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蓮
摘要:新高考、新教材背景下,高考的重點考試內容發生了一些改變,從重點考查書本的知識內容變為重點考查學生對知識的運用及創新。這不僅有利于轉變教學觀念,推進教學改革,而且有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扎實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評價方式,著力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水平,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關鍵詞:新高考;新教材;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綜合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22-0065-04
在新高考、新教材背景下,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及核心能力,并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的學習提高自身對問題的處理能力及知識運用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系統性及融合性。從目前的高中數學教學情況來看,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個別教師無法進行高效率的課堂教學,教學過程更是缺乏探究性,導致教學效果欠佳。想要改變這些狀況,教師就要在教學過程中更新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重視學生的探究與思考,靈活運用情境教學、多媒體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數學課堂的興趣,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本文基于新高考、新教材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積極意義和存在的問題,對新高考、新教材背景下如何開展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進行探析。
1.有利于轉變教學觀念
在新高考、新教材背景下,傳統的教學觀念不再適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有遵循“以生為本”的原則,注重凸顯學生的主體作用,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對教學方式進行科學創新,才能使學生的數學能力和綜合素養得到有效提升[1]。因此,新高考、新教材有利于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促進“教”與“學”的和諧及“師”與“生”的統一,構建高效數學課堂。
2.有利于推進教學改革
新高考、新教材旨在培養具有較強綜合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新高考、新教材背景下,教師改變、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注重“以生為本”,同時加強對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在數學教學中有效落實素質教育理念,這有利于推動教學改革和創新。
3.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養
新高考、新教材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的綜合素養。因此,在新高考、新教材背景下,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根據三維教學目標,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多元發展。
1.對新高考、新教材的探究不足,教學理念比較陳舊
現階段,一些教師在教學設計中習慣于利用自身的教學經驗開展教學分析,在教學設計中并未結合新高考、新教材的要求以及怎樣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進行全面分析,也沒有根據新教材的教學目標優化調整教學內容。部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依舊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沒有全面理解新的教學目標,在設計教學內容時只是一味地參考教材內容,并沒有結合實際生活對教學內容進行創新與調整,造成學生對數學課堂教學缺乏積極性。此外,部分教師不注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化差異,沒有將學生的學習體驗作為教學設計的參考,也沒有對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進行創新,這會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造成不利影響,進而影響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2]。
2.學生自身的壓力較大,學習方法不夠靈活
高中生面對高考,身心所要承擔的壓力非常大,因而在學習過程中要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提升對數學學科的興趣,進而提高對知識的應用能力。但現階段,一些教師通常不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學習需求,通常是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利用固定的教學模式開展相關教學工作,一味采用做習題的方式強化記憶、鞏固知識,欠缺一定的創新意識。對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來講,他們對教師所講授的內容比較容易接受和理解,但對于那些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講,他們在學習上通常缺乏自信,不愿意在課堂教學中表達自己的想法,也不會主動與教師或其他學生交流,學習方式的固化導致核心素養難以有效提升[3]。
1.根據新教材開展教學活動,強化基礎知識教學
傳統的教材形式較為單一,版面較為死板,圖畫的形式很少出現,編寫教材的人員和出版人員通常對教材的結構不夠重視。但新教材根據新時代的學生發展需求,將立德樹人作為主要教學目標,借助問題進行情境創設,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應將新教材中的章前圖文解說、引言中的現實問題、與此相關的閱讀素材,還有一些和現實有關的例題、練習題等,作為創設教學情境的素材,豐富教學內容[4]。例如,在人教版“基本不等式”的教學中,運用基本不等式或者類似的圖形,能夠推導出其他簡單的基本不等式。此時,教師應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思考空間,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或與其他學生進行小組探討,對基本不等的內涵進行深入理解,即四個平均值相互關系和數與形的關聯。新教材的這種創新設計可以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逐步提升,綜合素養得到全面的發展。教師應重視基礎知識教學,注重對學生數學基本能力的鞏固。因此,教師要靈活開展基礎概念、定理和公式方面的教學,保障學生能夠深入理解這些知識點,并能夠熟練應用,以此為遷移和擴展基礎知識奠定基礎。例如,在教學“集合”時,由于相關的抽象概念比較多,為加強概念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適當調整教學節奏,在講清楚每一個概念的同時,結合教材中的例題和習題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以實現數學知識的遷移和應用。