是遠遠不夠的。國學經典是非常優質的拓展性閱讀材料,教師在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國學經典,不但可以擴充學生的閱讀學習資源,也能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強化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從而加快小學語文教育體系改革步伐。第二,應用國學經典可以實現傳統文化元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無縫滲透,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與人文情懷。國學經典中的道德倫理觀承載著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系,小學生的心智人格、人文素養以及道德情操都處于關鍵性的構建時期,教師開發利用國學經典的德育價值以及人文教育價值,加強在語文教學中應用國學經典,不但可以實現傳統文化元素和德育元素在語文教學中的無縫滲透,也能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人文情懷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發展,從而顯著增強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使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得到弘揚和傳承。
二、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加強學情分析,為學生精選國學經典篇目
國學經典篇章燦若星海,每一篇、每一部都凝練著文學藝術和歷史文化的精髓,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講,他們的認知理解能力和語文素養都處于起步階段,并不是所有國學經典都適用于小學語文教學,教師應用國學經典時如果忽略實際學情,不但會降低國學經典的應用有效性,也容易帶給學生較大的思想壓力,甚至會引發學生對了解國學經典的抵觸情緒,這些都不利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與綜合素質的和諧發展。基于此,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國學經典時,應該夯實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念,加強學情分析,圍繞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需求,為學生精選國學經典篇目。這樣一方面可以整合語文教學目標,實現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順利引入;另一方面也能使教師選擇的國學經典篇目更加契合實際學情,幫助學生更加流暢地參與國學經典誦讀,從而達成預期的教學效果。首先,教師在為學生精選國學經典篇目時應該遵循適度原則,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和語文基礎,選擇難度適中的國學經典篇章,這樣既方便學生理解國學經典內容,也能增強學生參與國學經典誦讀的信心和興趣。其次,教師篩選國學經典篇目時,還應該考慮文篇是否具備德育價值,盡量為學生推薦一些思想精神高瞻、蘊含中華傳統美德的優質國學篇章,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也能落實德育教育,從而實現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高效應用[1]。
(二)結合日常教學,為學生創造更多接觸國學經典的機會
對于小學生來講,國學經典是比較陌生的,所以大多數學生了解國學經典的積極性都較為低迷,這是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國學經典時面臨的主要困境。實際上,語文課程和國學經典之間存在非常緊密的聯系,兩者都具備人文性,只要教師積極探索、科學規劃,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空間是非常廣泛的。基于此,教師在將國學經典引入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結合日常教學,為學生創造更多接觸國學經典的機會,這樣一方面學生可以循序漸進地熟悉國學經典,養成良好的國學誦讀習慣。另一方面語文課堂教學內容也能得到顯著的充實和拓展,從而大幅度提升小學語文整體教學水平,實現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科學應用。
(三)優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經典誦讀興趣
無論教育格局如何變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永遠是教師需要落實的根本任務,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也不例外。誦讀國學經典是學生了解和吸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要形式,同時也是發展學生語文素養和審美素質的重要途徑。但是就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現實情況而言,學生參與國學經典誦讀的興趣普遍不夠濃厚,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采用的教學手段過于單一,不但無法促進學生的思維覺醒,也難以點燃學生參與國學經典誦讀的熱情,在這種條件下,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是很難得到保障的。面對這種不良局面,教師在將國學經典引入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優化教學手段,充分激發學生的經典誦讀興趣,這樣一方面可以滿足新時代小學生趣味化的學習需求,另一方面也能消除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阻力,從而確保國學經典誦讀活動的順利開展。首先,教師可以運用講故事的方式為學生呈現國學經典篇章,這種方式不但深受小學生的喜愛,而且可以將學生渙散的思維感官集中起來,從而激發學生參與國學經典誦讀的主觀能動性。其次,教師還可以根據具體的國學經典篇章內容,為學生創設有聲有色的多媒體情境,這樣不僅可以實現國學經典與現代信息科技的碰撞和融合,也能促進學生審美鑒賞和創造思維的發展,從而利用國學經典構建高效小學語文課堂[2]。
(四)組織合作誦讀,培養學生自主誦讀國學經典的能力
誦讀國學經典、吸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只是學生在校園生涯中所要開展的學習活動,更是學生需要在生活中終身保持的意識與習慣。隨著我國新課標教學改革工作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學重心逐漸轉移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這一趨勢為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用國學經典指出了明確的方向。除此之外,新課標還主張教師打造自主、合作、探究型的語文教學體系,教師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國學經典時,理應順應新課標的思想指導,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合作誦讀活動,這樣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在合作誦讀過程中實現優勢互補,改善差異化的學情特征。另一方面也能促進學生合作學習能力和探究精神的發展,使學生體驗到與伙伴互動學習的樂趣,從而有效培養學生自主誦讀國學經典的意識和能力,完善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與人文素質,實現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理運用。
