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藝芳
【摘要】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需要針對廣大小學生普遍存在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不足情況,采取針對性教學舉措,輔助學生發展,提高學生個人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規范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輔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為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搭建良好平臺.基于此,文章將以新課標為方向標,結合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發展訴求展開論述,以期強化小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策略
數學語言表達是學生呈現自身思維結果、表達已取得思考成果的重要路徑.同時數學語言的選擇與使用能幫助學生反思自身思維進階過程,深化對數學問題的理解,不斷鞏固已取得的數學學習成果,并科學發展邏輯思維能力.但是傳統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尚且存在一定的不足,學生個人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發展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已經無法滿足新課標所提出的數學語言發展的各項訴求,針對小學數學語言能力發展要求的創新優化勢在必行.
一、現階段影響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因素
(一)教師不重視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數學教師作為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發展的引路人,其教學責任之一便是引導小學生科學有序地強化自身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輔助學生掌握更多行之有效的數學語言表達技巧.但是,部分數學教師由于受到傳統數學教學理念思想的影響,過分關注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公式定律的記憶情況,殊不知卻忽視了小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主觀上亦沒有意識到自身教學理念存在的缺陷與不足.這就導致這部分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也很少為學生設計針對性的數學教學舉措.而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根本無法依靠自身的能力發展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如此一來小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自然而然地陷入了停滯不前的狀態.
(二)學生缺乏數學表達欲望
小學生數學表達興趣缺失,也是影響其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發展的客觀因素之一.在傳統數學課堂中,學生缺乏足夠的機會進行自主語言表達,大多數時候都是被動接受數學教師的知識灌輸,導致學生利用數學語言來鍛煉強化自己的表達能力的機會少.這大大降低了小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使得學生不愿意配合教師開展的一系列語言表達能力培養教學活動.且部分小學數學教師設計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教學活動枯燥乏味,小學生很難感受到數學語言運用的樂趣與魅力.長此以往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欲望便被逐漸消磨殆盡.
(三)數學表達方法傳授不足
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離不開數學語言表達技巧的掌握,但是絕大部分小學生該方面能力的培養尚且處于停滯狀態.一方面,學生難以通過日常學習活動中掌握相關的語言表達技巧,教師也很少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傳授學生語言表達的方法,導致學生缺乏足夠的途徑來豐富和強化個人的語言表達技巧使用能力.另一方面,學生在日常學習中不注重方法的經驗歸納,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方法積累便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同時學生不會主動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新課標下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意義
(一)有利于推動小學數學語言表達教學改革
開展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的教學活動,有助于推動小學數學語言表達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新課標導向下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強化教學活動,不僅能革新傳統的育人理念思想,讓教師學會尊重學生個體的語言表達能力訴求,做到以學生為核心設計針對性語言表達能力強化教學活動,確保新課標的要求實施到位,為全新育人思想理念的落實創造有利條件;而且能革新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強化的教學方法,借助多媒體技術、信息技術等現代教育技術優勢,讓學生可以從不同路徑發展個人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拓寬了傳統的教學路徑方法.由此看來,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強化有助于教學手段的革新發展.
(二)有利于調動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發展興趣
針對性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強化教學活動,不僅實踐了新課標所提出各項教育理念,而且尊重了學生的數學語言能力發展訴求.學生能從中體驗到數學語言擁有的魅力,感受到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發展所帶來的樂趣.學生不再被動等待教師知識灌輸,而是能夠合理運用所具備的數學語言能力進行有效敘述.由此看來,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有助于調動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的興趣.
三、新課標下培養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
(一)合理設置表達話題要素,激發學生表達興趣
學生是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強化的主體,其參與興趣決定著各項教學活動開展的實際成效,影響著其能否自主參與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強化活動中.學生參與興趣的匱乏不利于教師有序推進教學活動的各項進程,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強化教學活動的開展效能.對此,教師不妨先分析所任教班級學生較為感興趣的話題內容,了解學生愿意互動交流的語言要素,然后再結合即將開展的數學教學活動主題內容,挖掘出可利用的數學語言表達要素,采取更生動有趣的展示形式,引導學生利用教師所展示的語言表達要素,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數學語言的表達論述活動中,此來激發學生語言表達的興趣.
例如,在教學“年、月、日”時,為激發學生參與數學語言使用表達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備課明確這一節課語言表達的要素為“單位年、月、日之間關系”以及“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等,然后教師可以利用生活素材作為教學設計的內容,嘗試利用一些學生身邊的素材剖析“年、月、日”的關系,并引導學生主動分析論述數學知識與其自身生活實際的聯系.而小學生由于受他們所熟悉的生活元素的刺激,便會嘗試使用下面將要學習的“年、月、日”數學知識語言闡釋一些生活中的案例,產生參與數學語言表達使用的興趣.如此,教師便利用了這一課話題要素,激發了學生使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的興趣,為學生后續語言表達能力的針對性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注重師生互動交流環節,傳授數學表達技巧
必要的師生互動引導,能密切數學教師與學生的聯系,為教師傳授學生學習技巧方法提供一條可行之路,有助于學生更加高效地掌握某項數學知識能力.同時,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學生吸收數學知識內容,對于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針對性發展有著一定的幫助.對此,小學數學教師應合理利用師生互動交流,高效利用數學課堂上的師生互動來進行數學語言表達技巧的傳授,引導學生逐步掌握不同表達訴求下的語言表達技巧的使用.當學生遇到困難挫折時,教師亦可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確保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掌握基本的數學語言表達技巧,形成基礎的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在教學“角的度量”時,教師可先詢問學生:“同學們,大家對量角器、角的度量單位有了解嗎?”這時學生紛紛舉手發言闡述他們對量角器的認識,而教師也可以借此初步了解學生對量角器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只需要說:“同學們,量角器上有中心、零刻度線、內刻度線以及外刻度線”,然后再要求學生敘述一遍量角器的基本組成,這樣學生便會結合教師互動環節所傳授的基本概念以及量角器的相關基礎知識,規范地敘述量角器的基本組成.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如何規范地描述一個角的大小,并進行示范性教學,要求學生學習并模仿教師所列舉的語言表達模板進行語言表達,這樣學生便可以緊跟教師的示范學習,掌握一定的語言表達技巧,為學生以后的言語表達能力發展奠定基礎.同時,教師通過有效的師生互動,提升了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滿足了新課標提出的各項能力要求.