另外,在對數學基礎知識教學進行優化時,教師應按照新高考的要求,以生為本,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對數學教學進行合理規劃,特別是對新教材中的重難點內容進行分離,以保障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掌握基礎知識,更好地鞏固數學基本功。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在新高考、新教材背景下,教師應結合新教材的教學內容,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中心,根據學生的學情和課程教學內容,運用多元化、趣味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使他們能夠在多樣化的課堂上感受到數學的美,從而優化數學學習體驗,提升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立體幾何的基礎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對幾何圖形進行三維展示,讓學生能夠對幾何體的線面關系有更直觀、更形象的認知,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良好的空間感,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傳統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常常感到課堂氣氛不活躍,很難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學生也經常感到數學課堂枯燥和乏味,難以全身心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在新高考、新教材的要求下,教師應避免自己成為一名傳授知識的“機器”,要以生為本開展教學活動。教師應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對課堂教學的需求,重視學生的學習感受和心理體驗,還要尊重與熱愛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激發學生的“向師心理”,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將傳統生硬傳授的方式轉變為師生共同努力、共同探討的學習方式,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使課堂充滿生機,并通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方式開展教學,使他們能夠認識到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5]。
3.引導學生提出質疑,鼓勵學生獨立思考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問是一種能夠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和學習水平的教學方法。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提問,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為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鼓勵學生對預習中存在的問題積極發問。在學生提問時,教師應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從多個視角和方向探尋處理問題的辦法,這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能力有很大作用,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例如,在“集合與函數概念”的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并鼓勵學生對預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提問。有學生對交集、并集與補集的不同有疑問,教師可以不直接解答學生的疑問,而是通過舉例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與探究。教師可將全班學生分為兩個集合,男生為集合A,女生為集合B,讓學生自主思考得出:全班學生就是集合A和集合B的并集,男生和女生都有喜歡唱歌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就是集合A和集合B的交集,而男生和女生互為對方的補集。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數軸解答相關問題。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內容,而且可以使學生對相關的數學知識進行更為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提升自主探究與自主思考的能力。教師必須要確保學生有獨立的學習空間、單獨的活動空間和獨立的人格空間,激勵學生自主思考,不迷信不盲從,讓他們在質疑中探尋、發現,在探索中造就,塑造學生的獨立精神和責任感。
4.聯系生活教學,幫助學生積累數學解題技巧
在新高考、新教材背景下,教師要在聯系生活解讀知識點的同時,引導學生對各種例題進行解答,使學生可以掌握更多的解題技巧。為了防止題目中過多的干擾信息影響解答,教師應教會學生迅速找到題目中的關鍵隱藏信息,從而提高解題效率。為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審題時,特別是在做函數題和幾何題時要試著畫圖,這樣便于找到有價值的信息,以提升解題效率。另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勤思考,在解決生活問題中不斷積累知識。例如,在“等比數列”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日常生活實例,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例題:一個富豪承諾在一個月30日內每日給一個乞丐十塊錢,但乞丐需要在第一天還給富豪一毛錢,第二天還給她兩毛錢,第三天還給他四毛錢……以此類推,就是后一天還給他的錢是前一天的兩倍。問最后獲益的是乞丐還是富豪呢?在解答這道題時,“總收支”是問題的關鍵點,學生要對比“總收支”就要用到等比例求和的知識點。這樣,通過故事化的問題,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數學探究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與探究,從而掌握更多的解題技巧,提升學習效率。
5.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通常每個學習小組是由2名~6名學生組成。每個小組內的學生能力都有所不同,這樣才能保證在小組學習中每個學生都可以將自身的能力充分發揮出來,從而實現共同進步。在進行小組成員分配時,應由教師和學生共同確定。教師可以根據自己對學生的了解,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分組建議,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科優勢自主選擇想要加入的小組。在組建小組之后,小組成員內部角色劃分由組內成員進行自主探討并做最終決定[6]。例如,在“任意角的三角函數”的教學中,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各邊角的函數關系,對三角函數的內涵有更清晰的認識,能夠靈活運用三角函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并將組內人員劃分為檢查員和出題員等不同的角色。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空間,引導學生在小組內展開積極探討,并讓學生合作解決問題,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此外,教師應在學生出現思維偏差或產生問題時及時給予學生指導,使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夠順利進行。