(五)挖掘德育元素,同步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與品德情操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國學經典的核心目標絕不僅僅是為了優化語文教學模式以及擴充學生的閱讀資源,更為關鍵的是要借助國學經典對學生實施有效的德育教育,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國學經典的教育優勢,為小學語文教育體系注入全新的生機和活力,想要實現以上目標,教師必須深刻認識到國學經典的德育價值。在我國立德樹人教育背景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古典歷史文明已經成為小學語文教學體系必然的改革趨勢,教師理應夯實立德樹人教育思想,將國學經典作為德育藍本,提高德育元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效率。基于此,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深入挖掘國學經典中的德育元素,對接語文課程教學與德育工作,這樣一方面可以同步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與品德情操,拓展學生對國學經典內涵的感悟深度,另一方面也能使學生領略到國學經典的藝術人文魅力,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認同感以及民族自豪感,從而落實我國立德樹人根本教育任務,促進國學經典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除此之外,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國學經典時,還應該積極組織學生開展交流活動,鼓勵學生發表國學經典誦讀感悟,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國學經典中的傳統美德和情味哲思,這樣不但可以為學生打造一個彰顯個性和創造性思維的平臺,助力學生個性品質和創新精神的協調發展,也能在集思廣益中深化學生對國學經典思想內涵的理解,使學生得到道德品質的涵育以及精神視域的拓展,利用國學經典為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學生的品格情操,從而進一步開發國學經典的德育優勢,實現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成功應用[3]。
(六)做好課后評價的相關工作,促進學生學習質量優化
從小學語文教師自身的角度來進行分析,尤其是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要能夠加大對于課后評價相關環節的重視程度,借助課后評價使學生能夠對于國學經典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促使學生在進行國學經典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有更高的熱情,具體操作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學生要能夠對自身所學習的知識有自主評價,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引導學生分三個部分總結自己的學習情況。第一個部分是要求學生自主針對國學經典的相關課文進行大意翻譯,學生在翻譯國學經典課文的過程中要避免直接從課文參考書中進行摘抄,確保翻譯過程中不存在較多的語句重復。第二個部分是要求學生對國學經典課文中所展示的思想觀念進行總結。第三個部分是要求學生在完成教師所布置的總結任務的過程中,一方面能夠對于國學經典課文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使得教學效果能夠得到有效優化,另一方面能夠使得學生對于國學經典課文的理解做到合理有效的深入,使學生在完成總結任務的過程中自主針對課文進行復習,進而使得教學收到雙重效果。
其次,教師要能夠對學生的總結情況進行充分有效的分析,依托學生的總結結果對自身教學方式的合理性進行評價,教師要對學生的總結作業進行收集,仔細對學生的總結情況進行閱讀,在充分了解學生翻譯程度的基礎之上,了解學生在學習國學經典文章之后的理解效果,針對學生在翻譯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對教學方案進行調整,在充分考慮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之上融入相應的補充教學內容,使得教學的不足能夠真正得到有效彌補,使學生對于國學經典課文的理解能夠得到有效深化。
在教師和學生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雙重評價的前提之下,能夠使得小學語文教學與國學經典教學更好地融合到一起,為教師后續順利地進行國學經典相關課文的教學打下扎實的基礎。換句話說,高質量的教學評價能夠使得國學經典教學活動的開展難度得到有效降低,促使學生在后續學習國學經典相關課文內容的過程中能夠具有更高的探索熱情以及更強的自信心,使得小學語文教學中國學經典的教學價值能夠真正得以有效體現,使學生的國學經典文化素養得到有效提升,為國學經典文化的良好傳承打下堅實的基礎。
(七)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國學經典相關內容的過程中,首先就是要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合理有效的激發。由于國學經典作品多數情況下是由文言文的形式來呈現的,學生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非常容易遇到理解以及閱讀等方面的障礙,久而久之,學生在進行國學經典學習的過程中就會逐漸失去興趣,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想有效結合國學經典教學的相關內容,就需要教師積極地改進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方式,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國學經典具有非常深刻的現代教育價值。將國學經典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不但可以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和人文視野,也能同步完善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和人文情懷。基于此,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引入國學經典,為學生開辟更多吸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途徑,同時發揮國學經典的德育優勢,涵育學生的品格情操、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從而實現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高質量應用。
參考文獻:
[1] 馬紅芳.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新課程,2021(32):68.
[2] 藍建木.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21(7):184.
[3] 馮國剛.探究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考試周刊,2021(5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