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占明
摘 要:在現代社會的教學背景下,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的同時需要給學生提供一些自主學習的機會,引導學生不斷地展開數學知識的思考和學習,讓學生在小學階段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為后續自主性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要結合“教學合一”的思想和新穎的教學理念展開小學數學自主學習策略探究,以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新時代背景
【中圖分類號】G623.5?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4-0153-03
小學數學是重要的教學內容,它不僅僅是一種思想,更是一種工具,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數學學習獲得不同的思想,在數學學習中能夠解決生活中實際遇到的問題,能夠用數學邏輯思維面對實際的生活,逐漸提升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在后續的學習中靈活用邏輯性思維學習。自主學習法是一種能力提升的教學方式,主要是在沒有教師參與的環境下展開主動性學習,主動展開知識的拓展。自主學習可以自我認知,不用替別人做決定,每個人都有擁有自己做主的權利,自己可以選擇學習的內容,也可以選擇學習的方式,在自己學習的環境中展開深入的思考與探究,更好地理解所學的內容,同時獲得屬于自己的觀點和思想。新時代背景下,教育部對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希望教師能夠結合教學內容開展豐富的知識教育,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和性質,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還希望教師能夠給學生更多的空間,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具有分析數學和應用數學的能力。為此,作為一名新時代背景下的數學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的內容和方式,明確教什么,學什么,引導學生做什么,讓學生能夠具備自學的能力和意識,可以更好地拓展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為后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
1.借助小組學習,展開自主學習指導
小組教學模式是現代社會中比較認同的先進教學方式,主要是提升學生在課堂的參與意識,讓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思想展開學習和思考,對教學內容有一個系統且全面的認知,結合教師的教學內容展開問題的思考,并在小組互動中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和討論,大家相互交流自己的認知和收獲,提出自己遇到的問題,通過互幫互助的形式展開數學知識的學習,提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在開展數學自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結合小組制度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動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在屬于自己的空間中理解數學新知識,并在小組互助中展開數學知識的討論,提升學生的自學意識,營造良好的數學教學環境。
比如,“周長”是小學數學的基礎教學內容,是后續學習的關鍵,也是生活中應用性較強的內容。為了更好地對學生開展數學知識的教學,引導學生進行不斷學習和思考,培養學生一定的自主性學習的意識,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展開數學知識的引導。首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成績和性格進行小組的分配,讓每一個小組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學生,以便學生可以相互幫助。之后教師可以設置新課的學習任務,提出之后需要學習的數學新課,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數學知識的自主學習,在小組內需要分配每個人學習的內容,如一個學生主要負責學習“什么是周長”,一個學生主要負責學習“花邊有多長”等,這些學習的內容需要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展開。數學基礎較好的學生需要負責一些具有難度的數學知識,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自學一些相對簡單的數學知識。學生在課下時間可以在一起進行數學新知識的學習,大家先分別展開“周長”的自學,并結合自己分配的內容有針對性地認真學習。學習過后,學生需要相互講解,相互交流,將自己學習的周長的定義和性質進行表達,提出自己遇到且沒有解決的問題,大家可以相互討論,共同思考與解決,在相互交流中學生能夠看到彼此身上的閃光點,有效地吸取別人身上的優點,發現自己的缺點,在相互幫助中更好地學習數學新內容,對周長的認知更加深刻。最后教師再開展數學知識的教學時,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講解,有效把握課堂時間,學生也可以高效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逐漸提升學習數學和參與數學學習的興趣,達到新課標背景下的教學要求和目標。
2.整合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自學意識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在教育行業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設備,為教師的教學提供有力的幫助。在實際的教學中,小學生需要認真學習數學知識,掌握數學的思想,但是通過課本文字教學較為枯燥,學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數學中蘊含的知識和邏輯性,也會逐漸在文字中失去學習數學的信心。為此,教師在開展數學新課的教學前,需要重視自學的環節,給學生一個自學的空間,通過真實的參與來提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信息技術是目前教學的重要技術之一,學生在學習時不僅可以通過數學課堂展開學習,還可以在課下時間通過互聯網的力量展開數學知識的自學,通過視頻的方式主動學習數學內容,通過圖片的方式更好地理解數學抽象的知識點,通過課外輔導資料快速地解決自學中遇到的問題,在不同的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提升數學自學的教學效果,達到自主性學習的目標。
比如,教師在開展“平移與平行”的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在課下時間進行自主性學習,通過互聯網的幫助來更好地理解這部分的知識點,由于平移與平行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學生容易在知識概念學習的過程中出現混淆,對空間立體感有一定的欠缺。為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使用互聯網技術,通過互聯網的引入來更好地理解這部分的知識點。學生可以在家中使用互聯網進行視頻的學習,通過名師教學的引導方式來解決自己不理解的知識。其次,學生還可以借助互聯網廣泛的知識來補充自己的思想,了解數學中平移與平行更多的知識和性質,對數學教學中的難點有一個全面的學習。不僅如此,學生還可以借助互聯網與其他同學進行有效的知識溝通,大家可以相互幫助,解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學生能夠更好地提升自主學習的興趣,同時提升自主學習的效率,及時地解決知識難點,還可以獲得更多的知識來源,在自學的過程中不斷充實自己的思想和能力,逐漸讓自學變得豐富多彩。