(三)科學設置語言表達目標,科學發展語言能力
科學合理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目標,能規范數學教師所設計的各項教學活動,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強化教學活動的科學性以及方向性,確保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對此,小學數學教師應先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層,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發展的概況,結合以上多種信息進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目標的設置,然后再根據所設置的語言表達目標來規劃后續各項教學活動,以此提升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教學活動的科學性.
例如,在教學“條形統計圖”時,這一課的數學語言表達的發展要求是需要學生將條形統計圖所呈現的數學信息轉化為簡明直接的語言,闡述條形統計圖所傳遞的信息、規律等.教師可以以此為目標,引進幾張特點鮮明的條形統計圖.并選取一張作為示范性語言表達講述的例子,向學生示范如何運用規范的數學語言來凸顯這張條形統計圖的特點和特征;然后引導學生模仿教師所示范的形式,結合所提供的不同條形統計圖的數據內容,嘗試不同數學語言的組織設計,結合教師所設置的數學語言表達目標,針對性地參與“條形統計圖”的數學語言表達活動中,闡述自己在這一節課知識學習成果的同時,嘗試科學發展自身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四)開展語言表達教學評價,規范學生語言表達
階段化的課后教學評價能指出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現狀,幫助學生更清晰地認識自身的不足之處,確立下一階段的能力發展目標.這對于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持續性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同時,必要的課后教學評價能規范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便于教師引導學生及時糾正不足.這對于學生數學語言表達的科學性與規范性,有著積極的促進效能.對此,小學數學教師應注重數學教學評價工作的開展,不定時評價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發展情況,以合適的方式指出學生的缺陷不足,協助學生明確下一階段數學語言表達發展目標,借此來引導學生有側重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提升數學語言表達上的短板,達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語言表達習慣的目的.
例如,在教學“可能性”時,教師可以整合學生數學語言表達的全過程以及學生不同階段的數學語言表達發展情況,以動態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各個階段的數學語言表達成果.如部分學生語言組織能力較為薄弱,教師應對學生該方面能力進行針對性考查,評價學生是否能夠科學組織語言以表達“不同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使學生能透過教師的教學評價清晰地認識自身的語言組織能力,確保學生能針對自身的數學語言組織能力進行側重性學習;再如部分學生的數學語言要素挖掘能力較差,教師應重點評價學生“可能性”一課的語言表達要素挖掘情況,指出學生的不足與缺點,并提供積極合理的語言表達建議,以此幫助學生,規范自身的數學語言表達,促進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發展.
(五)適當開展實踐表達活動,導向學生相互學習
豐富的數學語言表達實踐經歷能使學生擁有足夠的經驗以應對不同場景的數學語言表達訴求,有助于科學提高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同時能使學生之間更好地相互借鑒學習,相互促進提升.對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完成數學語言表達技巧的傳授教學之后,需要在主題確定的情況下,科學地設計后續的實踐性學習活動.同時,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組建合作表達小組,共同參與教師所設計的數學語言表達交流活動中,相互學習借鑒彼此身上已取得的語言表達能力發展成果,幫助小伙伴糾正他們在語言表達上存在的不足,在實踐語言表達過程中積累言語表達的寶貴經驗,為以后學生個人言語表達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位置與方向”時,教師可以在明確自主實踐表達目標之后,就指導學生根據“位置與方向”描述的基本語言技巧,結合教師所提供的不同位置坐標進行特定數學語言的組織,力求精準描述教師所要求描述的特定位置坐標.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習小組的學生進行數學語言表達想法的交流,進行觀點整合和語言組織優化,再由小組代表進行分享溝通,以此引導學生更積極地參與數學語言表達實踐中,鍛煉自身的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豐富自身的數學語言表達的經驗,促進自身的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發展.
結 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是新課標教育理念指引下的必然選擇,同時是小學生思維能力具現化的重要體現,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理應受到廣大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對此,小學數學教師應圍繞新課標的各項要求,針對小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發展概況,為小學生創造發展語言表達能力的機會,引導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個性化發展,以此來保障新課標所提出的各項目標和精神得以落實到位,用數學語言來表達現實世界.
【參考文獻】
[1]辛艷華.新課改下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淺析[J].學苑教育,2015(01):1.
[2]孫平偉.淺析新課改下的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4):109.
[3]黃興.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策略[J].新教師,2021(02):57-58.
[4]徐穎.小學中年級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策略探析[J].亞太教育,2021(24):149-151.