6.運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拓展與延伸教學內容
在新高考背景下,為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教師應深刻挖掘并融合各種教育資源。運用信息技術,能夠將更多的抽象化內容輔以視頻、圖像方式等立體地展現給學生,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形成空間概念,并使學生認識到形象認知和抽象思維二者的關系,提高數學核心素養。例如,在講授“立體圖形的直觀圖”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回看功能,為學生展現一個物體的投影,讓學生了解空間圖形的各類視圖定義,協助學生形成立體思維,使學生突破學習的重難點。同時,教師也可以將互聯網中豐富多樣的課程教學信息引入到實際課堂教學中,協助學生在學習中填補空白和擴展知識,幫助學生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識網絡。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探究和驗證自己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和想法,從而幫助學生在問題探究中培養邏輯思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每一位教師帶來了更加豐富的教育資源。在新高考、新教材要求下,教師要將教學目標和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興趣等結合起來,合理利用網絡資源拓展課程內容,能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教學資源,同時借助信息平臺創建資料庫,能使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并分享數學資源,從而提高學生的系統學習能力和數學核心素養。
7.優化教學評價機制,優化課堂教學
教師應緊緊圍繞新高考的變化開展教學反思,按時匯總教學效果,從自身、學生、課堂教學目標完成情況、教學策略的靈活性和實效性等各個角度對課堂教學進行評價,及早發現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為下一階段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提供依據。在自身的評價中,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成效評價教學方法的適應性,通過自身的教學思路、教學設計、教學實踐評價教學方法的創新性,通過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評價教學方法的有效性,從而有針對性地改善教學方法,更好地達成課堂教學目標。在學生評價環節,教師要激勵學生開展個人評價,鼓勵學生提出課程實施建議,還要深入分析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課堂互動情況、知識的應用情況等,對學生的進步之處進行激勵與夸獎,客觀指出存在的問題,科學合理地使用不同的溝通方式幫助學生認識到問題并解決問題,使學生更好地進行查缺補漏、學以致用,進而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更好地應對新高考、新教材。
總之,新高考、新教材明確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性,也給數學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在新高考、新教材背景下,要想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就要更新教學理念,根據新教材開展教學活動,重視基礎知識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運用信息技術、小組合作學習和生活化教學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應對新高考、新教材所帶來的挑戰。
參考文獻:
[1]程艷.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數學教學原則與策略分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2,562(33):29-31.
[2]徐維武.探究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2(31):131-133.
[3]謝友誼.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高效教學探索[J].數學教學通訊, 2020(21):69-70.
[4]翟寅龍.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的核心素養培養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2(27):29-31.
[5]熊首聰.高中數學復習課教學的實效性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0(28):17-18.
[6]王國林.基于高中數學習慣性錯誤透視學習習慣培養[J].中學教學參考,2020(30):28-30.
Exploration of Analysis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New Textbooks
Zhao Yulian
(Minqin County No. 4 Middle School, Gansu Province, Minqin 733399,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new textbooks, there have been some changes in the key exam content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hifting from focusing on the knowledge content of textbooks to focusing on students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of knowledge. This is not only beneficial for changing teaching concepts and promoting teaching reform, but also for improv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literacy.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effectively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cultivate their solid Foundations of mathematics knowledge and knowledge application ability, chang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focus on improving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and level, and then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 words: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new textbooks; se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comprehensiveliter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