3.結合思維導圖,提升鞏固知識能力
思維導圖是一種綜合教學并提升學生思維的一種有效教學方式,通過圖形和文字的結合來梳理數學知識和思想,幫助學生在大腦中形成一個清晰的數學思維脈絡。這樣的思維工具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分析數學知識,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教師在對學生展開自主性學習的引導時,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掌握這種學習的技能,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時,通過建立思維導圖的形式來梳理數學知識點,同時可以借助思維導圖來鞏固知識,及時復習數學內容,達到自主學習的最高效果。
比如,教師在開展“圖形的分類”教學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圖形是什么,圖形的分類都有什么,具體有什么特點和性質等,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來對學生展開知識點的引導,結合提問的內容來設置一些自學中學生需要注意的內容。教師首先可以問問學生,在生活中哪些圖形是立體圖形,哪些圖形是平面圖形,然后根據立體和平面的標準對圖像進行分類。按曲線圍成和線段圍成的標準對平面圖形進行分類。同時,需要結合線段圍成的圖形中按線段的多少,對圖形進行分類。在這些不同的認知規則中,學生會進行有效的思考學習。了解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等立體圖形,了解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圖形,并且能夠學習哪些立體圖形由線段或曲線圍成,哪些平面圖形由三條線段和四條線段圍成。這些問題的引入,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在后續的自學中更好地學習圖形的分類等知識點。同時,學生需要結合思維導圖的方式將教師提問的內容進行有效的繪制,結合圖形和文字的組合方式來更好地體現整體的知識框架,表現自己學習的內容和學習的程度。之后在上課時,教師可以結合思維導圖和學生的思維導圖進行教學,以一條清晰的知識線來貫穿學生的思想,通過綜合性的指導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部分的知識點。最后在后續的知識總結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自主展開知識總結,通過思維導圖的引入來展開知識的匯總,讓學生具備自主性學習的意識。
4.引導個人講解,提升學生自學能力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活潑好動、思維活躍的特點,教師可以在這個時期有效地培養學生自學的意識,讓學生能夠在自己的空間中快速地發揮自己的優勢,體現自己的特點,激發自己的創造性和探索性,更好地將自己的能力與數學有效結合在一起,提升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學生授課的環節,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數學的實踐過程中,通過對數學的自主性學習來感受數學知識,并以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有效地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展開數學的學習。
比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號來安排每一個學生進行新課的自主性學習。在教師授課前,學生需要在課堂中扮演教師的角色,展開新知識的講解,通過自己的認知和理解以及自己的語言進行數學知識的表達。在整個過程中,學生有20分鐘的時間進行新課的講解,剩下的時間由教師負責對學生進行評價、指點,同時給學生一定的鼓勵。并且根據學生講解的內容開展深度的數學教學,及時進行數學的引導,把握數學課堂的質量和效率。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還可以給學生一定的鼓勵和認可,學生會在教師提供的機會下,認真對待新知識,認真展開數學的自學,結合自己的思想,發揮自己的優勢,體現自身的創造性和探究性。在自我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獲得極大的提升,更好地思考數學內容,感受數學思想的邏輯性以及數學的實踐性,潛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自學能力和思考意識,能夠更好地展開數學知識的理解與學習。
5.豐富教師認知,引領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在數學自主性學習的教學目標下,教師需要具備先進的教學思想,提高學生自主性學習的意識,需要給學生提供一定的空間來讓學生進行全面的思考與成長,給學生表達的機會,給學生實踐的創新空間。為此,教師需要具備全新的教學思想,積極接受新時代背景下的教學理念,采取多樣化的方式來激勵學生不斷思考與提升,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
比如,學校需要給教師提供更多的機會進行學習和進修,不斷地接受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措施,同時了解新時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引導學生展開自主性學習。在這部分的學習與提升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能獲得自主性學習培養的意識,還會了解更多的教學措施。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展開自主性學習,讓學生具備獨立思考的空間與機會,能夠更好地發揮自己的長處,更好地體現學生的創新與探索。只有讓教師更好地成長,才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可以說,學校和教育部需要提升對教師的培養,讓教師脫離傳統的教學理念,能夠更好地給學生學習空間,指導學生正確的自學方式,讓學生能夠逐漸具備自主性學習的習慣,進而達到新課標背景下的教學效果。
6.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學習的初始階段,學生活潑好動,對數學學習具有一定的抵觸心理,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教師需要通過自學的環節來激發學生的潛能,讓學生能夠在自主性學習的過程中獨立思考,認真理解,深入探究,大膽創新與實踐,通過不斷探索來了解數學世界,具備數學的邏輯性思維,拉近與數學之間的距離,逐漸提升數學的解題能力。上述教學方式的實施能夠很好地給學生提供自主性學習的機會,拓展學生自學能力,豐富學生的思想。
參考文獻
[1]隋立清,張建文,王建英.信息化多元化構建智慧課堂——淺談小學數學智慧課堂教學現狀及策略探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20(06).
[2]徐璐.學習力:信息化時代下人才競爭的必備品質——例談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提升學習力的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20(17).
[3]張昔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探討[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7).
[4]李翠華.小學中高段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研究,2022(19).
[5]柏健巧.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J].新智慧,2023(01).
[6]羅慶望.小學數學教學中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探究[J].學周刊,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