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星
摘要:初中班主任教師作為班級的重要管理者,能夠帶領和陪伴學生不斷進步。因而,教師應該探索班級管理的有效策略,樹立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進行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實現客觀性、多元化的教育評價,以便于為學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全面素養。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 班級教學管理? 家校合作
班級是學生學習知識、認知自我、積極進取、培養感情、提高技能、落實實踐、追逐夢想的有效場所,班主任老師是教育者、管理者、統籌者,要加強班級教育管理建設,提高班級凝聚力,增強學生的道德品質、情感交際能力、責任感,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發揮自我價值。作為初中班主任不僅要加強班級的教育、管理、統籌,還需要幫助學生把學習、生活和心理狀態適度調整。筆者從班主任管理班級的任務、文化管理、生活實際、心理健康這四方面,結合自身教學實際和經驗,對初中班主任優化班級教學與管理的路徑進行了有效的探索。
一、把立德樹人作為優化班級教學管理的首要任務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標,教師要引領學生們樹立遠大理想,在提高學生基礎知識等文化素養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德育素質,這樣才能給學生以更積極的影響,才能培養出德藝雙馨、報效祖國的優秀人才。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本,提升自己的教學品德、師德修養,對學生要善待、尊重,對認真學習、待人接物、換位思考等都要以潛移默化的進行相應啟發。[1]作為一名初中班主任,我始終堅持以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為教學目標,以關注班級每個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生活實際、性格差異、學習能力等為本,以實際情況為依據,以德育愛生為自己的教學準則,把愛的教育落到實處,用心守護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同時,對學生進行正面的德育知識普及,樹立德育工作的良好典型,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進而把道德教育的美德傳承下去。
二、加強班級文化管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
首先,班級文明標語的設置,班級歌曲的選擇,班級文化的交流,專業文化的定向,都可以納入文化建設的具體內容。倡導學生積極交流合作,營造班集體學習的文化環境,熱愛學習,有效實踐。因此,我作為一名班主任,在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促進學生綜合素養提升的同時,致力于優化班級教學和管理建設。例如,班主任老師要通過各種活動和課程,進行有效的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這是基于當前初中學生學習的現狀而定的。建議教師進行實驗對照性數學教育,有目的、有計劃、分層次地制訂相應的教育方案,創設新的教育模式,開展有特色的教育活動,建立新的教育機制,以班級學生為目標,有計劃、分層次地進行數學教育。并以上述理念為基礎所采取的各種教學組織活動,通過培養學生正確的數學價值觀,提高學生主動學習和進行數學知識學習的自覺性,是培養學生數學素養、培養學生正確數學價值觀的有效策略。
三、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實際學習和生活
初中班主任的教學和管理應堅持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主要學習感受為教學前提,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重要目標,初中教師要把符合學生學習心理和學習需求的人本主義教育理論貫徹到實際教學過程中去,重視學生綜合素養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本,與學生之間要以誠相待、相互信任、相互體諒,多給學生一些機會讓他們去學習、去表現,促使他們去探索、去交流、去表現。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維護學生的自尊,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對學生的整體學習表現給予客觀、積極的評價和指導。班主任應當對班級的基本情況和學生的整體情況進行有效的把握,是班主任在進行教學管理過程中的首要任務。對班級文化、班級管理模式、班級教育方針的后續確定,準確有效的班情分析可以方便班主任老師進行有效的管理。
四、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優化班級教學和管理建設
抓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班級管理建設。現代社會對人的培養規范的要求是全面的,所以班主任建設班級集體、學生自身的積極建構,都是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教師要設計一些積極的心理品質的班級活動,如有利于學生改變認知,樹立自信,樂于交往,激發積極的、陽光的、堅韌的、友愛的精神健康教育理論。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知識,通過心理健康班會課、心理健康團體輔導課、個別輔導、家庭教育沙龍等活動,制訂出一套能有效激發學生自我約束、自我鞭策的模式,形成良性競爭、合作互助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2]
綜上所述,初中班主任老師在學生整體的學習生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所以教師要在具體的策略上優化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班級管理能力,進行有效的改進和探索,為學生創造更優質的學習環境、生活環境和班級環境,以良好的教育引導學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素養。初中班主任老師要以班級為單位,帶領學生們共同勾畫一幅美好的人生學習藍圖。
參考文獻:
[1]金紅霞.借助以人為本理念,有效開展初中班級管理工作[J].家長,2021(15).
[2]馬天妍.初中階段單親家庭子女問題行為的分析與干預[D].河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