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逐步推進,越來越多家長和教師認識到了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良好的體育教育不僅能夠讓學生形成強健的體魄,還能夠讓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形成健康良好的心態。采用“導學練展評”教學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課堂當中開展游戲化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輕松掌握更多的運動技巧和體育知識。文章從五個方面出發,探討“導學練展評”模式下游戲化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導學練展評”模式;游戲化教學;小學體育
作者簡介:諸斌斌(1987—),男,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斜塘學校。
“導學練展評”教學模式體現了“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自學為本”的教學理念。“導”,指導入內容,明確學習目標;“學”,指自學或合作學習;“練”,指圍繞重難點展開訓練,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展”,指學生展示,提出困惑,教師釋疑;“評”,指教師點評,學生互評,鞏固延伸。伴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游戲化教學這一新型教學模式應運而生,逐漸成為目前的主流教學趨勢之一。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融合“導學練展評”教學模式和游戲化教學模式,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充分體會到體育活動的意義和樂趣所在,激發學生熱愛體育的
情感。
一、“導學練展評”之“導”教學內容
葉圣陶先生說:“導之為教,更上一層。”體育課的導入尤為重要。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安全教育是重中之重,是正式教學開始前的必經環節,教師必須確保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有安全保障,確保學生的安全。安全教育開展得不到位,就容易導致事故的發生。教師可通過游戲化教學方式,將安全教育作為體育課堂的導入內容。這樣既能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學習內容,又能更好地使學生樹立安全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教師可以通過知識競賽的方式,向學生傳授體育安全小知識,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安全常識。比如,“在進行單、雙杠和跳高訓練時,器械下面必須準備好厚度符合要求的墊子”“教室內、走廊上及人行道上嚴禁進行打球、跳繩等影響他人安全的活動”,等等。
以游戲的形式導入教學,可以充分發揮游戲的特點,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既能達到活躍課堂氛圍的效果,又能為學生安全開展體育鍛煉夯實基礎。
二、“導學練展評”之“學”基本動作
體育技能教學和體育游戲是體育教育中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在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學生的體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實現體育技能教學與游戲化教學之間的有效融合,提高體育教學效果,是教師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
教師應當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講授體育知識時,教師可先將教材上的基本概念和相關理論深入淺出地介紹給學生,再帶領學生到操場上,給學生示范動作,通過動作分解的形式,加深學生對基本動作的理解和記憶,然后再讓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解和示范進行自主練習,切身體會動作要領和動作技巧。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大多都活潑、好動,不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還有一部分學生非常喜歡模仿教師和其他學生的動作。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特點,在體育教學中加入一些游戲元素。比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籃球運動技能時,可以讓學生以分組的形式開展籃球比賽,讓學生在游戲中熟悉籃球比賽規則,掌握運球、三步上籃、投籃等技巧。
游戲化教學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活躍課堂教學氛圍,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肢體協調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學生學得扎實,才能打好基礎,為養成終身學習習慣奠定基礎。
三、“導學練展評”之“練”體育技能
體育教學以練為主,以學為輔。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體育鍛煉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愛好,引入多元化的趣味十足的體育游戲,豐富學生的體育技能練習體驗。
比如,教師可創設搶購商品的情境,組織學生開展兩人三足游戲。“兩人三足”是由兩個人團結協作的合作游戲項目。游戲中,兩人并排站立,一名學生的左腿與另一名學生的右腿要捆綁在一起,從起點處出發,到達終點后折回,返回起點處。游戲開始前,教師要先帶領學生練習原地踏步,然后再帶領學生掌握行進間行走的技巧,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的運動技巧之后,再開展游戲,以達到體育鍛煉的目的。接下來,教師可創設超市情境,在操場當中放置幾個“貨架”,擺放一些物品,讓學生自主尋找搭檔,以兩人三足的形式前往貨架,拿取特定物品,然后再返回起點,將物品遞交到教師的手中,在規定時間內拿取物品最多的小組獲勝。這樣的游戲化教學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團隊榮譽感,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參與合作游戲活動的過程中高效完成體育技能學習任務,掌握運動技能。
再比如,進行跳高教學時,在完成前期的動作教學和準備工作之后,教師可根據學生情況,基于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跳高比賽,并記錄小組成員的成績,最終對總成績最高的小組和表現優異的學生給予表揚和獎勵。比賽過程中,教師應當適當給予學生鼓勵,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競技類游戲教學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勝心,營造良好的競爭氛圍,讓學生在濃厚的競爭氛圍下,更有效率地進行體育學練,從而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
運用游戲化的模式組織學生開展體育學練,既能夠充分活躍課堂教學氣氛,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還能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勇敢頑強、團隊合作的體育精神。
四、“導學練展評”之“展”體育風采
“導學練展評”中的“展”,是指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展示空間,讓學生充分展示學習成果與自我糾錯,使其在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的同時,逐步形成誠信自律、遵守規則等體育道德和自尊自信、文明禮貌等體育品格。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展示環節是必要的,但也不能一味地進行展示比較,課堂的重點仍然是教學與練習。教師應采用觀察手段,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找到最恰當的展示方式,在教學中穿插展示與糾錯,實現分層教學和個性化教學,以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
游戲化展示形式是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之一。針對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采取多人游戲的方式,適當降低展示要求和游戲難度,以鼓勵更多學生參與到展示和練習中。
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運動基礎和運動能力,此時教師可以適當開展一些競爭性、挑戰性強的比賽活動,適當提高展示要求和游戲難度,鼓勵學生克服畏懼、害羞、緊張等問題,將運動風采展示出來,從而鞏固學生的運動技能,增強學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小學生往往安全意識較為薄弱,喜歡一些驚險刺激的游戲和動作。因此,在學生展示之前,教師要重視講解注意事項,灌輸安全思想,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自我防護意識,避免學生在激烈的體育競技活動和對抗中造成身體損傷。
五、“導學練展評”之“評”學習效果
2022年版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指出,學習的評價與考試是通過系統收集學生的課內體育學習態度與表現、課外體育鍛煉情況與成效、健康行為等信息,依據學業質量對所反映的核心素養水平及學生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情況進行判斷和評估的活動,是不斷完善課程建設的重要環節和途徑,通過多樣化的學習評價,能促進學生達成課程目標,發展核心素養。
基于此,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多增加一些團隊合作游戲,鼓勵學生通過參與團隊游戲,與小組成員共同完成教師布置的游戲任務,使學生培養體育精神,充分體會到個人價值在集體主義中的重要作用,充分感受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
游戲結束后,教師可采取個人評價、團隊評價和教師評價,引導學生在集體討論中交流游戲感想,指出自己的失誤或他人表現良好的地方。通過集體評價,學生能夠更加客觀地認識自己,也能對接下來的體育學練產生信心,進一步激發學習體育的熱情,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結語
體育教學是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科,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和今后的發展均有至關重要的影響。體育游戲在提高學生學習參與度、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等方面具有顯著的效果,將體育教學與體育游戲相結合,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導學練展評”模式下,小學體育教師應該提高對游戲化教學的重視程度,不斷學習更加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吸取優秀的教學經驗,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進行教學創新,采用新穎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得到更好的體育鍛煉和素養培養,從而促使學生養成終身鍛煉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馬正芳.體育游戲對小學體育教學的影響研究[J].學周刊,2021(5):31-32.
[2]朱志芳.小學體育課堂體能+技能+健康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考試周刊,2020(58):95-96.
[3]張凱.寓教于樂,快樂成長:幼小銜接視域下小學體育課堂游戲化教學探析[J].東方娃娃·保育與教育,2023(9):43-44.
[4]吳建安.寓教于樂 協同發力: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體育視野,2023(17):69-71.
[5]李之輝.探究性學習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第二課堂(D),2023(8):72.
[6]姜梓文.激發潛能 寓教于樂:游戲化教學融入小學體育教學的作用與措施[J].小學生(下旬刊),2023(8):154-156.
[7]林藝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提高體育教學效率:小學體育激趣教學策略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3(22):143-145.
[8]郭青青.寓教于樂,打造趣味課堂: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3(27):141-143.
[9]范小雄.運用主題游戲優化小學低段體育足球教學的策略研究:以運球為例[J].教師,2023(19):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